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西夏瓷器的民族特征鉴定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钧釉   白釉   登封窑   白坪乡   遗址群   底径   牡丹纹执壶   划花   宣化镇   化妆土  
描述: 据考古调查发表资料可知,烧造西夏瓷的窑址主要集中在宁夏银川西郊贺兰山下及灵武市一带,在甘肃省武威也发现西夏古瓷窑址一处,这是目前发现中国西北边陲最远的一处古瓷窑址。 西夏瓷器有粗细之分。粗瓷即胎土未经洗练,胎土中含一定量的砂,胎色泛红,器壁较厚。主要器形有瓮、缸、釜等器。细瓷胎土经洗练,胎质细密,胎色浅黄或灰白,器壁略薄。主要器形为碗、盘、罐、壶、瓶、钩等生活用具及板瓦、滴水等建筑用材。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黑(褐)、白釉为主,也有少量青、紫、茶叶末及姜黄釉色,其中白瓷质量普遍较高,精品明显多于其它釉色瓷器。
乐山荻坪山窑
作者: 李铁锤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文物考古工作   青瓷器   首次发现   省博物馆   古瓷   古窑址   瓷窑遗址   武昌   文物事业  
描述: 的小山叫荻坪山,荻坪山古窑就座落在平坦幽静的荻坪村(图1)与峨眉河岸边之间的坡地上,山脚下就是充满传说故事的苏稽古镇。荻坪山窑址地表长满了竹木荒草。这里的古瓷窑址不见史书记载,也未经考古及文管部门发掘
王琦老子出关图粉彩观音瓶赏析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注入   文化形态   发展史   青花山水画   艺术审美   中国绘画  
描述: “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现已成为中国陶瓷研究及收藏领域中无人不晓的名字。传世作品受关注程度有目共睹,常成为海内外各大拍卖公司的重要拍品。 王琦(1884~1937),民国时期景德镇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首。号碧野,别号勾迷道人,斋名陶陶斋,江西新建人。其瓷绘作品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 王琦作品人物画较多:1928年以前,其画作可以看出学钱慧安的风格;后来学黄慎的笔墨技法,并逐渐脱离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风新颖。用笔挥洒奔放,冠绝一时。 王琦瓷绘特征主要有: 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技艺吸收西洋画法描绘人物,神情捕捉准确,脸部刻画细腻,光影富于变化,明喑关系清晰,立体感强。勾线用笔老辣,顿挫有力,衣纹虬结生姿,刚中有柔,以中锋用笔,有黄慎恣纵的笔意,以草书入画的放达和力度,线条简略流畅,准确凝练。在黄慎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做到线条捭阖却又抑扬顿挫,运笔疏松却又结构紧凑。 作品设色细腻,渲染层次丰富,既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又不求浓重艳丽,具微茫之感;以干笔皴描人物的衣袍,轻敷淡染,层次丰富,常用点厾之法补充层次。 中年后作品题款较长,且以草书题记,个人风格甚强,是鉴赏作品的重要依据。
研究:几种画法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对比及鉴赏
作者: 韦雪槐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时代   人类社会   陶瓷器具   日用陶瓷   现代家居   手工制作   生活陶艺   批量生产  
描述: 史料钩沉 明代成化窑斗彩鸡缸杯名闻遐迩。《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清蓝浦著)记载: “成化厂窑烧造者土腻,埴质尚薄,以五彩为上……郭子章《豫章陶志》云: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绘子母鸡,跃跃欲动……唐氏《肆考》云: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明末已贵重。如此,按昔论,明瓷者首宣(德)次成(化)……然宣(德)彩未若成(化)彩。
民间有没有官窑
作者: 香雅轩居士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镇干部   村规民约   村民会议   江西省   经济社会发展   景德镇市   浮梁县   村民自治章程  
描述: 民间到底有没有官窑瓷器?毋庸置凝,这是个大问题。我在此当然不敢妄下结论,作为学术研讨,不妨先追寻其来龙去脉。 据《故宫藏永宣青花瓷器》第13页和《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器》上册第142页记载,仅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朝廷给景德镇一次就下达了烧造龙风纹瓷器443500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多数,由此可见,有明之际官窑瓷器的烧造规模之巨、数量之多。
制作日巧无物不备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白釉   磁州窑   盛唐气象   缠枝牡丹   胎质   青白瓷   梅瓶   蓝釉   火石红  
描述: 康熙瓷器在造型上带有划时代的创新,千变万化,曲线和谐流畅,日常生活用瓷、观赏陈设用瓷等都极为齐备,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境界。 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式恢复御窑厂后,景德镇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制瓷工业和技术都康熙瓷器在造型上带有划时代的创新,千变万化,曲线和谐流畅,日常生活用瓷、观赏陈设用瓷等都极为齐备。
瞧瞧“老厂货”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水性   可塑性   陶瓷   马可·波罗   电绝缘性   抗酸碱性   烧结性   戴云山   瓷器   水车  
描述: “厂货”在景德镇特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十大瓷厂和后来陆续建立的四大瓷厂生产的瓷器,时间截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戴文辉最近喜欢上“老厂货”。他刚从古玩城用3000多元淘到一个蓝釉花瓶,只算是当时的二级品,但他却认为物有所值。不过,相比起前几年,老厂货中的精品价格也已经不低,而且市场“买少见少”,回流的货源也逐渐被市场消化,一对50厘米高的青花瓶价格也可达10万元。
乾隆瓷器艺术:辉煌时期的炫目色彩
作者: 刘志国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光泽釉   黄色   工艺条件  
描述: 有清一代,若论精美瓷器,当数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代,产品琳琅满目,风格豪华典雅,令人赏心悦目。康、雍、乾三代时由于内乱已平,天下大治,国内经济、文化、科技繁荣。一方面国内瓷器需求扩大,加之皇帝们喜欢瓷器艺术的特别爱好,刺激精美瓷器的制作达到历史顶峰时期。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两代官窑、御窑发展之后,乾隆官窑瓷器的制瓷技艺及相关的管理更加日益成熟。因此,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乾隆时期的制瓷业被誉为“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乾隆官窑烧出的瓷器,可谓美仑美奂,在产品的精心设计、工艺改良和提升,以及装饰技术方面,富丽典雅,如吐珠玑,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赞美清代瓷器为“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这应该是很客观的评价。 乾隆瓷器行情看涨 近几年来,国内瓷器拍卖行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继宋代名瓷、元青花、明代官窑等瓷器的市场热度之后,清三代瓷器拍卖价格崛起,尤其是乾隆瓷器的拍卖价格格外看涨,越发受到青睐。 根据近两年来国内外瓷器拍卖行的业绩,非常能够说明问题。2009年国内拍卖成交价越过千万元人民币的总共有35件瓷器,其中乾隆朝作品多达16件。
“竹林七贤”话竹雕
作者: 姜晋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光泽釉   黄色   工艺条件  
描述: 三国曹魏晚期,政治昏暗,一些文人志士不愿同流合污,纷纷退出官场,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当时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七人,相与友善,隐身遁世,常于竹林聚会,饮酒清谈,扶琴吟诗,世称“竹林七贤”。后代世人常绘有“竹林七贤图”,如五代时,长沙窑瓷器上就绘有此图,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也常以此为主题纹饰。这因此也产生了诸多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故事,并被历代画师艺匠们作为绘艺创作中的题材,诸如反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友于绍兴兰亭“曲水流觞”以酒会诗的“兰亭雅集图”、唐代白居易与友雅集的“香山九老图”,以及北宋诗人苏东坡与友雅聚的“西园雅集图”等等。 中国明清时期的竹雕艺术也如书画、瓷器一样,喜爱将历史中那些志趣相投的文人聚会的故事施绘镂刻于竹器上。其中,记述晋代文人雅集的“竹林七贤”是明末至清初康乾盛世时最盛行的一种竹雕的题材。特别是在清代康乾时期,竹雕艺人们缘何都钟爱,甚至流行于雕刻“竹林七贤”这类题材的呢,这个问题说来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后人探讨和研究。如今从不少存世的“竹林七贤”题材的竹器来看,我们不难窥见那个时代的古代竹雕艺人和喜爱竹雕的文人雅士追求文人情怀的一种艺术取向,也展露了一种追崇清高脱俗,质朴淡远的思想境界。
擦亮眼睛辨新仿
作者: 王传明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行业   景德镇   机械强度   真空泵   油箱   真空度   轻工机械   连通管   泥料   真空练泥机  
描述: 谈到仿古瓷,其实人们并不陌生。从古迄今就有之,尤其在宋代时期仿古风气日盛,便出现了仿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瓷器同时也在仿。宋五大官窑里就有仿汉代时期的器物。如;仿汉代铜樽的三足樽、彷周代的三足鼎、四足方鼎等器物。 在宋代时期,当时的地方小窑追求时尚或者受利益所趋便有仿造起宋代五大官窑之作品。其仿作虽然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风行于世。到了元代仿古瓷之风更有增无减,如蒋祈、彭均宝等人仿宋器皿曾煊赫一时,声誉经久不衰。明朝时期,帝王们嗜好古瓷,永乐、宣德、成化的官窑也仿制不少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窑瓷器。到了正德年又出现了专仿前朝的宣德、成化年瓷器。而后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官、民窑都竟相模仿永乐、宣德、成化年的瓷器。由此仿古的风气流行开来。清代初期由于制瓷业的工艺不断发展和进步,操作技巧更为熟练,从而使得仿古技术更加具备条件。加之封建官僚们的嗜古成癖,更使仿古之风变本加厉,如康熙朝的官窑瓷器用托伪款写:“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 清代末期景德镇制瓷窑厂一蹶不振,尤其在光绪晚期至明国初期这段时间,由于中外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日渐增多,因而仿古瓷又随之大量涌现,形成一个高峰期。
< 1 2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