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葬出土香熏鉴赏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收藏参考

【摘要】三国两晋时期,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唐亦如此,大自宫廷朝会,小至家居生活,都要熏香。有身份地位的人还讲究用熏炉焚香熏衣。唐代晁采有诗云:“几上金猊静不焚,象床独卧对斜曛。犀梳金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 三国两晋时期,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唐亦如此,大自宫廷朝会,小至家居生活,都要熏香。有身份地位的人还讲究用熏炉焚香熏衣。唐代晁采有诗云:“几上金猊静不焚,象床独卧对斜曛。犀梳金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 这件狮形香熏(图1)出土于西安的唐代墓葬,其质地为滑石质,白色,纯净微透明,光洁细腻,温润如玉。由熏盖和熏座两部分扣合而成,通高12.8厘米。熏盖圆形,盖面凸起,其上雕一蹲踞的雄狮,狮身直立,头高昂,口大张,威风凛凛。盖的中心有一深孔,贯通狮腹直达狮口。熏座大致呈半球形的盒状,敛口,平底,其内腔为燃香室。熏座腹部偏上处有一小孔(图2),当为通气孔,作用在于流入空气助燃。底为圆角方形的平底,四角雕出4条凸出的扉棱,每条由4个呈三角形的叶状片层层叠压而成,以象征山峦,当是汉以来博山炉雕塑山峦的遗风。 熏香习俗,汉代已盛,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熏(图3)。

【年份】2012

【期号】第3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