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探讨雍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价值
作者: 刘洋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艺术   艺术融合   现代陶瓷   陶瓷装饰艺术   分水法   中外艺术   中国历史文化   双勾   装饰技法   笔毫  
描述: 青花釉里红瓷器是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它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是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而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在历史,科技,艺术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是当之无愧的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工艺最为成功的时期。 本文以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为例,试从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特殊商品价值四个方面谈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价值。
缠枝纹的起源
作者: 马康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祥纹样   装饰纹样   变化无穷   莲花纹   四方连续   缠枝纹   二方连续   动物纹   线式   中国古代传统  
描述: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盛行于元代以后,是青花瓷上最常见的纹样。它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为骨架,向上下或左右延伸,形成波浪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纹历史悠久,其原型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动物纹,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到明代达到鼎盛,至今仍然是人们喜爱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缠枝纹在中国的演变历程以及受到历朝历代人们普遍喜爱的缘由。
中国雾凇冰雪画《瑞雪》“墨分五彩”创新研究
作者: 周尤美   陈铁韵   申玲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水墨为上   水调   中国画技法   现代中国画   六彩   本象   陈侃   淡墨   北国风光  
描述: "墨分五彩"是指用水调浓淡,从而展现出景物的五色之相。中国雾凇冰雪画《瑞雪》中的"墨分五彩"技法,非常典型地运用了这种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创新出了气韵生动的雾凇冰雪的本象。唐代王维的"水墨为上",被誉水墨画开拓者,对后代影响很大。中国雾凇冰雪画创始人陈侃大运用了这种"墨分五彩"的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创新出了气韵生动的雾凇冰雪的本象。
绚丽多姿——探讨唐三彩的艺术与技术之美
作者: 梅璐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美学风格   陶瓷器   甘肃秦安   绿釉   铅釉   素烧   二次烧成   蓝釉   大唐王朝  
描述: “唐三彩”是盛行于大唐王朝的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低温铅釉多色釉陶器,其源于汉代的单色釉陶器。唐代的工匠将多种釉色交错使用,烧制出五彩缤纷的唐三彩。从初唐至盛唐,“唐三彩”的艺术水平与技术工艺达到了鼎盛时期,工匠的鬼斧神工更是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瑰宝。在总体美学风格上,唐代陶瓷以唐三彩为代表,显示出一个盛世王朝的气韵与不可抗拒的气韵与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
作者: 刘萌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丞相制度   鸿山   文化寓意   出土情况   底径   墓葬群   三彩   琉璃器   制作原理  
描述: 本文阐述了无锡鸿山墓葬群出土的琉璃釉盘蛇玲珑球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它的出土情况、历史文化寓意、艺术价值、工艺制作原理等几个层面对琉璃釉盘蛇玲珑球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及有可能是代表王权的象征或者是代表神权的祭祀物品。
当石头不再是石头——从造景角度分析石头的能指与所指
作者: 何昊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石假山   古典园林   山水园   中国传统园林   白砂石   空间处理   龙安寺   能指与所指   苏州博物馆  
描述: 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园无石不雅”、“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可见石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在经典的景观设计中,石头这种元素符号作为空间处理中点睛之笔,除了其表象形式功能外,还具有深层次的精神思想含义。本文以太湖石,京都龙安寺石庭以及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假山”为例,分析在园林造景中,石头的能指与所指。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灰岩。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它
浮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刘喜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教育   压缩处理   家居空间   装修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   整体感   审美意识   艺术语言   现代室内环境   装饰手段  
描述: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浮雕艺术特征理解的日益加深,浮雕作为艺术一种形式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受到民族性格、区域特色、环境氛围和历史文脉等特征的影响,浮雕艺术的创作手法和创作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同时也被赋予了较强的审美、装饰和精神教育等功能。本文在介绍浮雕艺术的含义、起源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应用进行探索。
我生活中的透视学:探讨浮雕创作
作者: 刘涵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空间   透视学   透视法   朴素大方   视觉艺术形式   作者简介   商周时期   圣安东尼奥   当代艺术家   空间感觉  
描述: 浮雕作为一种古老的视觉艺术形式,介于立体圆雕和平面绘画之间,通过利用光影的效果和视觉错觉形成空间感觉。本文通过历史以来不同时期的浮雕特点和浮雕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浮雕创作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作品,来对自身生活中浮雕创作的透视技法等做了一定的探讨,希望对自身对艺术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浮雕设计》
作者: 李晓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表现   语言创新   装饰语言   装饰画   人文气质   表现效果   装饰材料   装饰手段   空间界面   浮雕壁画  
描述: 《浮雕设计》
梅山地区娄底古民居装饰木雕研究
作者: 严明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神话故事   祥禽瑞兽   深度感   浅浮雕   透雕   历史典故   古民   线雕   近似圆  
描述: 在娄底古民居建筑里,有不少装饰精美的木雕,大都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但造型上大胆。在具象的造型中注入了抽象元素,夸张、活跃而幽默的动态使造型充满了生气。通过对写实的形象进行变化和组合,使之饱满浑厚,实用性与装饰性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娄底古民居装饰木雕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线雕、透雕、圆雕都有,其中大多都以线雕和浮雕为主。有不少镂空的圆雕与深浅浮雕拼接一起,因材施艺,更加加强了造型的空间深度感,构成多层次的近似圆雕与深浮雕,很是耐看,一般特定的纹样和形象都有一定的寓意。娄底古民居装饰木雕的题材多以花鸟虫鱼、神话故事、祥禽瑞兽、历史典故为主,并且以引申、谐音等手法赋予作品特殊的含义。
< 1 2 3 ... 1742 1743 1744 ... 1767 1768 17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