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茗之约
作者: 刘星星   李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品茗是一种闭适心情的邀约。 散发着淡香雅韵的茶,于山野,于静室,都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姿态席地置具,信手拈筝,随心泡茶,可得山林野趣;条案置器,耳闻清音,静心事茶,可得玄挣妙趣 绿茗筝韵 淡若春风芙蓉面。这一季,最适宜清浅的绿茶。 茶色的布艺,透明的玻璃杯,青花瓷的水洗,一一陈列其上。 横琴待故人,古筝静候其间,与草地为伴,以清茶为伴,突然间觉得,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艺术的,只是简单地摆放,看起来竟是这般相亲。 先听赏一曲《高山流水》,将古筝横于草地,自然为背景,万物是听众,淙淙流水,巍巍高山,千载知音。
静品观音睡美人
作者: 乐儿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遇到她,只是朋友简单的一句:这是陈了十年的观音,试试吧。朋友把她存放在精致的青花瓷罐里,初拿的时候只觉得朋友挑的茶罐甚合我意,对瓷罐却没有多做研究。于是这一罐茶静静地在柜子里待了数月,就这样几乎要把她淡忘。 近日,迷上了程然的文字,总在万籁俱静的深夜静心品读。从《莲花次第开放》到《一心一意来奉茶》都特别的喜欢,喜欢她空灵的文字,看着那些字不自觉地就会安静下来。用心去和她交流,感受她内心的细腻,所有的烦恼与喧嚣都随风而散。她宛如一个你所熟识的朋友,向你完全信任地敞开心扉,让你看到她向善的愿望,和她一起努力,深深地被她感动着。她的一篇《沉茶的疼痛》唯美感人,让我想起朋友相赠的那一罐茶。于是大半夜翻箱倒柜找出那一款让我冷落多时的陈年观音,煮水烫盏开泡茶。 这一罐陈年观音朋友保存得相当用心,打开盖子,完好的一层锡纸包得茶罐密不透风。轻轻地揭起锡纸膜。来不及回神,一股馥郁的陈香扑鼻而来。细嗅之,淡淡的甜香飘然入鼻,和当季传统焙火的观音相比,多了一份如普洱茶般经岁月洗礼后的沉静稳重之味。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用茶勺请出沉睡了十年的观音睡美人。干茶依然保持了完好的苍蝇头、青蛙腿的铁观音典型外形,而色泽已褪去了初焙时的黄色,黑褐尚润。
山野茶踪系列之一——雨雾蒙山 茶之圣山
作者: 陈勇光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和故人吧。 蒙顶山,离成都约1小时的车程,最高的上清峰海拔1456米。入山可见山峦起伏,溪涧纵横;天气晴好时极目眺望,可见峨嵋云影。山间遍植茶树,生态条件良好,历史以来一直是茶林间植。最喜
返璞归真初识正山小种茶梗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若非博友老崔茶馆极力推荐,除非是实在无茶可喝,本人自认绝不会对这种茶梗感兴趣。 今天一早,冲着老崔最爱,满怀好奇地按照老崔冲泡教程取出若干正山小种茶梗,置于玲珑壶中,细细观赏,暗红色的茶梗夹杂着些许卷曲的红叶,实在是其貌不扬,闻之感觉有淡淡的烟味和肉桂的香味,颇惊奇于其味居然和咱家珍藏了20余年的普洱有些相近,只是茶梗的气味比较清新,不如陈年普洱的古朴浑厚。以滚水迅速洗茶润杯后,注入滚水约五分钟后出汤,在白瓷杯底衬托下,可见汤色亮黄微红,小酌一口,初时其味微苦,过后渐渐回甘,由于一泡茶汤较浓,略感粗烈,带有和神农绞股蓝、云南三七茶、三清山黄金茶这些野生茶种相似的原始气息。
5茶禅学修缘径山
作者: 大茶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心系震旦双径。有一息妙音隐隐在呼唤。 苏子由诗云:“钦公未到人绝迹,千里受记来安禅。”大唐天宝年间(公元743年~公元755年),德性冰霜、净行林野的法钦翩然径山,结庐种茶,弘法布道,始开千寻名蓝慧风。 烟霏空翠。云驳雾霭。沿山道盘旋而上,经“佛”字崖,阵雨初歇中的径山如碧玉玲珑,清净湛寂。置身径坞,明寓庸居士之诗意历历在目:“竹色自可爱,无如此径深。千林寒玉立,万亩绿云沉。远窦窥天入,清光覆地阴。泠泠秋韵切,到处奏嵇琴。” 过“不二门”,登临法堂,茶榜高挂,“径山禅茶会”已然上演。时为农历四月十五“结夏”(坐夏),遵循丛林规习。僧众需入禅静居,历时90日,至农历七月十五“解夏”为止,可谓借茶以演法也。 先有茶僧行径山茶礼。如封似闭。玄穆沉微。轻啜径山禅茗。思绪顺着灵芽回溯至80。多个春秋前: 径山大施门开,长者贪俱破。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若作佛法商量,知我一状领过。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 这些文字,源于第25代祖师密庵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
许玉莲:贡茶在胡志明
作者: 许玉莲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 许玉莲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马来西亚光明日报专栏作者。著有《喝茶慢》,编著《约会中国茶》。 在越南胡志明市,于一般庶民餐馆用餐完毕后,侍应生都会轻飘飘送一壶热茶上桌,既不说什么客套话,也不乘势呈上账单,我自作多情:莫非供食客清口养胃?这礼貌习惯真好。 为什么能让人看着觉得舒服,我粗粗地琢磨了一下,因为它适时而做,当阁下需要它的时候,还未讲出口,它就马上出现在阁下面前。 适时而做,不等于提前早早做,一碗姜汤、几片热带水果、两粒生熟蛋、一杯茶诸如此类小小的幸福,都应该执著现场亲手为之那才叫做真心款待;绝不能预先做好,用保鲜纸包裹着,放在边上等候出列,这只能算是例行公事。 届时该热的不热,该冷的不冷,甚至有些已经濒临质变,开始败坏,本来好好一种境界,统统变成孽缘;侍应生把食客当讨债的,食客把侍应生当冤家,互派对方的不是。 想不明白他们到底怎样做得到,用餐过程和平常在别地餐馆无多大出入,我们吃吃喝喝一番,最后擦擦手靠背歇歇,侍应生马上有感应,两人一前一后飘然而至,前面那位略作清理,后面那位贡上热茶。 相对于那些把食客当奴隶的大款侍应生,少了一分自惭形秽,多了一分自重自足。精彩的是“轻飘飘”像拥有一身轻功的体态、手势与脚步,不惊动周围的空气,不张扬的一种热情,不喧哗的礼貌,没有多余的嚷嚷,叫人没有负担的惬意舒心,好像事情本来天生就该这个样子。 贡茶是如此奉送:一套精致的雪亮白瓷壶与茶杯,盛放着已经冲泡好的茶水,味道中等,温热刚刚适口。 精致白瓷,表示胎骨优美,烧造工艺良好。雪亮,表示壶身玲珑透彻之余,也显示这壶的清洗、干燥、卫生护理工作做得够彻底。 准备的是“茶水”茶,而非“含叶”茶或“茶包”茶,表示考虑周到,体谅食客们的处境,这时候他们已在培养饱嗝,不欲动手,茶来张口属神来之笔。 “茶包”茶虽未至于太复杂骚乱食客雅兴,但明显看得出来,这城市的人仍非常讲究亲手作业,帝国茶包主义者若欲攻克还需努力耕耘呢。 “含叶”茶就是将茶叶置入壶内,添加热水,再等着候着它浸渍释放味道,直至满意为止才倒出来。 这劳什子牵涉许多计算,器具材质大小影响投茶量多寡,茶类制程影响冲泡所需水温高低,可冲泡次数如何判断?每一泡所需水温如何调整?每一泡必须浸泡时间如何论长短?…… 要是我不怀好意动起那三寸不烂之舌来吹牛,七天七夜最少,阁下可要求爷爷告奶奶求饶了,又怎么能贸贸然把此浸泡茶叶压力加之于食客上?又怎么能期待食客一时三刻就会将茶泡好享用? 奉送“茶水”茶看似简单不过,其实它的难度皆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操练,茶水间亦等于有支小军队在经营,只有这样,出来的贡茶才会完美无瑕、味道中等、温热刚刚适口。
用书法雕塑紫砂气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用书法雕塑紫砂气质
用书法雕塑紫耖气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用书法雕塑紫耖气质
吴德亮:梨山茶惊艳外滩
作者: 吴德亮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如雕塑大师罗丹等)展出,外滩18号也是卡地亚Cartier、杰尼亚、宝诗龙、百达翡丽、宝姿1961、雅格狮丹等国际顶级精品争相进驻的名店。 2010年5月,被茶人普遍尊为“茶中极品”的台湾梨山茶也正式进驻
文君井:诉说茶与水的爱情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邛崃最有特色的两条街是兴贤古街和内里仁街。兴贤古街是极具成都平原民俗风情的古街,街两侧的建筑古色古香,是极具四川特色的青瓦小楼。街里的4组43尊神态造型各异的人物雕塑再现了半个世纪以前农村集镇赶场的盛大场面。被喻为“永不散场的赶场”。从兴贤古街左转便是内里仁街,被喻为天下名泉的文君井就在这条街里。文君井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汲水酿酒煮茶的水井,现被围成一个十亩庭园。园中有小桥流水,有池塘假山。有亭台轩榭,多为清末民初时的建筑。文君井以青石砌井壁和井口,井外又置石栏围护,点点绿苔掩不住岁月的痕迹。从文君井往里走,便是天下茶客艳羡的文君茶铺。文君井一侧是一湾碧池,隔水相望便是琴台。“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琴台上的对联写的便是文君井的景色。 坐在文井君旁的露天茶馆,看茶倌从文君井中取出水来。然后放在炉上。不一会儿,便看到茶壶升腾起白色烟雾。茶倌问道:“先生,泡什么茶?”我说:“文君井水当泡文君茶呀。”常言道: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邛崃与蒙山相邻,自古是产茶之地。邛崃最有名的茶有两种,一曰文君嫩绿,一日花揪。花揪堰是邛崃一地名,自古便是产茶地。
< 1 2 3 ... 1632 1633 1634 ... 1659 1660 16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