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采访报道中的“统摄思维”
作者: 尹德刚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家   五彩缤纷   科技成果   研制成功   结合   发散思维   统摄思维   采访对象   采访过程   市人民政府  
描述: 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为了打开我们记者自身以及采访对象的思路,我们常常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了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
不能‘抢’新闻
作者: 文文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纪念碑   栗子坪   强渡大渡河   石棉县   新闻   四川   快讯   妇女节   雕塑  
描述: 今年"三八"妇女节之夜,我用电话给《四川日报》发快讯,想不到当天的新闻前一天就有人发给该报了。此类抢新闻的事情在石棉县并非鲜见。一九八三年五月,安顺场雕塑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尚未竣工,《四川日报》就登了纪念碑落成的消息;去年十二月栗子坪彝族乡电站第二天剪彩,头天就被人抢发消息给《天府快讯》。影响最坏的是去年夏天,有人将石棉县准备在翼王亭雕塑石达开座像、战马
雕塑新型厂长形象的“艺术家”-记《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王苏波
作者: 张遂旺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工人   采访作风   采写   先进思想   发现   稿件   典型   出发点   综合性   小人物  
描述: 雕塑新型厂长形象的“艺术家”-记《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王苏波
理趣美
作者: 方成   来源: 新闻实践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连环漫画   欣赏艺术   讽刺画   讽刺性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宣传画   情理   美感  
描述: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各有自己的特色:绘画是平面的,雕塑是立体的,它们在创作上,要求不一样。在绘画中,宣传画有宣传画的特点,连环画、漫画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在漫画中,还有不同的类别,要求也不一样。但它们同属于漫画,就有共同的要求,可概括为三个字:理、趣、美。漫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是语言,就要求言之有理;是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有趣;是艺术,艺术以美感去打动人,就要求美。理:是言之有理,合乎情、合乎理,或有合乎情理的因素。
给新闻装上「豹尾」
作者: 李德森   来源: 新闻业务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形象化   注意力   好新闻   结尾   简洁明快   吸引读者   新闻写作   凤头   导语  
描述: 我国历代文章大家的作品,都很重视开头和结尾,形象化的说法叫“凤头豹尾”。凤头,言其玲珑多姿,华丽多彩,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豹尾,比喻刚健有力,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新闻要写好导语,把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已是众所熟知的规律,但对于写好新闻的结尾,却往往被记者、编辑所忽视,软弱
点点归帆涌诗涛——欣读吴传麟同志的山水画
作者: 纪芳   来源: 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划出   用笔   书法家   新闻   寓意   归来   写作   封面   创作  
描述:1986年初月,《新闻与写作》封面刊用了吴传麟同志创作的《莫道前程无知己,点点归帆涌诗涛》的山水画,寓意深长,发人遐想! 吴传麟同志在此作中以刚劲的用笔、苍浑而润泽的墨彩,刻划出江边那傲然挺立
陶瓷制品注浆石膏模的修复
作者: 王建华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料浆   模型石膏   含水率   毛细管力   石膏模   溶解性   陶瓷制品   陶瓷工业   凝固作用   注浆成型  
描述: 石膏模注浆成型方法在陶瓷工业中早已广泛应用。石膏具有依靠毛细管力从陶瓷料浆中收取水分的能力;使料浆含水率从33—37%下降到22—25%,从而使浇注制品半固化,但还不能阻止制品由于本身重量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只
无反射玻璃
作者: 李小虹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射玻璃   巴塞尔   使人   斯图加特   浸液   艺术珍品   古代绘画   光学涂层   特种玻璃   李小红  
描述: 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里,都陈列着一些艺术珍品,如古代绘画,雕塑、出土文物等。为保护珍品人们曾给绘画镶上玻璃,或给雕塑及艺术品罩上玻璃罩,但由于普通玻璃反射率
高效大型梭式窑
作者: 王建华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色品种   设计原则   燃料价格   烧成制品   素烧   窑具   陶瓷制品   窑车   梭式窑   釉烧  
描述: 最近几年在烧成瓷器和卫生陶瓷制品的间歇式窑炉的设计原则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燃料价格的上涨和必须节省能源,以及提高制品的质量和根据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快速更换产品的花色品种。此外,必须改善劳动条件,需要在每周5天工作期间实行定额烧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最大限度地减轻窑炉操作人员的工作,自动控制烧成参数。考虑到这些要求,瑞典 Heimsoth 公司研制出一种瓷器和卫生陶瓷制品素烧和釉烧用新型梭式窑。设计这些窑炉的一般原则如下:
烧制大型硅砖的243米隧道窑
作者: 费宁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晶形   空气消耗量   车平面   冷却带   预热带   耐火纤维   烧成带   玻璃熔窑   窑车   苏联国家  
描述: 苏联国家耐火材料研究所和苏联东部地区耐火材料研究所共同设计了一条长度为243米的隧道窑用于烧制玻璃熔窑和炼焦炉的大型硅砖(硅砖重量可达45千克)。这条隧道窑设置在苏联Krasnogor耐火材料厂。该窑由三部分组成:预热带63米;烧成带
< 1 2 3 ... 11 12 13 ... 121 122 1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