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951 条
-
美的发现(评价)
-
作者:
鄂梦
来源:
山花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怕死
使人
项目经理负责制
副总工程师
花丛中
少年时代
展翅欲飞
打字室
雁峰公园
建华
-
描述:
揆别雕塑界已久,常年埋头文稿之间,难得有机会去看一次美展。偶尔光顾,也常为其间雕塑作品展出的寥落感到不足和叹惜。至于街头、建筑、广场、园林之间,则更是一片空白,看不到雕塑的影踪,连那令人惆怅的寥落也不可得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个造价数百万元的建筑,尽管经常有惊人的浪费,却难得从牙缝里剔出一吨水泥,几块汉白玉和几米钢筋给雕塑家去进行艺术实践。可是,对于热爱生活、热爱美的艺术家,大自然却比较慷慨,刘万琪不就在弃于地下的这些竹根树蔸上找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么。
-
粉彩描金蟠螭瓶
-
作者:
杨静荣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不透明色
清代
雍正
釉上彩
康熙
描金
粉彩
瓷器
颜料
-
描述:
粉彩创烧于清代康熙术期。雍正、乾隆两朝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瓷器的釉面上加彩绘画,经低温窑炉焙烧而成的叫作釉上彩。宋代北方民窑首创了釉上红绿彩,明代时发展成五彩。粉彩是由五彩发展而来的釉上彩,彩绘颜料由五彩增加到三十多种。根据烧成后的颜色,大致可分为透明与不透明两类。不透明色主要是使用玻璃白调配而成,如同国画画法中的用粉一样。粉彩器物色感柔
-
粉彩烹茶纹壶
-
作者:
王莉英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用具
宋代
泡沫
水表面
饮茶
自然
人民
粉彩
乾隆皇帝
-
描述:
饮茶,以茶待客,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习俗。饮茶有很多讲究,茶质自然是首要的,然而,饮茶用具也很重要。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到按照茶的特点选用茶具。宋代人喜欢碾茶: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放在盏内,用初沸的水点注,茶水表面泛起一层洁白的泡沫,以色白者为佳。如将茶盛放在黑盏内就格外醒目,茶的泡沫宛如洒满在墨玉盘上的璀燦晶莹
-
清代的相扑
-
作者:
王世襄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厄鲁特
承德避暑山庄
故宫博物院
清人
摔跤比赛
主位
清代晚期
蒙古
乾隆帝
于敏中
-
描述: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人绘工笔重彩《塞宴四事图》巨帧,上有于敏中书弘历(乾隆帝)御制诗四首并序。所谓“四事”,是弘历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的四项活动,它们是:诈马,即幼童赛马;什榜,即蒙古器乐合奏;相撲,即摔跤比赛;教駣,即套马控骑,使之驯服。这里祇谈谈其中的相撲一事。图中所示,皇上盘足坐在主位上,后一柱擎蓋,状如
-
明代仇英的仕女画
-
作者:
单国强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仇英
明代中期
唐宋
宫女
白居易
少年
沈周
仕女画
琵琶
唐寅
-
描述:
仇英是明代中期著名画家,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出身低微,当过漆工,少年学画时受周臣指教,后来声名超过老师,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吴门四家。他擅长临摹,深得唐宋人之法,继承和发展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传统,尤其是仕女画,严整细致,妍丽秀雅,形成独树一帜的仇派风格,给后世以有力影响。清·徐沁《明画录》评他的仕女画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明代徐炖在《红雨楼题跋》中也曾说仇英的仕女画淡妆浓抹,无纤毫脂粉气,可知他笔下的美人,
-
边景昭及其《竹鹤图》轴
-
作者:
薛永年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前期
宋代
明初
待诏
武英殿
唐朝
解缙
故宫博物院
还乡
紫禁城
-
描述:
在明代,紫禁城中的武英殿,曾是皇家画师供御之所。武英殿待诏边景昭还乡,当过永乐帝侍读的大名人解缙写诗相送,诗曰:“当代边鸾最得名,几回待诏话西清。春风作伴还乡郡,若见房山为寄声!”朴素自然的诗句,记载了解缙与画师边景昭共事禁中的史实,也告诉人们,边景昭名满当代,而且像唐朝的边鸾一样,擅长画花鸟。“内苑皆称老画师”的边景昭,是明初著名院体花鸟画画家。明代的院体画,略似宋代院画,以致有不少被作伪者去掉名款,李代桃僵了,至今边氏真迹流传的也不很多。故宫博物院庋藏的《竹鹤图》轴,是他的一件精品,从中可以瞭解边氏独有的艺术风貌,洞悉明初工笔花鸟画的新发展,既可印证画史,又能补画史之不足。
-
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瓶
-
作者:
刘兰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部
清代前期
故宫博物院
康熙
造型
釉色
青花
口部
瓷器
腹部
-
描述:
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瓶』,整个瓶体用青花釉色写满一万个『寿』字。瓶上的字分布在口、沿、腹、足四个部分,口部七十七行,每行二字;沿部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部最多最密,共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部四十八行,每行一
-
故宫藏品: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盌
-
作者:
王莉英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礼器
乾隆时期
构成因素
古代玉器
作伪
师古
乾隆帝
仿古
工艺
概念
-
描述:
故宫藏品: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盌
-
封面说明
-
作者:
华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天井
西北
明代
封面
清宫
紫禁城
改建
彩色照片
花饰
-
描述:
紫禁城西北隅的重华宫(包括崇敬殿、漱芳斋),是清乾隆时在明代乾清宫西五所旧址上改建的。宫院内面对漱芳斋有一座戏台(见封面彩色照片),为重檐歇山顶,有上下场门、台柱、天井和台面,天花饰有双龙戏珠和五彩祥云纹饰,至今保存完整。一般用来演出清代流行的本戏和单出戏。
-
颐和园的第一盏电灯
-
作者:
王道成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灯
玻璃
颐和园
白银
安装
工部
光绪
洋行
工程师
全份
-
描述:
颐和园乐寿堂的正中,悬掛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这盏电灯,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太子少保、前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经手,德商荣华洋行为慈禧太后安裝的。然而这盏电灯,却并不是颐和园最早的电灯。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建颐和园的工程还正在进行的時候,“承修”这一工程的海军衙门,就让神机营机器局总办恩佑用白银六千两向“丹商祁罗弗洋行购买电灯一全份,
<
1
2
3
...
83
84
85
...
94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