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608 条
-
东晋:一个文艺繁荣的时代
-
作者:
张可礼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史
书法家
东晋书法
中国古代
陶渊明
田园诗
玄言诗
优秀作品
绘画
繁荣
-
描述:
东晋从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317)建立,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419)为刘宋所取代,前后共104年。东晋的文艺在这一百多年里,人才辈出,佳作如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戴逵、戴颐父子的雕塑,许询、孙绰等人的玄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等,超越以前,彪炳后世,不论在中国古代文艺史上,还是在世界文艺史上,都是光彩夺目的一页。可以
-
中国油画颜料的诞生和发展
-
作者:
徐惠方
来源:
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颜料
油画颜料
中国
-
描述:
中国油画颜料的诞生和发展
-
红绿彩和五彩瓷器
-
作者:
赵宏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磁州窑
中国古代
釉上彩
重要地位
红绿彩
元代
低温烧成
明清时期
瓷器
-
描述:
红绿彩和五彩瓷器,在中国古代彩瓷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这两个品种的瓷器不仅因自身的蓬勃发展而极大地丰富了彩瓷的表现力,而且直接引起斗彩瓷器的出现,促进了釉上彩瓷器的发展。红绿彩主要是用红、绿两种色料在烧好的白瓷胎上作画,再经低温烧成。五彩则是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色料在烧好的白瓷胎上作画,再经低温烧成。
-
论红绿彩瓷器
-
作者:
秦大树
马忠理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北方地区
磁州窑
中国古代
釉上彩
红绿彩
二次烧成
装饰艺术
装饰手法
瓷器
-
描述:
红绿彩瓷器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众多窑场生产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绘瓷器。它被认为是古代磁州窑中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以丰富鲜艳的色彩、流畅生动的画风倍受人们的喜爱。红绿彩瓷器和白地黑花瓷器在磁州窑的装饰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者分属于釉上彩绘和釉下彩绘,是磁州窑在这两种早已创制的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并加以创新的装饰手法。这两种装饰技术在磁州窑应用的成熟,在于其可以稳定地用来绘画图案,成为磁州窑自由潇洒画风和民间
-
从存世文物看清代宫廷中的中西美术交流
-
作者:
聂崇正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绘画
郎世宁
欧洲绘画
中西美术交流
传教士
故宫博物院
清代宫廷
耶稣会
油画
乾隆皇帝
-
描述:
公元17、18世纪,正值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康熙(1662~1722年)、雍正(1723~1735年)、乾隆(1736~1795年)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正是中国和欧洲美术频繁交流的高峰时期。在此之前的明朝末年,欧洲基督教属下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就不间断地派遣传教士来中国传播宗教。为了传教的需要,一些传教士来华时携带了天主像、圣母像等美术作品,并且在教堂内展示,引起了中国学者和画家的注意。比如清初的美术史家姜绍书在其所著的《无声史诗》一书中写道:“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
-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凤纹碗
-
作者:
孙津玉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常州市
开元通宝
汉墓
唐三彩
实地调查
基建
贴花
工人
出土
-
描述: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凤纹碗
-
山东巨野石佛寺北齐造像刊经碑
-
作者:
周建军
徐海燕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地区
山东省
北齐
佛寺
解放初期
石刻造像
高浮雕
摩崖刻经
巨野
文物
-
描述:
巨野石佛寺造像刊经碑,大齐河清三年(564年)立。此碑几经迁徙,多次重立,原位于山东省巨野县大义镇小徐营村西石佛寺遗址。解放初期,小徐营石佛寺被折除,大量石刻造像俱残毁或散佚,唯刊经碑幸存。1989年文物复查时发现,碑身已残断为两截,现藏巨野县文物管理所(图二)。此碑为高浮雕蟠螭额像碑,素面方座,座高26、长135、宽90厘米。座底面有窍一行七
-
福建莆田广化寺释迦文佛石塔
-
作者:
吴天鹤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题刻
福建省
莆田市
中国传统
柱头铺作
齐心斗
木构楼阁
浮雕
石塔
-
描述:
释迦文佛石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凤凰山麓的广化寺东侧,又称广化寺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之前,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高30.6米。塔身满雕各类佛教题材造像,极为精美丰富,是福建省除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外又一处建构水平较高,体量较大,年代较早且保存完好的中国传统仿木构楼阁式石塔,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二)。一石塔沿革
-
湖南宁乡出土商代大铜铙
-
作者:
李乔生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木桥
公安部门
师古
湖南省
船山
高浮雕
线条
宁乡县
出土
-
描述:
1993年8月,湖南省宁乡县枫木桥乡船山村村民在师古寨顶挖出2件铜铙。其中1件由我所缴获,另1件被贩运到深圳,我所与市、县公安部门协做,于1995年5月将铜饶追回。现将2件铜铙介绍如下。上缴的1件钲
-
易县北魏交脚菩萨像造型上的几个问题
-
作者:
金申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县
博物馆
北魏
莫高窟
坐像
放射状
造型
弥勒像
造像
菩萨
-
描述:
河北易县出土的这批石造像中有一件北魏和平六年(465年)交脚菩萨残像,仅存腹部及双腿,残高48、宽38厘米,坐在覆莲座上。座左侧尚残存一卧狮。造像的双腿突显,裙紧裹腿部,衣纹呈双棱的突起状,从腿侧看纹线分二叉如燕尾。腹部有裙腰外翻如垂幕形,且正中有下垂的裙带呈放射状,边缘折叠如折带(有关此像图版,均见《文物》本期《河北易县发现一批石造像》图一~三)。像背后是仅存的光背下部,有浮雕人物及题记。最上部边沿尚可见双脚,旁有莲蕾数朵。从北魏早期石造像光背后浮雕内容推断,应是表现释迦太子诞生时,上下左右各行七步,步步生莲的画面。类似的构图还可见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