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陶瓷隧道窑燃用水煤浆试验
作者: 夏德宏   王世均   赵立合   来源: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煤浆燃烧   陶瓷隧道窑   燃烧试验   燃烧效率   烧成带   燃烧室   水煤浆技术  
描述: 前言水煤浆是近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燃料,许多国家都对水煤浆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外,水煤浆的应用目标主要是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我国则根据自己的国情,在锅炉和工业炉窑上同时开发研究这一技术,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正在各种工业炉窑上进行水煤浆燃烧工业试验,以期通过长时间试验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早日跨入实用阶段。陶瓷烧成隧道窑是陶瓷行业的一种典型
玲珑、标致的领饰与胸饰
作者: 阿昌   来源: 美化生活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天堂   意大利   贝尔   艺术家   青铜   巴尔   创作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描述: 玲珑、标致的领饰与胸饰
陆国英油画作品 姑苏水巷
作者: 暂无 来源: 雨花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艺术   呼吸   画布   意外   油彩   东方女人   翻译小说   油画   女性  
描述: 陆国英油画作品 姑苏水巷
美丽的空中楼阁——《我的空中楼阁》赏析
作者: 孙宝坤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抒情散文   作者   情景交融   不同角度   描写   密切相关   小屋   台湾作家   环境   读者  
描述: 凡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是可供欣赏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读者读来如身临其境,与作者共鸣,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所描绘的山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确实令人陶醉。《我的空中楼阁》用定景换点的写法,以小屋为中心,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观察、描写,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全景,又有局部之景,不仅此景与彼景各具特色,而且此景与彼景又与小屋密切相关,浑然一体。作者在文章开端就立足于山外,向读者推出一幅全远景,写了小屋的位置,交代了小屋和山的关系;“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风
从『喻之多边』谈喻体的选择
作者: 彭启廷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成语   喻体   多边   气涌   比喻修辞   相似之处   本体   泰山   相似点  
描述: 我在中学任教时,有位学生拿着“有眼不识泰山”、“气涌如山”、“恩重如山”、“稳于泰山”、“铁证如山”、“寿比南山”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七个带“山”字的成语问我:“老师,你在讲比喻修辞格时,反复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的地方,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否则就不贴切。而这七个成语中,都用“山”做喻体,这个喻体和七个本体是不是都有相似之处?比喻是不是都很贴切呢?”“都有相似之处,而且都很贴
主体心理进化与艺术分类:兼论三类艺术的发生
作者: 冯建民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类法   自我意识   艺术类型   艺术分类   进化   听觉艺术   艺术史   艺术形式   主体心理   视觉艺术  
描述: 人们根据不同艺术的不同表现特征,把各种繁杂纷乱的艺术形式,集中归并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型,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分类法。关于艺术的分类,迄今为止,比较有影响的观点大约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把艺术分别概括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包括雕塑、绘画、装璜、舞蹈等。它的特征是:这些艺术必须诉诸人的视觉器官;
秦忠明宣纸油画艺术在台北展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舞美   油画艺术   古董   再现   教研室主任   敦煌   台北市   宣纸   俱乐部  
描述: 我院舞美系服装设计教研室主任秦忠明,最近,应台北古董书画俱乐部的邀请,推出《敦煌再现》秦忠明宣纸油画艺术特展。展览于今年3月25日~4月15日在台
“造型哑剧艺术家”王德顺来我院演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收缩   聋人   脸部表情   现代舞   艺术家   训练班   话剧   演出   造型艺术   艺术魅力  
描述: 造型哑剧艺术家王德顺于四月上旬来我院演出受到我院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王德顺原话剧演员,一九八二年创办“聋人哑剧训练班”从而开始哑剧探索,他将哑剧艺术与造型艺术结合起来,有别于一般哑剧。充分吸收雕塑、芭蕾、现代舞、健美等多种艺术的精髓。利用肌肉张弛、身体收缩、脸部表情等手段,着力开拓人
文摘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化   舞台   新时期   戏剧活动   戏剧艺术   观众   演出   后现代主义   知识分子   艺术形式  
描述: 论新的舞台综合林克欢撰文(《语汇的转换与思维的转换——文化大调整中的导演艺术》载《艺术广角》89.3)说:戏剧通常都被称为综合的艺术,而导演则被视为舞台综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但这里的舞台综合,并不是指导演凭角色的艺术处理和组织才能,使剧作、演员、舞台技术部门和观众连接起来,使戏剧活动成为一个和谐的创造性过程,而是指被综合到戏剧中来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本质上已不再是原来的那种独立的艺术,而蜕变为整体性的综合的戏剧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为一个共同的系统或结构,去发挥感染人、启发人、陶冶人的整体艺术功能。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的舞台综合,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后现代主义的拼贴(Collage)艺术和
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戏曲美学特征探微
作者: 吴乾浩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表演艺术   歌唱   故事   文字语言   言语   戏曲艺术   动作  
描述: 戏曲艺术从表演方面讲,它的形成是由三部分汇合到一起的:一,滑稽表演;二,说唱;三,歌舞。从文学方面讲,它运用一定的文字语言,组织成特殊的结构,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受到多种文字样式如六朝志怪、唐传奇、话本、还有多种类型叙事诗的哺育和滋养。作为戏曲不可缺少的综合因素当然还有绘画、武术、杂技、雕塑等,但从影响戏曲基本美学特征的确首推音乐、诗歌、舞蹈与表演艺术诸方面。
< 1 2 3 ... 36 37 38 ... 129 130 1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