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由水墨计划
作者: 卢杰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想像   观念摄影   理论家   感觉   水墨画   写意   作品   专业   油画  
描述: 很多年了,每次到王劲松那里,目的是去看油画、观念摄影、装置、录像作品,从后′89至今一路看他浮在风口浪尖,发展变化过来,而每次却都是以和他聊水墨而终,那是他暗藏在水底的锚,我们是同学,而且都是水墨画人物专业里的大写意专修科,所以说,看他突然又画水墨了,我一点不觉得突然,就像自己在画似的。这种感觉理论家可能只能想像。
古老的南京,年轻的庄午
作者: 安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表现主义   绘画生涯   画风   油画   南京市   庄午  
描述: 庄午今年18岁,15岁那年,他萌生了退学的念头,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了职业画家生涯,他住在南京苜蓿园,苜蓿园是南京城东头的一个坡台,有很好的景致,景致多了肯定故事也多,南京其实就是一堆堆的故事砌起来的一座城市,坐在车上,奔跑在高速公路上,蓦地就看
四月的思考——关于“200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作者: 王欣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2003年   雕塑作品   展览机制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开放性   中国画   油画  
描述: 2003年4月25日“我们的视野——200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静静地拉开了帷幕。由于“非典”的缘故.主办方取消了隆重的开幕式及其他相关的学术活动。谁也没有想到.期待已久的大展会以这样一种平静的方式开始。尽管如此,络绎不绝的人流仍暗示着它的被关注程度。
肖像“万神殿”与国际风景——关于严培明的艺术
作者: 顾振清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情绪   画面空间   风景画   艺术风格   艺术精神   严培明   生活素材   肖像画   油画  
描述: 1980年严培明离开中国,移居法国。法国的文化环境使严培明内心强烈的个人意志逐渐得到释放.艺术个性也得以张扬。第戎美院的系统学习.使他眼界大开.既获得了经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基础知识.又及时感知并了解了当今世界艺坛各种新思潮及新动向。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凭借过人的意志力量.将自身艺术的价值取向逐渐锁定为一种对于绘画的执著和突破。
苏新平的“浮世绘”人像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奔波的人》   创作手法   《假日》   “浮世绘”   现实主义   苏新平   《表情》   艺术风格   《世纪之塔》   石版画   人像   油画  
描述: 我曾经在1998年为《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所写的《从精英到小人物》一文中提到苏新平、宋永平和其他一些年轻画家的“新浮世绘”(New Floating World)的绘画。因为他们的绘画虽然用旧的现实主义风格象征性地再现了中国当前的现象.但是他们对这现象的批判和思考是绘画的主题。尽管他们的画中似乎也有某种当代流行的“荒诞”、“调侃”的情调。中国当前的“浮世”现象的确与日本明治时代的“浮世”有一定程度的类似,即在大众生活中占据主导的生活内容和审美趣味是由一个刚刚出现的新兴富商阶层所主导的。
Global News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逐拿破仑》   李迪   杨勇   艺术展览   罗凯   《瞬间状态》   《蓝色高速公路》   装置作品   任丽   《玩物志》   油画  
描述: Global News
今天我们做什么——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回教师作品展观感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作品展   展览   陈列馆   中国美术学院   观感   雕塑  
描述: 2003年3月4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回教师作品展观感”在学院陈列馆开幕。雕塑系的每个教师都拿出了他们最新的作品参加展览。
第五届深圳国际当代雕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旅游局   艺术家   影像作品   新加坡   菲律宾   亚太地区   艺术博览会  
描述: 第五届深圳国际当代雕塑展
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的塑造——首届上海国际环境艺术与雕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行星   观众   对立   姿势   裸体   展厅   雕塑   保持  
描述: 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的塑造——首届上海国际环境艺术与雕塑展
向新空间——论安东尼·葛姆雷雕塑艺术的公共性
作者: 张海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安东尼·葛姆雷   艺术生涯   创作观念   公共性   公共空间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描述: 西方国家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后现代主义以更”前卫”的艺术观念开辟了艺术创作新的空间。正如西方著名艺术史学家安德鲁·卡西(Andrew Causey)所论述:“从196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带有政治意识,在公共建筑内审视自己的位置,艺术不再是简单地在工作室的一种创作,而是艺术家与环境和他们所从事公共事业合作的产物。艺术主题也许是各种建筑大
< 1 2 3 ... 34 35 36 ... 528 529 5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