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西女人
作者: 陈传意   来源: 中华散文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土高坡   山西   修饰   版图   爱情   武则天   杨玉环   山丘   男人   南进  
描述: 山西女人朴实、土气,犹如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山丘或小花,没有人为的修饰和雕琢,不管风怎么刮日怎么晒雨怎么淋雪怎么飘,就是玲珑剔透,芳香四溢,弥漫着生命的气息。大自然赐给山西漂亮的版图。从太原南进,你感受的确是左手一指是吕梁,右
悟佛
作者: 杨闻宇   来源: 中华散文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山大川   知足   寺庙   法轮   檀香   苦恼   金刚   人生感悟   曲折   耳轮  
描述: 天下名山僧占多。平时进了名山大川,逢见寺庙,我必要随喜,很少放过。参谒大佛,数点罗汉,转悠曲径通幽的禅房、玲珑曲折的廊庑,在红墙碧瓦、梵音檀香的氛围里瞻云就日,看法轮常转,渐渐便生出几点人生感悟。一为知足。佛相威仪圣洁,相好庄严,眉如初月,目似朗星,耳轮垂长,躯体丰润,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是圆满、知足。凡尘苦恼,正苦恼在欲壑难填上,诸多难缠事,从不知足发轫;意外祸殃,也是因不知足招致的。
油画题诗谁最先
作者: 石理俊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籍   美国   协会   天道   国画   画集   广东   主席   油画   安徽  
描述: 油画题诗谁最先
煤中雷管杂物的清除
作者: 马富强   谢满温   王光申   张志宏   姜政富   来源: 矿山机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采工艺   等厚筛   缓冲仓   工艺布置   料层   振动给料机   筛分效率   除铁器   托辊   出口煤炭  
描述: 问题外商不予接收而退货。为解决此类问题,中谋进出口公司特制定了出口煤中雷管存量指标,要求万吨煤中雷管数量少于2枚。1清除雷管的技术难度出口煤炭货源分散,有出自大矿的,也有来自小煤窑的煤。由于小煤窑沿用
在兄弟刊物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矿山机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采面   遥测系统   发射装置   采煤设备   分散布置   沃尔库塔   锚固件   钻探方法   回采工作面   混凝土支柱  
描述: 改装过的炮兵技术装备在矿井中的使用前景叙述了利用炮兵技术装备的能力钻探排煤窑的非传统方法、分析了悬煤拱可靠塌落所需的条件,论证了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主要参数,保证了悬煤拱断裂所需的动能及掘进工作的安全.ApeHcB [俄]yro b,1997(10)综合机械化回采工作面产量能获利的自动化普查 介绍了俄罗斯综合机械化回采工作面采煤的现状,描述了回采工作工艺参数现有计算方法的缺点.分散布置了任务并根据最大级差租金的判断标准,阐述了回采工作面产量能获利的自动化普查方法。说明了连续布置和分散布置任务的具体方案.EA[俄]yrob,1997(10)论成套采煤设备的最佳可靠性 论述了成套采煤设备最佳可靠性方法的研究结果,在制造和使用成套采煤设备时,提高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经济概率最佳化预检法,成套采煤设备元件储备法和有效结构工艺和组织措施寻求法.分析了提高成套采煤机设备            可靠性的工作方向和使用质量的评价问题。 C·PaxyT H·[俄]yr  s,1997(10)用电钻在煤层上钻长孔的经验 叙述了小电钻和遥测系统的应用,这些电钻和遥测系统可以检查钻探过程,并保证实际钻探路线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接近设计值...
体味自由
作者: 曹力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原始生命力   中国古代   绘画艺术   审美主体   维也纳分离派   作品   魔幻现实主义   油画   乡土风情  
描述: 曹力以善于叙述清醒的神秘和真实的梦境而独具一格,这肯定得益于到处生长着神话与传说之树的艺术家童年的故乡贵州山区。如此多的童年意识,如此多的音乐与诗的性质,使曹力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既烂漫纯真而又深邃严峻,既清晰客观而又梦幻空灵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苏旅1978年,我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时正是国家开始对外开放,百废待兴。国外信息不断涌人,通过各种讲座、杂志、画册、影视等媒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全新的天地。美院旧的教学观念受到很大冲击,一年级下学期和整个二年级我都是在访惶中。写实的东西显然不能使我完全满足,我的性格是喜欢变化丰富,我总记得一个小提琴大师的格言: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比美更吸引人,那就是'变化'。再则,我看到写实的东西从古典艺术到现代各种艺术门类,都已做得尽善尽美,我们掌握的这么点写实本领就显得很可怜。最终我承认了绘画的局限性,开始去寻找绘画艺术本身的表现力,即其他艺术不能取而代之的那些特性。先是注意到维也纳分离派,那华丽的装饰性、平面化、变形,画面既结实又极丰富,这是和写实的情节性绘画不一样的东西。后来又对德国表现主义感兴趣,那情绪的宣泄,任意的变形,觉得很过痛!然后又是后期印象派...
意在黑白横竖间:论王怀庆的现代建构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潘天寿   中国传统艺术   文化内涵   理性精神   吴冠中   结构主义   作品   怀庆   林风眠  
描述: 王怀庆走的是一条极高明而又中庸的路,在平面处理中见出空间的深度,在具象表现中见出抽象精神,在感性错觉中见出理性的原则,在西方的表现技巧中见出东方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中国画坛,王怀庆已属中年辈画家,并且进入了他的成熟时期。早在70年代,他就以准确生动的造型、流利清爽的线条所作的插图闻名于世,1980年,他以八幅油画作品参加同代人画展,《伯乐》、《初雪》等作一时流传甚广,他以一个油画家的身份一举成名。之后他又创作了以北方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秋玉米》、《黄河水》、《搏》等作品。1985年,他赴黄山参加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后,又到绍兴写生。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梁架结构的古老建筑以及这建筑空间所呈现的特有文化氛围,深深启动了他的艺术心灵,他由此一点点扩展开去,由屋宇到家具,以黑白为母语、以木结构为母题,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建构性力量的杰作,标志了他艺术上的成熟与成功。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不仅面对着一个巨大的西方,而巨面对着一个巨大的传统。王怀庆的选择表明,他在这两个无形之大象面前,已准确无误地找到了自己的切人点。这个切人点便是结构。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家具给了他无穷的启示与灵感,从那些...
风格独特而鲜明:谈罗尔纯的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写形传神   表现性   形式规律   造型基础   中国水墨画   西方现代绘画   油画创作   生命力   艺术修养  
描述: 罗尔纯先生创造的具有鲜明而独特风格的油画作品,早就被国内外人士所关注、所喜爱。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第三代画家群中很有个性和很有成就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强烈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既来自于自然的启发和激励,更来自于他善于体验和感受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他早年就读于苏州艺专,受到著名画家和教育家颜文先生的指导与点拨,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基础。之后,他从国内外各家各派的艺术中吸收营养。苏派、法派、古典写实和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代绘画,他广泛涉猎。他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再加上他的悟性强,终于在80年代初脱颖而出,以画风新颖成为画坛上引人注意的人物。从根本上说,他的画之所以有艺术魁力,是因为他对客观世界有独特的艺术认识和把握,他用自己的思考和感情在生活中发现和表现美。他是同辈中最早跳出摹仿客观的写实模式的艺术家之一。当然,他的成功远不在于摆脱老一套的写实框框,而在于他凭自己的修养创造出一种统一的、属于他自己的已很有艺术性的风格。也就是说,他创造了一个罗尔纯的绘画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构成这个绘画世界的不少因素,来自于前人的启发,但经他的消化、融合和重新组建而自成一格了。因为他将这些造型手段用来表达他的感情。而正是这感情...
石虎的九幅画
作者: 彭德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虎   民间绘画   女人体   古典油画   《黄帝内经·素问》   人体轮廓线   甲骨文   公元前   色彩观   《硕人》  
描述: 某先生只识川字,有人拿书请他认字,翻来翻去,不见川字,大窘,忽见三字,愤然骂道:害我找得好苦,原来你躺在这里睡觉!批评家论画,大抵如此,本文也不例外。石虎是高产画家,笔者取其重彩、水墨、油画各三幅,凭直观和联想释读。不管它是不是站着或躺着的川字,不在乎同石虎的意图是否相同。(裸》石虎画面与画题多费解,《二裸》却一目了然。石虎画女裸,正、背、侧俱佳,水墨人体背面,《二裸》最为杰出。该图用一色墨一次性地画出人体姿态,水分的运用兼具流畅与滞涩,浑如裸女沐浴。中国文献关于裸女的记载,多见于北宋以前。夏代末年,有二龙作祟,术士用厌胜术,将龙涎藏在器皿中,龙死。周厉王时,开启器皿,涎流宫中,无法清除,厉王指使宫女们裸体叫喊驱涎,见《史记·周本纪》。北齐文宣王曾召集风流女子裸体,让随从参观,见州【史·齐本纪》。北宋嘉村年间,每逢正月十八日,仁宗皇帝便到宣德门观看宫廷艺术演出,有裸女表演相扑,司马光曾*书禁止,见《疑耀》卷三。考古发现的裸女,最早见于辽宁红山文化遗址,在黄帝之前。新疆焉不克拉墓地出土有木雕裸女,时在商周之际。绍兴3O2号战国墓,出上青铜明堂一座,有裸女奏乐塑像。关于裸体画的记载,多为春宫图,如西汉...
静若处子:刘巨德彩墨静物解味
作者: 翟葆艺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创作动力   静物   处子   西方现代艺术   中西结合   装饰艺术   土豆   气质个性   形式美感  
描述: 世界上有两种静。一种是无生命的寂寥,象山谷里冰冷的石头,荒野上枯死的树桩,是“死的自然”(NatureMorte)。一种是生命力内充的沉静,象腼腆而含蓄的少女,木讷而深沉的壮汉,是“静的生命”(Stilllife)。刘巨德的彩墨静物属于后者,且更具灵气和个性。刘巨德的取材似乎很平常。成熟的桃子、批把、荔枝、莲蓬、山里红、向日葵,乃至结了籽的野花、野草,饱满的上豆、萝卜、谷子、鲢鱼、老玉米、鹤鹑蛋,以及笨重的老山鞋、烟袋锅、大瓦罐、大海碗。可是你对着它们看吧!越看越觉得醇厚、丰富,越看越感到真诚。似乎闻到了乡野的气息,不禁引起灵魄的震颤。而那统一在深灰基调中强烈的黑白对比、沉着的凝重色彩、结实的形式构成,又给你以实在的阳刚气度和鲜明的形式美感。刘巨德受业于庞熏果、吴冠中两位艺术大师。曾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比较”作为研究生学习的课题。庞、吴留学法国,却都主张中西结合。刘巨德也在中西结合中探寻适合于自己气质个性的新途。他把从中世纪以后的西方美术和同时期的中国美术进行对照,将西方艺术的求实求动和中国艺术的求虚求静结合起来。他既画装饰画,又画素描、油画、水墨画,在不同画种的对比中,努力吸收两位老师的长处。...
< 1 2 3 ... 260 261 262 ... 310 311 3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