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教师   美术学院   黄铜   雕塑  
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素描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石膏   一年级   中年妇女   女人体   美术学院   女青年   世高   雕塑  
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素描选
古代雕塑临摹课教学——放大临摹尝试及对传统的思考
作者: 达榴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   临摹课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作为有着丰厚雕塑艺术积淀、具有优秀雕塑艺术传统的中国,近代雕塑体系却是从西方引进的,这种学院写实主义体系影响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雕塑教育和雕塑艺术发展的进程。由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艺术的发达,雕塑教育体系的引进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体系与我国的雕塑传统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早在二三十年代出洋留学的雕塑学子在努力学习西方技法的同时,不断回过头来研究中国雕塑的传统,影响着他们的雕塑造型。在各时期的雕塑教学中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意义,几经更改的教学大纲中,始终未变的一点就是坚持对中国雕塑传统的研究,而且是安排在高班四年级上学期进行,其中包括对中国石窟艺术作一次比较集中的参观,再就是安排一次古代雕塑的临摹,以期“通过对我国古代雕塑主要石窟的参观学习,对民族传统雕塑艺术有所感受和领悟,从而把我国民族艺术雄浑博大的气派融会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克   铜局   教师作品   柔丹   中国美术学院   维安   雕塑系  
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选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埃及人   法老   中国美术教育   雕像   审美趣味   雕塑家   维纳斯   公元前   纸莎草  
描述: 一、原始维纳斯——史前雕塑 原始时代是人类社会的童年,而原始文化则充满着“童年的稚气”,显得极为朴素单纯。在那窟居巢处的时代,原始人类为着生存,与饥寒作生死存亡的斗争,那时,他们的理想化的境界只是有足够的野兽以供食用,有生育力旺盛的女人繁衍子孙。而在原始社会中出现的所谓美术活动,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缘于此种维持生存和繁衍人口的基本要求。 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据专家研究,与为狩猎而进行的巫术活动有关。——对原始人来说,只要在洞中画上一头野兽,再用长矛石斧对之痛打一番,狩猎时真正的野兽便会俯首就擒。而那些大约制作于两万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中国美术教育   米开朗基罗   佛罗伦萨   陵墓雕刻   大理石   摩西   圣器收藏室   风格主义   雕塑  
描述: 摩西,米开朗基罗作,约1513—1515年,大理石高235厘米,罗马温科利圣彼得教堂。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巴罗克艺术   阿波罗   艺术风格   达芙妮   贝尔尼   大理石   巴罗克风格   雕塑家   17世纪  
描述: 八.动感的图式——巴罗克雕塑 所谓巴罗克(Baroque),是指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一称谓源于16世纪所流行的两个名词,一是意大利语barocco,意为中世纪的一种繁缛迂腐、缺乏辩证的神学辩论,一是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的珍珠。二词皆含悖理怪奇之意,因而18世纪古典主义的艺术评论家把这层含义用来形容17世纪的西欧艺术;在他们看来,那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明显具有反常、怪诞、不规则与非理性的特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华盛顿   《青铜时代》   浪漫主义   思想者   雕塑家   象征着   古典主义   罗丹   动物雕塑  
描述: 华盛顿的左手按着一束直立的木棒;这束木棒共有十三根,代表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象征着美国联邦的团结。他的剑已插入鞘中,斜挂在那束木棒的一侧,象征着和平。他脚后白犁,也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时代生产耕作的开始。 这是一件颇具古典意味的肖像雕刻作品。虽然其每一细节都酷似当时华盛顿本人的模样,但雕像的姿势,却是延用古典的样式。据专家研究,乌东雕塑中的这种所谓“对立中求均衡”的古典型姿式,是受那件被称作《观景楼的阿波罗》的希腊化时期雕像的影响。据说,当时乌东曾有过将这尊纪念像设计为身着古代服装的打算,由于华盛顿本人坚持,他才改变初衷,而使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赫拉克勒斯   雕塑作品   雕塑风格   现代派   表现主义   布朗库西   雕塑家   女大学生   象征主义  
描述: 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1347年,法国加莱城遭英军围困,由于粮食和武器匮乏被迫求和,并屈辱地接受英皇爱德华三世的苛刻受降条件:加莱城必须选出六位有声望的市民,带着城门钥匙,步行到英军军营接受死刑。为使加莱城免遭洗劫,六位市民挺身而出走向死亡。后来,在英国皇后的劝说下,英皇赦免了六人的死刑。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新古典主义   卡诺瓦   雕像   彼得大帝   乔治·华盛顿   雕塑家   古典艺术   拿破仑   丘比特  
描述: 这尊纪念像高5.30米,底座以巨大的花岗岩加工雕制而成,高5.10米,保存着自然的形态。这一气势雄伟的巨作,使法尔孔奈获得世界性的声誉。法尔孔奈在这件雕像上,试图以彼得大帝的形象来反映当时的启蒙思想精神。他所塑造的这个沙皇具有罗马帝王的气派,是启蒙时代人们心目中“作为创业者、立法者、国家幸福缔造者”的理想的君主形象。我们看见,在巨石底座的顶端,彼得大帝正伫马翘首远望,奔马与海涛般的基石构成了向上飞腾的昂扬气势。法尔扎奈以大刀阔斧的简括手法,强化了这一雕像的整体纪念碑效果。整座雕像重心落在马的后蹄与尾巴上,这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塑造后腿立地的奔马时所遇的技术难题,
< 1 2 3 ... 16 17 18 ... 259 260 2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