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450 条
-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热空气养护
-
作者:
沈采文
来源:
施工技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空气
蒸气养护
混凝土强度
重混凝土
隧道窑
混凝土预制构件
热养护
养护期
硬化混凝土
电能消耗
-
描述:
使用热空气进行重混凝土的热养护,以缩短养护期,这一直是一个引起怀疑的问题,因为人们认为与行之有效的蒸气养护相比,热空气养护的电能消耗比较高,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也不理想。多年来,苏联、捷克、西德等一些国家采用热空气养护隧道窑尽管取得了效果,但上述缺点仍未能通过采
-
全息干版和浮雕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科技消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项目名称
自动复位
技术简介
孕育剂
编码
技术交易市场
冷挤压工艺
双乙酸钠
磁敏电阻
技术供方
-
描述:
全息干版和浮雕片
-
再谈油画民族化问题
-
作者:
艾中信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社会实践
油画民族化
艺术风格
造型基础
艺术家
民族特色
外国
艺术形式
民族艺术
-
描述:
十多年前,我在《油画凤采谈》(《美术》一九六二年第二期)中讲过:“艺术风格是作者和人民的生活、斗争紧密相联系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离开社会实践,任何有才能、有艺术修养、有技术锻炼的艺术家也创造不出和时代的气息共呼吸、和人民群众的审美爱好相共鸣的艺术形式。油画——从外国移植过来的艺术品种,它的形式问题所牵涉的方面比其他的画种更多。要使我国油画风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重要的是向生活学习、向民族艺术传统学习,但也不能忽视外国油画传统的研究和作为油画造型基础的技术锻炼。这一切都是我国民族油画瓜熟蒂落的必须的条件。”
-
一节油画辅导课
-
作者:
韦启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色调
辅导课
色彩关系
色块
课堂作业
资产阶级
印象派
中国画
油画
-
描述:
婆婆妈妈是当老师的通病,或者也是心意所在罢。看了大家的课堂作业,禁不住想说些看法,其实多是老生常谈。学画画还得学会看画。看来有些同学还不善于看画。今天就从油画和素描的技法角度谈谈怎样画画,也谈谈怎样看画。 看一张油画,色彩怎么算好?怎样研究它的色彩?首先注意它的色调,一张好油画的色调总是适
-
有关油画装饰风格的几个问题
-
作者:
李化吉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力
表现手法
表现方法
现实主义
教育
装饰风格
作品
东方艺术
马蒂斯
油画
-
描述:
关于油画不同风格的探索,在十多年前,曾经出现过热烈的争论和大胆的实践。现在又重新提出,而且要求更加迫切。这是件多么使人高兴的事!十年禁锢、窒息、僵化的艺术生活,从反面教育了我们:除了内容之外,也必须注意艺术表现力。人们厌恶那种虚伪的内容,也忍受不了那种摹仿照像的形式、风格。内容是捏造的,又要求“逼真”。没
-
油画素描基本训练浅谈
-
作者:
冯法祀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世界历史
法国
基本训练
优秀作品
自然主义
思想内容
油画创作
基本功训练
徐悲鸿
-
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的油画,有了飞速的发展,油画创作的技术水平和思想内容有了很大提高,低估解放以来油画作出的贡献,不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的油画和世界历史上留传的优秀作品相比较,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不久前举行的法国农村风景画展,使我国观众能够直接观赏西欧油画原作,受到热烈的欢迎,虽然这个展览还不能体现法国油画的全貌,然而他们的油画技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此外,我们的油画从数量到质量虽已远远超过了解放前,这是就总体而言,从个别画家和作品的质量来说,还没有超出徐悲鸿和一些老画家的水平,正因为如此,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油画技
-
油画民族化问题刍议
-
作者:
曾景初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化”
世界意义
油画民族化
自流
印象派
艺术品
民族性
中国画
民族风格
-
描述:
油画要不要民族化?近年来,大家都主张要化。一种艺术品没有民族风格,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民族性越强,就越有世界意义。 怎么“化”呢?有人主张先学到手,再来化。有人提出可以有多种化法,如同化、变化、演化、融化。有人主张“自流”地化——让历史自己来完成这任务;有人主张有意识地促进它化;有人主张油画、中国画同时学;还有其它一些主张。 我认为,凡是学习别人的东西,就要老老实实地学,不然就没法真正学到手。但学习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限度和选择。如果老是学下去没有个完,一
-
画家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
作者:
艾中信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艺术素养
中国传统绘画
创作道路
道具
景物
皮肤
绘画形式
作品
服饰
-
描述:
我第一次看到董希文的作品是在1942年。这是一幅很有特色的油画——《苗女赶场》,它以新颖简洁的面貌吸引了我。时隔三十多年,至今留有深刻的印象。苗女描绘得朴素而秀丽,皮肤的用色透明纯净,熟练地运用了西欧的传统油画技法。可是形象的刻划,包括服饰、道具和景物的处理,却部分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特别是脸部的勾勒和油画的敷色结合得相当好。它的绘画形式比较独特,有中西合璧的效果。从这幅画里还可以看出
-
不会过时的艺术——看王式廓遗作展览有感
-
作者:
冯湘一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四人帮”
劳动人民
水墨画
书法
葫芦
人物形象
美术馆
油画
南瓜
-
描述:
最近,在中国美术馆再一次欣赏了王式廓的遗作,非常激动。这里,不仅展出了我从未见过的水墨画——一九三四年所作的挥洒自如的《南瓜》、《葫芦》和解放后遒劲有力的练笔写的书法,还有难得看到的优美恬静的油画风景和十分传神的人物素描;尤其令人神往的是他在生命最后时刻迸发出来的光和热——一九七三年五月在河南安阳、巩县等地以无限深情描绘的劳动人民先进人物形象,几十件素描和油画头象。
-
论色调
-
作者:
李天祥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素描
传统油画
色调
条件色
艺术品
基本特点
装饰色彩
艺术色彩
精华
-
描述:
油画离不开油色,但用油色画的并不全是油画。油画离不开素描,但油画不等于用颜色画素描。五百年来的油画历史,展现出它在色彩上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条件色的规律。离开了它,也就离开了传统油画色彩技巧的精华和特征。 条件色的运用,晚于装饰色彩的运用。但条件色规律的发现和发展,并不意味装饰色彩规律的衰落和死亡,而是艺术色彩技巧的丰富与发展,百花园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
1
2
3
...
15
16
17
...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