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16 条
-
一次烧成琉璃瓦煤烧半隔焰隧道窑的结构设计
-
作者:
刘绪宽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隧道窑
烧成
琉璃瓦
-
描述:
一次烧成琉璃瓦煤烧半隔焰隧道窑的结构设计
-
描述的功能和意义——小说叙述技巧漫谈之四
-
作者:
洪治纲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迷人的海
现代小说美学
横向拓展
描绘性
叙述技巧
叙事作品
艺术才能
叙述方式
精细入微
鲜血梅花
-
描述:
描述即描绘性叙述,是叙事作品模仿性、状物性极强的手段。它直接向读者展示事物的具体形态、角色的各种外在和心理行为以及环境场景的特色,呈现某个相对稳定的时空片断里的一些细枝末节。它是相对于概述而存在的细节化叙述方式。如果说概述是粗线条的勾勒,是相对间接的交待说明,那么描述则是细腻微精的工笔,是直接的显示和呈现。概述促成故事的纵向递进,描述则使故事横向拓展。它显示出作家对生活现象精细入微的洞察力和骛精入极的想象力,最能发挥作家的艺术感觉、体现作家的艺术才能。任何小说都是以其大量细节化的描述来充实情节、完成故事的,因此描述是叙述的重要方式。
-
头雁——记铁五局二处处长刘建华
-
作者:
李朝政
王小龙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怕死
使人
项目经理负责制
副总工程师
花丛中
少年时代
展翅欲飞
打字室
雁峰公园
建华
-
描述:
雁城衡阳。在“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的市区回雁峰公园前,松柏苍翠,鲜花盛开。花丛中,耸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几只镀金大雁雕塑在暮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翅欲飞,使人联想到王勃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意境。回雁峰公园不远处,是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二工程处机关。我们刚来这里采访,许多干部、工人就找上门来对我们说:“写写我们的刘处长吧!”“宣传刘处长可是我们全处职工的心愿呵!”有的甚至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起铁五局二处处长刘建华的事迹。刘建华真有这么大的魅力么? 于是,我们在铁五局二处上下进行了采访,可要采访刘建华本人,却真不容易——他太忙了。好说歹说,他才答应抽一个晚上与我们交谈。
-
雍正粉彩团蝶碗辨识浅析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皇帝
官窑
秋海棠
陶瓷
最高水平
雍正朝
故宫博物院
十三年
粉彩
瓷器
-
描述:
清雍正一朝仅历十三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历史的最高水平。由于雍正皇帝本人酷爱瓷器,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一些官窑器的设计画稿,他部亲自过问审视批准。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第四室陈列一件雍正粉彩团蝶盌,就是代表雍正粉彩瓷最高水平的一件优秀作品。盌口径十三·三,足径四·七,高六·五厘米。撇口、弧壁、圈足。盌内白釉无纹饰,外壁以白釉补地,绘五组圆形开光,开光内以橘黄、淡黄、鹅黄、水绿、墨绿、粉红、洋红、胭脂红、赭红、浅蓝、翠毛蓝、浅藕荷、深紫、驼色、谈墨、秋香色、秋海棠色绘俯仰双蝶于花间嬉戏,盌底青花双圈六字青花楷书款「大清雍正
-
七寶燒滿堂富貴大瓶
-
作者:
李永興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镀金
工艺方法
清朝
牡丹
贵金属
寓意
皇帝
花卉
珐琅
紫禁城
-
描述:
北京紫禁城内储秀宫中陈列着一对七宝烧大瓶,系十九世纪末由日本国制造并作为礼品送给清朝皇帝的。瓶高145,口径38,肩径50,足径30厘米。铜胎,口沿及底足沿均镀金。器里施蓝色珐琅。侈口,细颈,肩部以下为鼓腹,到底足逐渐收敛。器表面在宝蓝色的珐琅釉地上,以粉红、红、赭、浅绿、绿、白、黄等颜色的珐琅釉绘饰一对雉鸡和牡丹、海棠等花卉,组成寓意“满堂富贵”的吉祥图案。用笔工致,雉鸡形态栩栩如生,花卉的描绘生动逼真,近乎一幅工笔重彩画。“七宝”又称“七宝烧”,是日本传统的一种以贵金属为胎,外饰以石英为主体的原料及配制各种色料烧制而成的复合艺术制品。在我国称这一工艺为金属胎珐琅工艺。七宝烧按其制作工艺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有线七宝烧”和“无线七宝烧”二种。有线七宝烧在金属珐琅工艺中为
-
元代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透明釉
元代瓷器
故宫博物院
纹饰
造型
釉里红
釉下彩
民族特色
氧化铜
-
描述:
釉里红是我国著名的彩瓷装饰品种,创烧于元代中期,盛于元代晚期。它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瓷器胎体上直接描绘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属于釉下彩绘。由于釉里红瓷器具有色彩华丽,纹饰优美,气氛热烈等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釉里红的烧制成功,不仅是我国陶瓷装饰技巧上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也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享誉世界。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就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瑰宝,其造型和装饰均体现了
-
明青花压手杯
-
作者:
何俊义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均窑
官窑
宋代
手把
蚯蚓
正压
花圈
圈内
压手杯
青花
-
描述:
明永乐压手杯,坦口折腰小碗,又称抑手杯,俗称“鈴鐺杯”。《陶说》中讲:“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压手,故名。”此式起於宋,均窑、官窑都有製作。《陶雅》云:“宋代均窑压手大杯,细腹半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鐵足鳝鱼纹之压手
-
WFH-602型和WFY-01型红外温度计
-
作者:
姜世昌
来源:
自动化仪表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测温
红外温度计
热轧
机械热处理
熔炼
上海市
窑炉
科技进步
有色金属加工
高温煤气
-
描述:
WFH-60型通用红外温度计和WFY-01型高温煤气窑炉专用红外温度计曾分别荣获1990年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WFH-602型红外温度计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温度计,主要用于钢铁热轧、机械热处理、有色金属加工和玻璃熔炼等行业。其测温范围为300~3000℃(分档),
-
西方油画传入近代中国的文化背景
-
作者:
徐跃
来源:
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近代中国
师范学堂
传人
西方绘画
气侯
绘画艺术
天主
艺术文化
文化背景
-
描述: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共同标志.艺术是文化的精神花朵,它依托民族文化的深厚背景形成了自己极其独特的美学理论、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艺术总是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征使世界的文化多姿多彩,气象万千.但在人类文明的变迁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艺术文化又是在不断接触交流中,相互影响变化而益形丰富.
-
略谈新津观音寺的塑像及其它
-
作者:
颜开明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像
观音像
新津
佛教雕塑
飘海
-
描述: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最早创建于古印度.它的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5年,在世活了80岁.早期佛教着重理论,而不重视偶像崇拜,故不雕塑佛像.佛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