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荒原梦境——张建群油画近作解读
作者:
李松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绘画材料
山水画家
巨然
亚当斯
真山水
近作
郭熙
安塞
油画
描述:
从艺术形式上来看,不可否认,张建群近年创作的一批风景油画和美国摄影大师安塞·亚当斯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雄伟壮阔的大场面构图和精细入微和细部表现,这两点恰好是九百年前宋代山水画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郭熙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即所谓“气质俱盛”。从气势方面来说,北宋的画家们做得相当成功,如范宽、李成,甚至还有年轻的王希孟和更早一些的僧人巨然。不过在表现“质”的方面,由于绘画材料及审美观念的限制,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随着南宋以后中国文化重心的南移,不仅北方的高深山林受到了冷落,郭熙
美术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艺术运动
陶艺
现实主义绘画
照作
视觉关系
中国画
甜米酒
美术作品
油画
代油
描述:
67×67cm 中国画口Hn陕北人 70×60cm 油画纳鞋底73×60cm油画石景昭作品忆p厶L眵1 < sub>0 F郭北平作兴国寺之暮138×69cm油画陈国勇作口日n捏价器×器星出国画口口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作者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次参加
国画
主要作品
作者简介
讲师
美术学院
会员
西安
油画
描述:
石景昭 男,西安美院研究生毕业,现任西安美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系主任。代表作《丝路风情》——七届全国美展金奖。 郭北平 男,198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现任西安美学院副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多有出版发表《大提琴手》入选(1969—1979中国当代油画》。 黄申发 副教授,美术教育改革研究室主任1960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研究会会员。作品追求意象美、溶灵思和博大为一体。 谢永熙 副教授,长期从事素描基础课教学,现任素描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研究会会员。主要作品有《边寨早市》等。
中国陶艺的困惑
作者:
陈琦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艺运动
工业化倾向
陶艺家
传统陶瓷
陶艺
艺术家
现代艺术
细密画
艺术形式
油画
描述:
陶艺产生于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之下,同时它又处于博大沉雄的传统陶瓷的夹缝之中。 “陶艺产生于上世纪未的欧洲中部。一方面它是反对工业化倾向的一种手段,受到约翰·拉斯金(Joh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am·Mrris)的“手工艺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理化派艺术的介入,陶艺从而进入纯美术领域,和其它现代派艺术同步发展。这时的手工制陶与其说是一种目的,不如说是现代艺术对各种材料的敏感。它不是在一种新的艺术杰作发明下出现的艺术形式。如尼德兰文艺夏兴著名画家,杨·凡·代克(Jan Van Eyck)对于绘画材料的革新完成而出现了“油画”那样,也不
姚庆章先生绘画艺术谈
作者:
赵小刚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续延
艺术家
绘画艺术
作品
超写实绘画
波普艺术
人造环境
华裔画家
外表观察
描述:
我在84年以前一直从事超写实,早年的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从事“第二自然”,“人造环境”的超写实绘画。使用像机拍摄,并与波普艺术观一样“将自然中的景观,纳入绘画再创造的要素”。主要从事物的外表观察,用像机忠实地拍摄客观物质活动,自己很难介入,只能加一点构思和取舍。 ·84年以来,我认为,如果一个画家内在的潜能已经达到了饱和程度,还继续延续他的绘画形式,那他的高峰就已过去了,而且创造性已趋向完结。因而我在画着一些小品,画了一批看不见物体
大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专业
美术教育
构想
课程设置
大美术
意笔
白描花卉
教育专业课程
美术师范教育
油画
描述:
国家教委1992年3月提出了《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选定的14所高师和艺术院校进行改革试点工作,全国艺术师范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加快改革的步伐。我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美术师范教育教学体系的构想》一文中(中外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论文,《教育科研通讯》1992年第4期)阐述了大美术教育观念,提出了大美术师范教育教学总体设想的改革意见。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美术师范教育本科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泥边手记
作者:
贾濯非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符号密度
纹样
校门建筑
浮雕
艺术创作
作品
时空间
瓜皮帽
视觉艺术
西安交大
描述:
对于西安美术界来说,西安交大副教授贾濯非先生是一位陌生客。他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美术系,学油画;由于向往汉唐艺术,要求只身赴陕求职,分配于西安交大建筑系任教。又由于对雕塑艺术的酷爱,后去中央美院雕塑系进修,此后一直从事雕塑创作,近年来先后为西安交大、龙洋峡水库、三门峡等地创作了大型浮雕作品,总面积达数百平方米。 其创作视角多是站在人类科技前沿、关注宏观与微观世界的万千变异,并与传统艺术有机融和,独创出了横跨艺术与科技相接合的艺术风格。 由于长期以来其作品甚少面世,本刊特邀贾先生披露其创作中之心路历程,也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人体艺术审美中的性态度
作者:
黄申发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人体美
美术学院
人体审美
性态度
弗洛伊德
人体艺术
性本能
两性差异
正常心态
描述:
中国“人体热”始自1988年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去冬今春,人体摄影艺术大潮又汹涌而来,但我们对人体艺术的审美功能尚缺乏深入理解,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性”。因此,人体艺术讨论不能深入,神秘的面纱仍然笼罩着人体艺术、致使人体美和色情的界限至今还混淆不清。所以,探讨人体艺术审美中正确的性态度,是当前迫切而严肃的一个学术问题。 人体具有两性差异明显的特征。诸如显示男女性征的生殖器、乳房、臀部、毛发等第一性征和副性征。客观上就是性标记。人体自身充满了性因素。这是不能排除的。何况人体艺术最初的诞生就
花鸟画今昔
作者:
江文湛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郑板桥
黄筌
笔墨
即景会心
法度
作品
画种
蒙书
二体
描述: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但历史上却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竟有那么多人从事花鸟画的创作。全国性的花鸟画大展一年一度地按地域承接下去,作品数量之多、花色品种之繁、风格之各异、技法之独特前所未有。任何艺术都带有它自己的时代特点,这牵涉到很深的社会原因:政治、经济的;宗教、哲学的。我们无须马上对当代五彩缤纷的花鸟画给一个确定的评价,因为这种评价需要认真地作历史的考察,还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理论“支架”。 对花鸟画发生发展的研究,随着历史资料的逐步被发现,研究的史料越来越丰富,这就有利于一些学者对花鸟画作追本溯源的研究,有人从半坡的陶器饰纹和一些原始图腾、岩画中研究花鸟画的起源。无疑,这都有利于挖掘和丰富花鸟画的传统。作为一个画种,花鸟画能够确定它在历史上的地位。按史家说法,应当在唐代,即始于中唐盛于晚唐。边辔的折枝、翎毛以其工丽细密的风格而深受时人喜爱。台湾故宫藏有唐代刁光胤的“写生花卉册”,可以看出花鸟画那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