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 黄德琴   来源: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知识面   审美观   美术欣赏课教学   启迪智慧   艺术家   美术作品   艺术修养  
描述: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这一目的。在此,谈谈我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美术欣赏中的观察与表现 欣赏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有一些学生不爱发言,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他们看到欣赏主体形象后,往往产生了思维定势,对欣赏主体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先入为主的理解,使进一步的赏析思维活动受到阻滞。针对这一现象,我改变了以前只让学生“看作品、谈感受”的欣赏模式,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去发散思维。以油画《开国大典》为例,这幅作品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我先要求他们看作品场景说不同表现方法,有的说用照相机,有的说用摄像机,这样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加入到欣赏活动中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