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顾黎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中国当代油画现状不容乐观—写在“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之后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油画
-
描述: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是中国油画学会成立之后主办的第一个全国性学术活动。可以说,此次展览征集作品之广泛,是历届油画展不能相比的。正是由于参选作品的大量涌现,我们才有机会较全面地看到中国目前油画发展的实际水平。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油画发展到今天的面貌,的确是个不易之举。尽管这样,我们仍不敢断言:中国油画开始了她的繁荣期;同样,我们也不敢妄言:中国油画正在走向世界。
-
借“它山之石”,攻“传统之玉”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仿
中国传统文化
马王堆
当代文化
现代艺术
民间艺术
木版年画
抽象表现主义
杨家埠年画
油画
-
描述:
在”画”木版年画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我的风格面貌基本是以纯抽象为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才开始有意识地摆脱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当时的想法就是建立一种真正中国的现代艺术,研究的题材则是长沙出土的汉代马王堆服饰。在《汉·马王堆》系列作品中,我基本上是借用抽象表现主义的方式,去表现马王堆出土的帛衣制品。虽然表现帛衣制品不像后来“画”木版年画那样是以人物为主,但我仍然觉得帛衣的背后蕴藏了某种人性的东西。由于长期被埋没,这些原本雍容华贵、织制精美的衣制品已被霉烂、陈腐所湮没,为了表达这种感受,我尽量以黑、白、灰为语调,用抽象的语言来表现一种秩序与紊乱、绚丽与腐朽。正是这些因素使我逐渐明确了自己艺术发展中最为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并使我后来能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废版”中得到了启示。 “画”木版年画,这种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模仿”的行为。照抄民间艺术品,就意味着所描绘的对象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它蕴涵着深厚的传统人文内涵。纵观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她们基本上都遵循从自然中提取创作灵感的规律,即使像蒙特里安的纯粹冷抽象的艺术作品,也是从自然的风景中经过反复提炼而获得的灵感。而我“模仿”的对象,首先是人工制品——木版年画,它改变了作为创作者的对话语境,使作者面对的不再是有待于加工提炼的客观自然,而是有着历史渊源、高度完善的艺术品本身。它已不存在被提炼的创造因素,我要解决的首要方法就是改变传统的创作模式,将模仿的对象视作一种被审视、解构与重组的现象,放弃那种习惯的创造模式。 我以为,模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古代时期对人性价值否定态度的模仿活动,它主要强调了“神谕”对人的感召力量。第二种是现代艺术的模仿活动,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创造活动,像立体主义把非洲原始艺术通过借鉴的吸收的方式,融入到个人化的艺术形式中,这种模仿方式至今仍然是国内普遍采用的方式。第三种是我采用的这种方式,它首先建立在批判性的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解构。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了继承才能发展的观念,但我却以为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太适合自己。在开始“画”木版年画时,我就有意识地不去寻求一个统一性的结构空间,我关注的是如何来肢解传统图式符号中的统一性问题。所以,我认为先有否定意识才有新的创造切入点。当然,否定这个概念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否决、抛弃。它是在批判的基础上的一种反思行为,具体说,就是对传统木版年画进行模仿时,不从其优、劣的角度进行改造,而是全面地将其结构打乱、重组。 传统的民间木版年画是集体创造的产物,具有超越特定时间的稳定性,尤其是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号称中国三大年画——杨柳青、桃花坞和杨家埠中,从装饰性和程式化的角度看,杨家埠年画尤为突出,以至于它的每一个局部都被转化成了极度完美的图案化模式,制作者个人的创造性偶发因素几乎不存在。这样一种高度完美的民间艺术,如果仅从它内部去拆,卸、重组,就有可能流于一种简单的形式游戏。可以说,在目前我们的文化交流中,最为敏感的话题恐怕就是中西之间的文化关系。我选用西方的油画技术之“石”来攻(画)中国最为世俗和本土的民俗艺术之“玉”,这不单单是一种偶然性。因为我觉得只有用西体传统的绘画媒介方式“模仿”民间木版年画,才有可能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的冲撞过程中自然而然显示两种文化汇集于一体的当代文化现象。 虽然我选择了“模仿”的方式来“画”木版年画,但我不想将这种方式流于简单地照搬木版年画图式。同样,我也不喜欢像美国式的POP那样把一些毫不相干的图像东拼西凑在一起。固然我与POP艺术所模仿的对象都是一种消费品,可它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POP艺术关注的对象是普通化的大众日常消费品。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无文化深度的即时品;而木版年画却相反,由于其历史悠远,它自然凝聚了中国民俗丰富的文化内涵,强烈的祭祀内容和完美、夺目的艺术形式使它具有了双重的实用功能,既可满足于一般生活环境的点缀,又能起到招财辟邪、吉祥如意的寓意作用。既然我的目的是以批判的意识去消解这些因素,我就必须从每一点和每一个环节来改变这些功能的作用,这需要用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去切入到“模仿”的过程中。 这自然让我想起了年画中的错版。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漏版或错版的现象,民间艺人统称为“废版”。形成废版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在反复印制的过程中轮廓与色彩没有合位,色块与色块互为“跑色”(重叠),或者是套印的前后版的顺序被颠倒。这些被废弃的版,使得原本极其完整的年画图像出现了混乱和失真的现象,我正是利用了这一“空隙”来肢解在“模仿”时所遇到的原生图像问题。 在创作的初始阶段,我就故意采用较为随意放松的手法模仿对象,起稿时就出现了许多失误的线条,并将这些正确与错误的线条同时留在画面里,形成了一些偏离原图像的偶然图形。像年画的错版一样,在着色时,我刻意将这些图形与色彩分离,形成一种错位的感觉,这样,就出现了错版中因错位和失控造成的图式紊乱现象,原有的规则、有序的图形与偶然、失控的图形交织在一起,同时又被正确和错误的线条随意切割,在视觉上造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图像在隐约显现,它既体现了某种不明确的图像存在,也体现了随时在变化的空间关系。 我比较赞成现代解释学在对待艺术作品时的观点。它认为对一件艺术品的正确认识,并不是观者让作者牵着鼻子式的主次关系,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是观者与作者的共同参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件作品均是暂时的,不确定的,它们都存在着无数个有待观者切入的空隙,等待观者的介入、解读。理论归理论,但是我发现在运用错版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明确(非完善)性和随机性,的确是我自由支配和随时切入的结构空隙。在这个被模仿的过程中,我是一个以作者和观者的双重身份所组成的创作者,我既要去创作与木版年画不同的语言形式,又要去解读和改变、解构木版年画原有的文化语言和视觉空间结构。因此,我把这种创造方式当作了一种当代人切入传统文化中的有效手段,把错版和失误当作了我自己判断、解读的方式,这让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具体的秩序和结构的磨合过程中显示出来。 我不喜欢通过一些情节来阐述艺术观念,因为架上绘画毕竟不是文学作品,它的直接和可视的特点是其他门类不可比拟的。所以,我认为通过对一些技术的方法来改画传统视觉符号,会自然得到转换的意义,即可能直接传达出自己的艺术观念。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就时刻提醒着自己要避开本质主义的做法,既不能像贝尔那样囿于狭窄的形式品味,更不能像现代主义那样把个人的存在视做唯一的价值取向。尽管在以后的创作中我也掺杂了这类现象,但在作品中我始终是把它们当成一些文化策略来使用,它们始终不是我最终的目的。为了从文化角度进一步阐明我对当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认识,在使用错版的过程中,我不仅将色块、线条以及繁多的装饰图形蓄意地进行换位式处理,而且还在这些换位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与木版年画近似和相反的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绘画语言,以达到视觉的冲突和语义的转换。立体派与年画的平面造型,构成主义与年画的切割布局,野兽派与年画的大红大绿;极简艺术与年画的繁杂,抽象表现主义的狂躁与年画的规范程式,甚至贾克·梅蒂紊乱的线与年画“线似龙须”式的娇美等等,都共同组成了一个充满多义和冲突的松散结构体,构成这些相反或相似(含义相反)的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化视觉符号,会让观者在观赏作品时触及到不同的文化追忆,而这种追忆是在一个短暂和残缺、没有统一的结构体中贯穿进行的, “以戏仿——解构——重组——建构的创造方法,营造一个古今交织, ‘神人’共处,时空变换,似是而非,散漫而无序, ‘剪不断,理还乱’的图像世界”(陈孝信)。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触及的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知识结构,或许这是现代人在当代文化面前的一种感受吧。 实际上,在进行《汉马王堆》系列创作时,我就开始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方面的认识,只是当时所选择的抽象艺术使我更多关注了艺术语言本身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一种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当前的多元文化,运用什么样的技术方式来对待我们本土的文化处境,似乎更能代表画画人对当代文化的一种行为准则。我不认为传统技术不能表达当代文化感受,关键是如何看待传统技术。我把传统和现代技术看成是一种代表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化形态,像我惯用的木炭条、油彩、色粉笔和墨等,都是在绘制的过程中自然地显现出传统艺术的符号痕迹。而正是这种技术的“戏仿”过程,自然加入我对当代文化的判断和认识。 在我的感受中,中国传统文化既庞大又陌生,因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统一体。所以,我们是不可能真正进入到它的整体语境中的,所谓的了解也太片面。但是,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即便是在今天数字媒体化时代,仍让我们感受到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在驱动。那么,怎样用绘画来表达这种因空间和时间的改变所带来的距离感和存在感呢?我发现用灰色调的渲染力可以表达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感。我可以把描绘的对象推向追忆的色彩空间世界,在这个世界
-
神茶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面
油画
-
描述:
~~
-
意象表现——吉明的艺术创作追求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象
图形的
视觉因素
意象表现
形与色
创作追求
意象性
内在情感
整体空间
吉明
-
描述:
侯吉明的艺术追求“意象”的理念,讲求人性内在情感的表现力。他善于在图形的清晰与模糊之间把握机遇,强调“意”在整体空间中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其意象性不仅是简单的视觉呈现,还是其画面中流露的触觉化视觉因素。他通过油彩质的触觉感来控制形与色的意象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外在之象(形象)转化为内在之象(心象)的淋漓过程。不同的形体被犀利、厚重的笔触和凝重、坚实的色彩挤压在错综”无深度”的空间中,通过油彩的黏稠和堆砌产生的随机性来攫取表现的因素,这种表现是形随笔
-
触及的痕迹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潜在意识
佛造像
掌控力
历史沉积
传统符号
色粉
文化境遇
金属感
人从
历史境遇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不断尝试用纸的材料来表现我的实验,即便是采用布面创作,我也会经常把纸材料直接贴到画面上,甚至还会把这种软性材质强行改变成硬质感觉(诸如金属感),这一时期还是想通过改变物的质感属性来强化人对物质的掌控力,试图表现精神驾驭物的绝对性。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汉·马王堆服饰系列》开始,我尝试用宣纸的自然属性来呈现汉代马王堆服装的历史沉积和风化现象。这个时期的创作
-
“述而不作”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中国传统文化
出版
历史
环境
艺术探索
绘画
作品
民俗文化
画册
-
描述:
画册即将出版,这是我出版的第三本画册。在重新整理繁乱的资料过程中,我才发现从上世纪的90年代初到现在近20年的艺术探索中,仅"门神"竟画了两百余幅作品,这其中,不计那些因不满而撕掉的及那些尝试的不成熟的作品: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草图和风景油画作品。也许这样的情况别人会以为是一件画家的正常之事,但对于我探索的这类单一的题材,的确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我出生在山东潍坊,市郊三十多公里就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从小就经常看到市里的集市摆摊,有潍坊的风筝、高密县的泥玩具、剪纸以及老少皆嗜的蛐蛐儿……那场面不是现在的斗方小摊位,而是几米、几十米的大"排档",大红大
-
鞭锏门神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面
油画
-
描述:
~~
-
顾黎明作品
-
作者:
顾黎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面
作品
油画
-
描述:
~~
-
传统的转换 顾黎明绘画作品
-
作者:
顾黎明编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世界)
油画(学科:
地点:
鉴赏
油画
-
描述:
本书为一本油画作品画册。
-
当代油画精品集 顾黎明
-
作者:
顾黎明绘
来源: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地点:
年代:
画册)
中国
学科:
现代
-
描述:
当代油画精品集 顾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