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与古灯对坐犹如与古人对话
作者: 韩品荫   来源: 最重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思   艺术   社会文化   叙事手法   表现语言   自然生命  
描述: 有人类以来,似乎一直就与黑夜奋力抵抗着。从原始人的钻木取火到篝火,从古代的油灯到近代电灯……一点一点到今天五光十色的彩灯。时而我们还能回忆起童年使用的煤油灯、蜡烛、白炽灯。一烛一芯释放出微弱的光线,照亮因黑夜侵袭而略显不安的表情。这些夜晚,都因微弱的灯光而变得安全和温暖。 在重庆,有一位叫吴世友的藏灯人,他利用数十年的时间,收藏了超过500盏灯。小小的灯台,给了他无尽的想象,他常常说,其实这些灯都是有灵性的,点亮灯芯,就像在与古人对话。 走进吴世友的家中,加上阳台差不多三百平米的房子,很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开阔感。室内的各种点缀充满异域风情。他的几百盏藏灯就放置在这个屋子里面。其中,他在客厅开辟了一片区域专门摆放古灯,成为他的私人灯馆,有时候还有许多朋友专门前来拜访参观。 吴世友年轻时的志向是读美院当画家,命运却让他进了医学院,后来就成了一名拿手术刀的大夫。早年的美术基础让他有着比较好的艺术鉴赏力,特别是对中国民俗文化,他有着特别的爱好。虽然曾自己动手做过泥人、陶罐等自娱自乐的作品,但更多的是在旧货市场上闲逛,在青花古瓷堆里度过悠闲的时光。 因为吴世友的职业是医生,常常会接触很多病人,而且很多病人是来自偏远农村的,为了感谢吴世友为他们治好病,得知吴世友喜欢藏灯,他们就会从偏远地方帮忙打听民居用灯,这使得吴世友的收藏途径更广了,所以,很多散落民间的灯台都让他找到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