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清建筑与家具中的雕刻技艺
作者: 牛晓霆   孙明磊   曹静楼   来源: 古建园林技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钢丝锯   明清家具   使用技巧   雕刻工具   中国传统建筑   工艺特征   雕塑艺术   构件   雕刻艺术  
描述: 木雕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雕塑艺术,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雕鱼,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雕制品。伴
成化官窑的形塑——从档案探析乾隆朝民间对成化官窑的认识
作者: 刘静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上彩瓷   成窑   斗彩   宫中进单  
描述: 明人笔记中的成化官窑价值连城,而在清代《宫中进单》中臣工上贡物品冠以"成窑"之名者,泰半非今日所识之成窑精品,审其特点,多为以釉上彩瓷为主的高品质瓷器。这点与明人笔记所强调的成窑形象相符。彩瓷系列的典范首推成化斗彩,在清初历经"调色盘革命"之后,新兴的珐琅彩和洋彩能以更大的色彩广度对成窑进行描摹,清代选择成化官窑为釉上彩瓷的主要模仿对象,使得在明末古董界本已地位非凡的成化官窑彩瓷地位又再度得到了提升。同时贡单中所见花觚、花囊等花器也有不少比附于成化官窑之名者,此一现象反映了清代宫廷陈设对花器的需求。
清代宫中的广州象牙雕刻
作者: 刘静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造办处   象牙雕刻   史料记载   新石器时代晚期   喇叭形   故宫博物院   遗址   葫芦   乾隆朝  
描述: 我国广州的牙雕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广州牙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例如,一九七八年在广东发现的一处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出土一件喇叭形的象牙雕刻
乐至与富县石窟浮雕唐宋时期观音救难图像分析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富县石窟   浮雕观音救难图像   乐至石窟  
描述: 中国仅存的乐至与富县石窟两铺浮雕观音救难图像,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时代风格,属于此类图像系谱中的特殊形式,为研究唐宋时代的地域文化和社会心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北魏金铜佛板图像所反映犍陀罗文化因素的东传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神变图像   北魏   犍陀罗文化   金铜佛板图像  
描述: 已发现的北魏中期金铜佛板,虽然数量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发展面貌。佛板主要因素来自于犍陀罗浮雕大神变图像,细部表现更多地吸收了此前传入汉地的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经过整合设计形成的新型图像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金铜佛板浓缩了众多佛教文化因素,便于持有者随时随地礼拜和祈愿,系汉地产生的创造性的佛教造像形式。
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形式   本生故事   婆罗门   造像碑   佛本生   麦积山   太子   定光佛   佛教故事   克孜尔石窟  
描述: 佛本生、本行故事是早期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拜城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与大同云冈石窟,保存了大量的壁画或浮雕,其它石窟也有一定数量遗迹存在,考古学家已做了具体研究。地面寺院不受地形影响,广泛分布在都市、乡村,是当时贵族、平民参与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意义不低于石窟寺院。佛本生、本行故事图像在早期地面寺院艺术中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登封东魏天平二年造像碑记:“塔殿宫堂,星罗棋布。内外图写,本生泥日(洹);十口尊仪,无量亿数。”惜那
刻竹艺术在明清两代的发展
作者: 刘静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浅浮雕   战国时期   竹简   技法   嘉定   文献记载   高浮雕   明清两代   竹刻  
描述: 竹刻主要分为透雕、深浅浮雕、皴刻、毛刻、阴阳文浅刻等技法,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之一,它与文学书画艺术紧密关联。我国的竹刻艺术无论在内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各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成就。战国时期的竹简有的属于浅刻,有的则是在竹简上用炭墨写成字烤干而已。根据出土发掘资料,立体雕刻各个时期都有发现,但我认为,明清两朝才是竹刻的主要发展时期。
金铜佛的文献考察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文献考察   续高僧传   《高僧传》   金铜   《洛阳伽蓝记》   梁武帝   《大正藏》   高句丽   克孜尔石窟  
描述: 金铜佛是一种重要的佛教艺术造型,分布在南亚、中亚、东亚和东南亚佛教流行的广大地区。历史上,金铜佛在人们的佛事活动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在佛教雕塑遗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金铜佛中的汉地造像与藏传造像各成系统。汉地金铜佛以其涵盖的时空限界之长、之大,以及数量之多,成为研究中国美术史与佛教史的重要对象。19
绿色雕塑初探
作者: 赖静文   来源: 花卉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园林景观   假山雕塑  
描述: 绿色雕塑初探
亲爱的小段
作者: 柴静   来源: 花火·最文摘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最终总是芥子玲珑》   小说  
描述: 谁还记得那年夏天你我的欢颜,在日升月沉的岁月里被研磨成想念的线。 第一次看见小段是在公共汽车上。 她正面向窗站着,穿矿黑的棉罩衫、棉白布裤,赤脚穿一双球鞋,手扶着窗,白皙的手指,静静地不言不笑
< 1 2 3 ... 89 90 91 ... 122 123 1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