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回归精神的家园:赵一静油画作品赏析
作者: 宋艳丽   赵一静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派建筑   乡土   民族化  
描述: 赵一的油画作品《归》和《江南往事》,把自然场景与自我心境很完美地结合,在极力渲染油画形式美的同时,也展示了油画艺术的抽象美。本文具体论述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概况以及走民族化道路的重要性。从中国油画
迷人的六角形
作者: 张静   来源: 建筑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空间   外表皮   当代雕塑   几何形状   多功能建筑   核心载体   费尔南多   循环路径   装饰物   六角形  
描述: 博物馆既是艺术核心载体的多功能建筑,也是展现城市一段特殊历史时刻的地标符号。墨西哥城的索玛亚博物馆(Soumaya Museum)从两方面着手设计:一是要建造一栋独特的当代雕塑性建筑,二是这栋建筑适合展示世界级展品,包括可追溯到14世纪的绘画、雕塑以及装饰物。
白色幻想
作者: 张静   来源: 建筑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建筑空间  
描述: "海崖屋"是为一家四口设计的,其雕塑般的白色外观是著名的邦迪海滩到库吉海滨漫步的一处亮点。想象一下,每天生活在一个可以俯瞰大海的大平台上是多么的惬意。平台之下,岩石经过雕琢,形成一个洞室。平台之上是被包裹起来的卧室空间。通过一条狭窄迂回的楼梯,可以到达顶层的观景楼,那感觉就像行走在一座圆形石造碉堡里。房子为建筑师提供了一次将其独特想法付诸实践的机会。设计要考虑如何利用场所的特殊性,而
宋代陶瓷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杨静荣   来源: 鉴宝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谈起宋代陶瓷,首推五大名窑,但是仔细研究后,却发现其中尚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未解之谜,如钧窑、哥窑、北宋官窑及定窑中的绿定等等,均是可以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对此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以随笔的形式发表,希望能对学术讨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便把我当成笔伐的靶子,只要能公正的学术讨论,我都乐于接受。 钧窑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学术界就有专家提出钧窑应该是金代产品的学术观点,到70年代随着河南禹县钩台窑的正式发掘后,这个问题似乎得到解决,其出土实物与故宫传世钧窑品完全一样,而且在窑址中还出土一个钱范(当时报道是钱范,实际可能是陶瓷做成的类似吉祥物模仿钱范的陶瓷雕塑制品)。上面印有宣和字样,故该窑址应该是宋代的,与学术界多数人认为故宫传世的钧窑产品是宋代的说法正相吻合。但是该次发掘的窑址,在地层关系上有些混乱,并不能完全证明就是宋代的窑址,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故宫传世的钧窑产品是官窑性质,许多烧坏的产品打碎后就地深埋,只有官窑才有此作法。目的是防止流散民间进行仿制。二是该窑址的上限不会超过所谓“钱范”上面的年代。正因为此次发掘留下的疑问,其后不断有学者对官钧产生的年代提出疑问,到本世纪时,该问题形成一个热门话题,上海博物馆的科技工作者对禹县出土的瓷片用热释光的科技方法进行了测试,结论是年代在元末明初。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明——环境雕塑功能面面观
作者: 张静   来源: 江苏城市规划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城市文明   城市雕塑  
描述: 本文通过环境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传达情感理念、共享审美资源、提升文化品位、标识环境空间、促进旅游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证实了城市雕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环境雕塑建设的规模和热情。
聚丙烯酸钠分散氧化铝陶瓷注浆成型工艺的研究
作者: 王奇新   易彬   陈登初   黎邦诚   李静波   石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坯时间   聚丙烯酸钠   氧化铝陶瓷   注浆成型  
描述: 采用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获得分散性好、悬浮性稳定的氧化铝陶瓷浆料。分析了聚丙烯酸钠的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浆料粘度的影响,以及固相含量对成坯时间、脱模性能、坯体收缩等性能的影响。认为浆料的固相含量不同,对注浆的工艺性能有一定差异,宜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灵活选用。
低蓄热窑车
作者: 吴静娴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障   低蓄热窑车   隧道窑   装配式   烧成温度   蓄热材料   陶瓷纤维   耐火材料   燃气循环   新原理  
描述: 近几年来,标志着“装配式”窑(Package)的发展的低蓄热(Lcwthrmass)窑车已经由GlBBONS公司调试。为了解释窑车的新原理,首先介绍一下这种窑。“装(?)式”窰(PACKAGE) 这是一种预制成截面较短的隧道窑。当生产过程中需要调整或者烧成曲线有某种需要时,这种窑就有很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其调整需要。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使用这种窑的,它
设计这玩意儿
作者: 刘静   来源: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义   设计   金刚   北京奥运会会徽   大批判   哥伦布   作品   文革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时下,中国当代艺术火了。拍卖会上,当代艺术品动辄拍出个百万美元。中国当代油画有四大金刚,王广义,张晓钢,方力钧和岳敏君。作为外行,解读这四大金刚的作品当然很让人贻笑大方,但也不妨说。比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在我眼中就是在文革
背景吸收的马尔可夫显著性目标检测
作者: 蒋峰岭   张海涛   杨静   孔斌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收节点   SLIC分割   目标检测   显著性检测   马尔可夫链   多层图  
描述: 一部分图像的显著目标会占据1~2个边界,特别是对于人像、雕塑等,如果直接使用四边界作为待复制的节点,必然影响最终效果。针对以上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背景吸收的马尔可夫显著目标检测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差异化
白色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
作者: 刘静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五色观   现实主义   白色   脱落法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我国绘画最悠久的画体。色彩可以增加一幅作品的情感传递,不同色彩的运用所传达的意境迥异。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是多元的,白色在工笔画着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各种肌理效果和染色方法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西方文化的注入,给工笔画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景,我们只有把握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艺术结合当代西方绘画,推陈出新,工笔人物画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1 2 3 ... 117 118 119 ... 122 123 1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