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雨前】搜索到相关结果 87 条
-
人品、格调、作品——读涂金水与其作品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瓷都
景德镇陶瓷艺术
大师
艺术品
创作
泰山
作品
黄河
美术
-
描述: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也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点,争也罢,不争也罢;评也罢,不评也罢,如长江黄河的雄姿,如长城泰山的伟岸,静默无言,不需任何世俗的夸奖或评头论足,与长江无可争辩地自是长江、黄河自是黄河、长城自是长城、泰山自是泰山一样,瓷都自是瓷都。这一点,文献记载的"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久远的历史会告知你;"重重水碓
-
历代名窑名瓷与咏瓷诗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湾陶塑
龙泉青瓷
景德镇瓷
钧瓷
代名
石湾窑
雨过天青
郭沫若
乾隆帝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本文对我国历代名窑名瓷与相应的咏瓷诗,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与分析。
-
随意·自然·纯朴——李雯洪陶艺作品印象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写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随意
陶艺家
生活感受
造型
印象
审美魅力
陶艺创作
自然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李雯洪这个名字在瓷都景德镇,人们并不陌生了,在陶艺界也日渐引人注目。这倒不是因为她有什么惊人之举,或者说,她的作品得过什么大奖,卖过什么高价,而是她的作品随意、自然、纯朴的风格所具有的审美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李雯洪在艺术上,深受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著名陶艺家姚永康先生的影响,但她注意走自己的路,既不蹈袭时尚,也不追名逐利,而是实实在在,用陶泥、用釉色,用她那随意捏就的造型来表现内心的情愫和点滴的生活感受,达到做人、生活与做陶的统一,所表现的动物也不追求形式,不着意表现它们的奇异、凶猛和兽性;而是着意表现它们的情趣——或是嬉戏、或是沉思,或是欢笑,或是仰头观望,或是低声寻觅的情趣瞬间,表现出一种明快、欢乐 自
-
周国桢艺术精神的高度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人类文明
手工艺人
现代陶艺
民间青花
艺术家
中国
景德镇陶瓷艺术
制作
瓷器
-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为中国也为世界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独特而深刻的贡献。这几乎是常识。土的魅力和火的神奇,造就了人类文明与粗野的分界。不管我们现在如何颂扬、如何歌唱瓷器发明的伟大,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瓷器制作被视作"手工艺"而使"君子不器",却是史实。民窑制品当然出自于手工艺人的制作,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官窑包括御窑制品出自手工艺人,却往往有人质疑,同为"禁庭出样"的缘故,这"样"往往出自于文人雅士,有的还是禁庭之中大艺术家
-
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风格与流派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流派
陶瓷
艺术风格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和千年窑火不灭,与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远的不说,单说近代享誉瓷坛对当代陶瓷艺术发生重大影响的“珠山八友”和现代“瓷雕曾”曾龙升、“青花大王”王步,等等,都是一代才人。“珠山八友”各有专技,王琦善画瓷像;王大凡善画钟馗并创
-
浅析工业设计在建筑陶瓷中的应用
-
作者:
陈雨前
孙锦成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用设计
建筑陶瓷
中国元素
时装化
产品设计
-
描述:
中国建筑陶瓷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辉煌的背后也暗藏着一系列的危机:产品同质化严重、抄袭成风、附加值低;长期游走于国际市场的低端,国际竞争力不强,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建陶产业的发展。本文拟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工业设计来提高我国建陶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
特色名校的领航者: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冯林华其人其艺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领航
艺术作品
特色
陶瓷文化
艺术大师
陶瓷设计
景德镇陶瓷艺术
唐英
名校
中国瓷器
-
描述:
中国瓷器发明创造于民间,但其辉煌却成就于明清御窑。御窑的兴盛,原因很多,但历朝历代的督陶官选派当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这应了这么一句话:事业成败,在于得人与否。中国瓷之盛世,众所周知,在康、雍、乾三朝。究其原因,莫不与这三朝的督陶官有
-
经典世纪纪念瓷的创意与实践
-
作者:
陈雨前
马志伟
来源:
人民论坛(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艺术
中国
纪念瓷
-
描述:
"火铸史诗"经典世纪纪念瓷是采用景德镇陶瓷艺术反映和表现中国经典建筑的杰作。陶瓷艺术具有承载精神文化的功能,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面貌。经典世纪纪念瓷的创作实践带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陶瓷艺术既是能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的艺术,同时,它也能够做到艺术性、审美性与使命指向性的统一。
-
谁来拯救景德镇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陶瓷
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陶瓷和陶瓷文化是景德镇的鲜明特征。一个行业支撑一个城市达千年之久.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今天.所有对“瓷都”满怀憧憬的人们.来了以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失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给人的感觉是怪异的人们能在书本上读到它.在地下的宝藏中感触到它.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却很难感觉到它。
-
人品、格调、作品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
安仁县
湖南省
民间艺术
景德镇陶瓷
研究所
世界
-
描述: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点,文献记载的“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久远的历史会告知你;景德镇得名之由来会告知你;御窑厂的遗韵会告知你;那高岭山上的风会向你述说;那东埠街头的车轮与南河的流水会向你细语。当然,还有那“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声雷”的粉碎瓷石的水碓会告诉你。
<
1
2
3
4
5
6
...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