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雨前】搜索到相关结果 87 条
-
大家的坚守——读李文跃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艺术家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创作
代表作品
文化研究
工艺美术
徐悲鸿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中国当下艺术界的浮躁,是众人皆知的现实,鲜有一生坚守,耐得寂寞,对艺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你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与执着,往往唯名而作,唯利而为。故此,鲜有真正成为时代精品、历史经典的作品问世。所谓的收藏,也往往是出于投资的动机,鲜有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国之重器秘藏于世,流传于世。因此,这个时代也真正缺少徐悲鸿、齐白石那样的艺术大家。其实,钱老先生的"大师之问"不仅仅是指科技界,时代在呼唤,徐悲鸿、齐白石那样的艺术大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在期待时代精品、历
-
历史的昭示 时代的呼唤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时代
官窑
景德镇
清代
御窑厂
历史
皇帝
自觉
瓷器
-
描述:
陶器,是全人类的不自觉的造物活动。但这一不自觉的造物,却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的开始,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里程碑事件,不仅如此,它还是人类天真的艺术创造,给人类留下了艺术的"哥德巴赫猜想"和永恒的美。中国,瓷器,China,china,瓷器与国齐名,与国同辉。
-
精气神与陶瓷艺术生命力—我看宁钢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陶瓷文化
艺术生命力
精气神
文化艺术
陶瓷艺术
陶瓷工业
景德镇陶瓷
中国瓷器
世界
-
描述:
众所周知,景德镇历史上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之世界瓷都。我常说,景德镇是景德镇的,景德镇是中国的,景德镇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德镇就不仅仅是景德镇人民创造的,同样,它成为世界陶瓷艺术的圣城,也有着世界其他国
-
古今结合、新颖独特:读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亚林陶艺作品有感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陶艺作品
材质美
相结合
中国陶瓷
装饰美
艺术大师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艺术美
-
描述:
陶瓷是胎与釉、瓷与诗书画相结合的传统艺术,它的美既在于原料的材质美、制作的工艺美,更在于装饰的艺术美,是集材质美、工艺美、装饰美于一体的艺术品。在这独特的艺术领域里,曾亚林的作品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古今结合、新
-
单纯之美奇芳异葩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邢窑白瓷
白釉
刻瓷
越窑
关于美
涂金水
青白瓷
黑釉
工艺美术大师
原始瓷器
-
描述:
朴素之谓美,天地有大美,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一条关于美的经典法则,也是历朝历代人们崇尚的一种美的境界与品评艺术品的一个尺度。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种朴素美和单纯美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是陶瓷美所崇尚的一种标准。原始陶瓷的稚拙自不必说,原始瓷器的浑朴也不必说。南北朝的青瓷、唐朝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无不因这种素朴和单纯之美的韵致而让世人迷醉,也感染着其时的诗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的诗句,就是描写唐代越窑青瓷的。
-
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间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综述
-
作者:
陈雨前
徐胤嫚
杨莉莎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学
双向交流
-
描述:
为保护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弘扬文化多样性计划之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间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于2011年正式启动。该活动已分别于2012、2013年成功举办两届,在加强陶瓷文化艺术这一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为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和"景德镇学"走进世界的视野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还增进了中国陶瓷文化艺术与世界陶瓷文化艺术的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论咏瓷诗的美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易·艾黎
景德镇瓷
马克思
情感美
白瓷
形象美
薄胎瓷
陶瓷制品
生产过程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论咏瓷诗的美陈雨前(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333001·)咏瓷诗是一种特殊题材的美。它既有诗歌的共性,更有它独特的韵味与美。对咏瓷诗进行整理与研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拟就咏瓷诗的美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1驭物游于心的劳动自由美陶瓷是一种...
-
名家咸集 艺界盛事——中国书画名家第六届《紫玉金砂》金秋笔会在景举行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界
玉金
釉里红
陶瓷艺术
陶瓷研究所
中国书画
作品
陶瓷美术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艺术编辑室主任、陈雨前负责具体会务,共有21位著名陶瓷艺术家应邀参加了此次笔会。这是《紫玉金砂》杂志社首次在景德镇举办笔会,以往五届笔会都是在陶都宜兴举行。 应邀参加笔会的,计有教授三人,他们是周国桢、李林洪、李菊生;国家级工艺美术大
-
论陶瓷雕塑的格调与品位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工艺学
陶瓷
艺术性
雕塑
-
描述:
论陶瓷雕塑的格调与品位陈雨前(景德镇陶瓷学院·333001)艺术是讲究格调与品位的。我们评价某作品时,常说“有格调,有品位”。所谓的格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它与品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两者的区别表现为:格调是一个从...
-
意象墨彩 破土而出——喜读冯林华先生高温色釉墨彩作品
-
作者:
陈雨前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青花瓷
陶瓷史
景德镇
瓷胎
创作
-
描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2013年春节前夕,“腊梅迎春——冯林华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隆重开幕。冯先生展出的高温色釉“意象墨彩”陶瓷系列作品,至今“余音绕梁”,为许多艺术家念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求变创新是艺术繁荣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也是冯先生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正如冯先生瓷板上的墨梅横空出世一样,其意象更是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