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陶昌罄】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钟灵毓秀葡萄图
-
作者:
陶昌罄
来源:
最重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思
艺术
社会文化
叙事手法
表现语言
自然生命
-
描述:
苏葆桢(1916-1990)简介 著名的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1939年考入国民政府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张书旗、黄君碧、傅报石、陈之佛、吕斯白、吴作人等名家。1944年中央大学毕业后,进入江津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教职,此间辗转成都、重庆、泸州等地举办画展,声名鹊起。1956年进入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曾任西南大学美术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 艺术长存的生命在于创新,绘画艺术亦是如此。创新之所以不易,在于其必须“丘壑内营”,而不能机械地描绘实物,而要以心接物,借物写心。“幼年时期我家门外就栽葡萄树,从春到秋发芽、开花、结实到成熟,它的生长姿态和一串串淡黄色或紫红色的葡萄,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苏葆桢如是说。 葡萄因其甘甜味美之实受人喜欢,而在苏北乡间,还寓有多子多福之意,所以苏先生对这种水果珍爱有加。传统画葡萄之法,有工笔和写意两种,工笔往往采用勾勒添色和没骨晕染,而写意则体现于藤子之上,采用书法笔法,像写篆书、行书、草书,追求笔力的纵横与挥洒自如。徐渭、张书旗所画葡萄,重在展示藤叶的疏放与潇洒,或是借此表露个人落拓不拘的性格,对累累果实关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