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论素描在雕塑中的作用
-
作者:
郑先觉
孙兰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形体
结构
-
描述:
素描是以线条作为媒介对物体进行描写的造型艺术。素描形体观察方法"整体—局部—整体",能让我们在雕塑中透过表象准确把握形体和内在结构,使雕塑作品形象更加准确、生动、传情。同时,它还为雕塑艺术创作带来最便捷、直接的描绘手段,让雕塑家的真实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表达出来。
-
绚丽精致的民国德化彩瓷
-
作者:
郑金勤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晚期
博物馆
德化县
彩瓷
陶瓷
民国时期
明代
图案色
粉彩
瓷器
-
描述:
早在明代中晚期,德化窑便开始生产红、蓝、绿彩瓷。到清至民国时期,德化窑粉彩器物彩工已相当精致,画面有黄、绿、红、蓝、紫诸种颜色及黑色线条,其中又以红、绿两色居多。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中,有一件明代万历庚子年粉彩盖罐。其质地优良,白如凝脂,釉面上绘有红花绿叶牡丹,花间有蝴蝶欢飞、蜻蜓嬉戏、喜鹊登枝等纹饰,图案色彩鲜艳,盖内有墨款,题有"万历庚子年(1600)十一月葬……新化里郭坂人"等字样。这件粉彩盖罐是
-
故事文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
作者:
郑智学
倪彦鹏
来源:
中国德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涵发展
学生
学校发展
文化历史
教师
学校文化
人民满意
故事
北京市
教育思想
-
描述: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听到这熟悉的音乐声,您一定会想起小时候听故事的情景;看到孩子们走进校门向一位雕塑老人(孙敬修)甜甜地微笑或轻声低语,您一定会感受到童真的快乐;望着气象站“今天天冷,请大家多穿衣服注意保暖”的提示,您一定体会到了温馨;走进办公室,一盆文竹、几朵杜鹃花、一杯香茶,您一定已经品味到了浓浓的温情;打开网站,丰富的内容、清晰的画面,您一定会慨叹教育的全面和文化的厚重;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您一定也会被深深吸引;听到学生吟诵《少年丁香说》,您一定也充满了奋发向上的斗志……这些都是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汇文一小”)丰富的学校文化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在浓郁文化的滋养下,学校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
异化
-
作者:
郑川
来源:
南都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训练
配色规律
教学方法
色彩构成
基础训练
构成艺术
设计基础课
-
描述:
重庆市洋人街的仿世博会中国馆雕塑。2013年4月 我们不能在视觉上看到人的思想,却能拍摄到思想的各种物化形式,城市景观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它们真正的意义不仅仅是表层的造型,更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
-
迷漾年华-郑宜欣工笔绘画创作论述
-
作者:
郑宜欣
来源:
书画艺术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白
虚实
工笔
空间
人物
-
描述:
迷漾年华-郑宜欣工笔绘画创作论述
-
谜一样微笑的国家
-
作者:
郑海
来源:
今日民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哥王朝
柬埔寨王国
发展经济
吴哥窟
公路
金边
高棉人
旅游业
古迹
微笑
-
描述:
吴哥的距离 古迹位于距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240公里的暹粒省,面积大约4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共有各种建筑遗迹600多处,主要包括吴哥窟、吴哥城和周围一些庙宇.这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由大量黑灰和土黄色的石塔、石屋以及石刻浮雕组成,全部结构几乎都用巨大的石块叠砌而成.据说,通常每块石头一吨重,有的重达八九吨.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雕细刻.塔楼外墙壁上大都刻有各种形象的佛像,有的高达数十米,比现代作品更加生动逼真,寺内回廊殿柱上全是浮雕,至少我没有见过两种完全相同的姿态和神情.
-
城市雕塑的魔力
-
作者:
亚历山大·格林默尔
郑远涛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娜
卡普尔
巴洛克时期
万国博览会
基弗
杨冬白
在场性
萨尔茨堡
城市雕塑
安塞尔
-
描述:
"雕塑的任务在于沟通,在于传递超越了具体作品内容之当前意象的一个模糊的却又是特定的含义,雕塑的任务在于承认。"让我们想象一下博物馆大厅或展览室中的雕塑,它们对于观众是一种临在的显现,有别于绘画,因为雕塑以维度而言是向外伸展的,将空间蕴含其中。任何一件雕塑皆可借助其尺寸各异的物理外表与观众沟通。画作或照片需要观者接近它才会开放自己的场域,而一件雕塑占据着空间,本身就
-
时·区——一份基于“院校地缘”的当代艺术报告
-
作者:
郑闻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类
视觉语言
艺术院校
德国美学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丰硕成果
艺术语言
文化研究
艺术学科
-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艺术学在西方由于"视觉文化研究"(Visual Culture Studies)领域的丰硕成果早就成为了"显学"。中国的艺术学却从属于文学,难与国际惯例所匹配。2011年艺术学终于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而艺术学中的视觉艺术学科,既是研究成果最丰富的一个,也是最早孕育出独立意识的学科——19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正是从绘画和雕塑中注意到艺术语言的纯可视性(pure visibility)意义,开始强调视觉语言的独立地位。1906年,德国美学家德苏瓦尔进一步划清美学和艺
-
许鸿飞: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张扬
-
作者:
舒航
郑佳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许鸿飞:1963年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主修雕塑。现为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99年开始创作“肥女人”系列雕塑,2011年突破材质限制,以翡翠为物料创作雕塑,引起巨大轰动。 许鸿飞有一句业内著名的话,他说:过去的已经过去,回顾都没有价值,体现价值的部分是未来,下一个目标和下一个计划永远是最值得期待的,所以不谈过去。 然而已经结束两个月的许鸿飞在中国美术馆“平民史诗”翡翠雕塑展却让他及他身边所有人津津乐道了两个月,看样子也不会那么快结束。
-
舒勇:争议越大,关注越大
-
作者:
舒航
郑佳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09年5月12日1428分,广州蓝宝石当代艺术馆由512支蜡烛照亮,艺术家舒勇揭开一块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盖布,盖布下,是一朵绽放的白色花朵,舒勇将其取名:生命之花。这花朵是在5·12地震中不幸身亡的双胞胎姐妹赵雅琦、赵雅佳的骨灰雕塑而成,透明玻璃上刻着:生命因脆弱而美丽,我们因灾难而坚强,献给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 2009年7月8日,云南大理苍山脚下,舒勇组织策划了大型公众艺术活动《万人红装唱国歌》。
<
1
2
3
...
9
10
11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