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黄启明:版画的禅意
作者: 舒航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现在,坚持版画的艺术家已经不多。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更多人理解接受的国画、油画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黄启明从不去评价他人的对错,但自己却选择了坚持,并鼓励他的学生做下去。文化需要传承,版画也是如此。 上个世纪末,黄启明获得了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这可以说是版画界对他最大的肯定,他的版画作品带着典雅的传统意蕴,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图式剪裁和形色极致化处理方面表现出独到的把握能力,并树立自己的风格——占朴、雅致、含义深刻。
林若熹: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
作者: 舒航   魏碧霞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怀念声名狼藉的高考 林若熹可谓少年得志。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还在读中学的林若熹就以雕塑作品《枯木逢春》及几幅静物素描和水彩参加了校庆展览,14岁时开始在惠来文化馆工作,随后工笔画《小小工程师》参加省美协主办的业余画展,获得二等奖,于是他成为了潮汕水彩画会最年轻的元老会员。 然而从1979年开始,他却成为高考浪潮中最执着的一个考生。广州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美院师范系、工艺系、雕塑系、油画系、国画系……林若熹六度参加高考,几乎一年换一个专业。他每次参加高考,都觉得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应该报要求更高的专业。但命运一直给他开着同样的玩笑,平时努力读书,练习画画的技巧,却依然一次次地失败。他从开始的“为学业而战”转变成“为荣誉而战”。 1982年,林若熹得到公费坐飞机去桂林写生的机会,身边的人非常讶异,觉得一个只会读书,却没有成绩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只有一个经常默默陪伴他读书的女孩支持他,并希望能送给她一块手帕。林若熹揣着对女孩的感激与对桂林的向往坐上了飞机,抵达桂林机场时已是黄昏,暮色渐至,一幅没有尽头的山水水墨画出现在眼前。他看到的那幅“画”,其实是桂林在夕阳下的剪影。
假装的艺术在艺术社交场上
作者: 李舒   江山   李舒航   刘甲   余维庆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有着各种看不见的门槛,它使你不得不正襟危坐,才能登堂入室。 成为一个老练的行家,只是为了更好地接近艺术,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另一大乐趣。 测试一下你是否需要进行社交之前的艺术修炼? 1 如果你是段誉
花酒 混着喝,最欢乐
作者: 舒航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提起喝花酒,总会让人想起古时的公子爷们寻欢作乐,逛逛藏春楼那种“花添意,酒助兴”的场景,现在,广州市中环广场附近也有一个喝“花酒”的地方,这里以花为名,实为喝酒会友的优雅场所。 在花酒,你可以看到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各地50余款不同啤酒,伯龙、维森、艾丁格、科罗娜……只要你能说出的牌子,几乎在这里都能找到,然而在这里大多数人迷恋的,依然是这里品种齐全的红酒和“花酒”。 古经理介绍说,花酒的装修是带着很多员工心血的,比如进门左侧的筷子墙,是全体员工将3万支云南运过来的竹筷子一支一支地插上去,再以荷花的图案修建出来的荷花浮雕。
许鸿飞: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张扬
作者: 舒航   郑佳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许鸿飞:1963年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主修雕塑。现为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99年开始创作“肥女人”系列雕塑,2011年突破材质限制,以翡翠为物料创作雕塑,引起巨大轰动。 许鸿飞有一句业内著名的话,他说:过去的已经过去,回顾都没有价值,体现价值的部分是未来,下一个目标和下一个计划永远是最值得期待的,所以不谈过去。 然而已经结束两个月的许鸿飞在中国美术馆“平民史诗”翡翠雕塑展却让他及他身边所有人津津乐道了两个月,看样子也不会那么快结束。
舒勇:争议越大,关注越大
作者: 舒航   郑佳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09年5月12日1428分,广州蓝宝石当代艺术馆由512支蜡烛照亮,艺术家舒勇揭开一块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盖布,盖布下,是一朵绽放的白色花朵,舒勇将其取名:生命之花。这花朵是在5·12地震中不幸身亡的双胞胎姐妹赵雅琦、赵雅佳的骨灰雕塑而成,透明玻璃上刻着:生命因脆弱而美丽,我们因灾难而坚强,献给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 2009年7月8日,云南大理苍山脚下,舒勇组织策划了大型公众艺术活动《万人红装唱国歌》。
向京:商业化是最直接的认可
作者: 舒航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风艺术区内,有一扇黑色的大铁门,门口有一尊两米多高的毛泽东像。走进铁门后经过长长的巷子左转,就是向京的“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这里有几位师傅正在认真完成向京雕塑作品的后期打磨工作。向京说,除了在这里工作外,一些朋友也会来坐一坐,近几年来,还会有拍卖行的人直接找上门来买她的作品。 身材单薄,一头刚刚剪好的清爽短发,简单的服饰,加上单纯的笑容和那双未经尘世洗刷的双眼,就是这样一个女子,用她独特的触觉和观察力,展现出备受艺术界关注的作品。
庄小尖:我是个不安分的人
作者: 舒航   魏碧霞   来源: 风尚周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以“画画神童”踏上艺术道路的庄小尖,回顾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感叹自己“从小背着十字架”的多舛人生。这个十字架,有政治环境造成的外来因素,也出自他追求完美,喜欢打破常规的性格使然。从花鸟画成名,到版画、雕塑、平面设计的一次次转型,再到回归山水画的世界——贪恋新鲜风景的人生总免不了折腾。 鉴赏——《日落山水静》(左) 胡斌:“日落山水静”是唐王勃诗里的句子。此诗将“风”拟人化,驱云遣雾,清凉林壑,奏响松涛,似乎与人有情。画中所绘正映射着诗中所述——山峦环绕,松枝横逸,云雾之中有房舍若隐若现。作者以充满变幻的结构和流动的留白凸显出风的动势和轨迹,再加以惯有的凝重沉涩的笔致和设色,从而绘就一幅别具一格的关乎“咏风”的视觉诗篇。 鉴赏——《梦里河山》(右) 胡斌:借用纳兰性德思乡寄情的诗作,所描绘的是作者沉沉的梦境中的故园山水,云水连绵,山峦集聚,狂风席卷树冠,这景致并无某种符号性的标签可以让人与具体的某时某地联系起来。但这平凡的物景却因为倾注了作者浓浓的笔情墨意,渗透着他对故乡故土深深的眷恋而变得耐人寻味。 庄小尖 1949年生于广东普宁,画家,现为广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