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3 条
-
拥有生命,也被生命拥有
-
作者:
郑薇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中国
发展
油画
-
描述:
王文娟生于绍兴,这方水土的温润带给她了如水一般的灵动、通透且深邃。在她的认知中忍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张力,她忍曲线为圆,能使相反的两极相对接,这便是协调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从中悟到绘画必须要学会包容接受各种不同的艺术,越能包容,积蓄的力量越大。 王文娟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研究生课程班,并在2010-2011间年访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时间的流动使人不安,也使人可以抱有幻想。人可以天马行空无限想象,却最终逃离不了自己的内心,主观上王文娟不关心当代艺术,但她却客观地生活在当下,因此她逃离不了这种环境带来的不安与躁动,逃离不了周遭生命对她的牵扯与滋扰。对于她来说,真切地感受生活,体悟生活,是赋予生命意义最好的方式。 在她生命的痕迹系列作品中,既是对另一个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也是其自身生命走过痕迹的叙述。这些作品表达了王文娟在人生经历了很多内心困苦之后,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最终她从困境中出来,是因为理解了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困苦,所以她宽恕了斯人;是因为体谅了伤害她的人自己也有深重的过往,所以她忘记了往事。在一个环境中,必有利益冲突,人生苦短,需要懂得放下与舍弃。
-
浅谈中国油画中的综合材料
-
作者:
郑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综合材料
表现形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经过学习、吸收到发展成为我们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种类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油画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呈现出了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材料一直是被作为物质载体而服务于绘画的,随着现代艺术的变革,民族、区域文化的不同演变和异化,本体语言内部的充实和发展,材料才慢慢从传统的物质媒介的配角位置转移到人们感性表达的艺术语言的主角上来,这里我想要强调的就是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在油画作品中的作用。
-
标题:青春的挽歌与传奇
-
作者:
郑薇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俑
石雕
雕塑
-
描述:
在蔡磊的性格中,似乎有一种天生就是为艺术而存在的秉赋,执著、内在、善于思考、勤奋刻苦与坚持不懈,都是他性格中的重要特征。而后天的专业学习使他具备了深厚的绘画基础与准确的表达能力。他的对事物的敏感与严谨的技法让他所创造的美不可复制,这种不可复制的美也凝固于他恬适的作品中。 蔡磊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因为父亲的关系从小便耳濡目染的他有着很好的绘画传统。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正规的学习素描,色彩,喜欢画画的他甚至还因此留级。从鲁迅美术学院的附中再到现在的中央美院一路学院派走过来的蔡磊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审美理解。“我父亲也画过山水,父亲那个时候用玻璃片作画,美便来自两片玻璃挤压所产生的偶然效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文人画的留白的意境也藉由父亲的传授影响了蔡磊的审美习惯。在他的思想深处,既保留着对传统的思念,又有着对现代新鲜事物的敏感;喜欢接触与探索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却又不是简单地随波逐流般的认同,他通常对各种事物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喜欢干净的,有焦点的东西,做雕塑的时候,画面中始终有一点吸引人,其他的都是辅助这一点的,把观者吸进来,我喜欢收的,内敛的东西。”而在选专业的时候,蔡磊选择的却是他从未接触的雕塑。
-
在这里,读懂李世公
-
作者:
郑薇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俑
石雕
雕塑
-
描述:
法国策展人艺术评论家Ludovic De Vita这样评论李世公的作品:“李世公的作品深受波普艺术影响,却与波普运动中艺术家对资本主义生产交替的批评与赞美不同,他让我们将这些作品看做是我们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生活于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区做独立创作的李世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这种从绘画跨界到摄影,再从摄影回归到绘画的经历帮助他对当代艺术语境的把握更准确更快捷。“艺术的本质是共通的。架上、雕塑、影像、装置、行为我都能接受。当代艺术的表层后面有一层哲学的东西,用什么表达什么都不重要,看山不是山,重要的是作品语言表达要找到那个形而上的东西。” 如他所说,无论艺术还是生活,当下社会现实更鲜活,更具让人感动并触发灵感元素和眼界,艺术的想象有时不需要那么沉重,生活中学会发现艺术,拓展自己的适应力,“生活就是艺术”,最好人人都是艺术家。 虽然他的画面绚丽多彩,而挥洒这种高调颜色的作者却不是一个乐观的人,真实的李世公甚至有些悲观。对此他解释道:“希望观看我作品的人能够理解我如此鲜艳色彩作品背后的用意,那颓败凌乱又有序的背后对映的是浮躁的、纠结的、疼痛的、真诚的、渴望的心态,保持这些鲜艳的色彩能够加强作品的这些暗示,它或是悲观的亦或是积极的东西但它们对应当下中国现实世界存在的各样世界观。
-
与展览《离信之雾》有关
-
作者:
李振华
廖文峰
杨福东
盛玉华
张奕
黎华浓
李琳
周偲玮
顾雯妍
金晶
沈庆
郑蕾
吴雅珺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院
生活状态
虚拟
感觉
画面
竹林七贤
思考
作品
将军
微笑
-
描述:
李振华:关于你这个展览的三件新作品,能否先做个简要的介绍?杨福东:现在已经定下来的:一个是《离信之雾》电影装置,一个是《将军的微笑》,类似标准的录像艺术的感觉,另外一个是幻灯机构成的图片电影装置《青·麒麟2》,可能用到20到30台幻灯机。去年在广州三年展(2008)展出的《青·麒麟》是山东拍的第一部分,这次是第二部分想用图片记录当地的一些生活,在纪实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或者还有他们所做的雕塑。
-
油画写意——风格、形态或精神
-
作者:
郑工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写情
艺术风格
一幅画
风景油画
方寸之间
天地之间
喀纳斯
继续成长
托物
-
描述:
一有人说:"写意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形态。"有人说:"写意不是形态,而是一种精神。"其实,人说写意各有所指,各有道理,尤其在中国油画这一问题上,说到写意,总有一个上下文关系,在特定的语境里,你会明白其所蕴含的意义。若将"写意"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提出,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其意
-
“意写群山·王辉油画艺术展”序言
-
作者:
郑工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我与王辉同庚且同学,都是1977年进入大学学画,在一个班。40年后,在福清美术馆再见王辉,最感慨的是他的执着力。因为执着,从不回头,所以能踩踏出一条不断向上延伸的艺术之路;因为执着,精益求精,所以能不断深化创作主题,提升油画的艺术品质。近十几年来,这种行迹尤为显著。无论东南西北,他的路越走越宽,而他的画越来越值得品味。品味与品位,这两个概念总是相互联系着,而后者是对事物品质的认定,是一
-
苏(油画)
-
作者:
郑新民
梁宝玮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战斗
美展
观看
作品
课前
油画
-
描述:
苏(油画)
-
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探索 ——写在《油画艺术导论》第二版出版之后
-
作者:
郑岱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性
开放性
实践性
学术性
-
描述:
《油画艺术导论》(第二版)近期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配套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与视频课程的数字资源平台的对接.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这本书,作者在文中介绍了教材建设和修订过程,简述了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创造性为主线,艺术理论与绘画实践结合的教材特点.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结合这门课的教材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式,并展开对基础教学的学术性和当代性的探讨.
-
艺术创造的启示:《油画艺术导论》撰写心导
-
作者:
郑岱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导论
撰写
绘画实践
艺术创造
知识框架
艺术创作
-
描述:
也许在这个多元的艺术时代,最需要的是思考与判断,人们面对太多的信息,太多的知识,太多的理论.如何针对作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写出切合绘画实践需求的书,正是我撰写《油画艺术导论》教材的基本设想.《油画艺术导论》是一本导读形式的教材,也如同一本艺术手册.这本书以创造性为主线,围绕油画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从油画的源流、油画语言、材料与技法和艺术创作等方面,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立了一个基本知识框架.同时,打破了以往油画教材的局限,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油画,把油画放入它实际的历史角色来分析,不仅展示了其发展的线索,也分析了它之所以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