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谢天成】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谢天成山水作品精选
-
作者:
谢天成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作品综合集
现代
美术
-
描述:
谢天成为现任刘海粟艺术研究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会副会长,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学会副会长、艺术总监,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名誉教授,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谢天成山水作品精选》收入了《山中一夜雨》《耳熟松涛万古音》《倒海翻江纳百川》《目空云海千层浪》等作品。
-
“漫坛四老”
-
作者:
谢天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月报
最高境界
领导
中年妇女
老总
高岭
办公室
主任
子公司
北京文学
-
描述:
我与漫画的结缘,源于著名漫画家、与我同属武大校友的方成先生,也因此有幸结识“漫坛之首”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京城的世纪之交,受方老的影响,我一度对漫画十分“迷恋”。方老与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关系密切,经方老介绍,我与廖老生前有过少许交往。方老所在的《人民日报》社是新中国漫画的中心,旗下的《讽刺与幽默》更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漫画界最重要的阵地。通过方老的“纽带”,我与《讽刺与幽默》主编、漫画家徐鹏飞成了好友。特殊的岗位、超常的灵气和真诚的为人,使徐鸦飞不仅成为中国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漫画家,在漫画界也享有极好的人缘和口碑。经徐鹏飞的热心引荐,我终于有幸结识了备受推崇和景仰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和丁聪先生。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漫画界,不管是按年龄还是按艺术成就论,“漫坛四老”均属德高望重的大师级漫画家。这“四老”分别是华君武、丁聪、廖冰兄和方成。“四老”之中,除廖冰兄居广州外,其他“三老”皆居北京。华君武是“四老”之首,曾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文艺部主任、文化部艺术局负责人、中国美协秘书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等职,尽管当时已离休,但由于他长期担任美术界重要领导,自然成为漫画界一言九鼎的领军人物。丁聪当时担任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由于他一生不愿也不会为官,担任该职务完全是挂名性质的。廖冰兄是南国漫坛的一面大旗,担任广东漫画学会名誉会长。方成担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实际上就是“中国漫画研究会”,之所以挂“新闻”二字,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漫画家大多在报社系统工作。 “漫坛四老”之中,华君武罹漫画界当之无愧的“核心”,漫画界习惯有事就“请示华老”。丁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每天只顾作画,与世无争,不爱管事,见谁都是满脸笑容,对啥问题都准有太明确意见。廖冰兄与方成关系密切,情投意合,二老友情如此深厚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方成祖籍广东中山,与廖冰兄有同乡情谊;二是两人思想观念一致,即便发点牢骚,也能引起共鸣。“四老”的人生经历都充满坎坷,华君武在“文革”期间受批判,被迫搁笔十年。丁聪和廖冰兄都因漫画惹祸被戴上“右派”帽子。方成说自己差点被划成“右派”,因在《人民日报》社华君武保他,才躲过此劫。 “漫坛四老”个个都有杰出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漫画史上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不少作品都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华君武是漫画家中的“革命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战斗性,如匕首刺向落后和腐朽;廖冰兄是漫画家中的“思想家”,他的作品都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让人的灵魂颤抖;丁聪是漫画家中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童心,画工精细,线条优美;方成是漫画家中的“幽默家”,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诙谐机智,让人捧腹。 在“四老”之中,我交往最多的是方成。与方老探讨漫画,自然离不开华君武。方老对华老极为佩服,他说漫画造型最难,但华君武漫画的造型最好。审判“四人帮”时,张春桥从头到尾一言不发,死不认罪,他在家看电视直播时气得不得了,很想画一幅漫画讽刺张春桥,但想了一晚上就是没想好。第二天看到《人民日报》上华君武漫画《死猪不怕开水烫》时,激动得拍案叫绝,觉得画得太精彩、太解恨了。 作为哲学晚辈的我尽管与廖冰兄生前交往不多,但对廖老的敬佩可谓五体投地。在我眼中,廖冰兄不仅是大艺术家,更是大思想家,是百年中国漫画史上伟大的漫画家。廖老一辈子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早在1946年就在重庆举办过揭露国民党腐败的“猫国春秋”画展,轰动一时,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的赞扬,解放后,他的《打油词画》组画、《生肖打油》组画、《噩梦录》组画和《自嘲》等都令人震撼,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之高,无人能望其项背。廖老晚年对自己的漫画有个精辟总结,称自己的漫画为“悲愤漫画”,他的解释是:“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 我与华老的交往一度颇多,华老给我的感觉是庄重威严,令人敬畏,又受人尊重。在中国的漫画家中,华老的名气无疑是最大的,毛主席1942年就在延安参观过他与蔡若虹、张愕一起举办的漫画展。抗战胜利后他创作的《磨好刀再杀》等作品把蒋介石等的丑恶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解放后他的作品《决心》《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井底之蛙》《死猪不怕开水烫》等也广受好评。早在我的大学年代,我第一次看到华老的四格漫画《决心》时,就对这幅充满睿智的作品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华老除擅长政治讽刺漫画和社会讽刺漫画外,还擅画动物,常借动物来讽刺世事。华老笔下的猪八戒、老鼠、青蛙等都栩栩如生,造型幽默。华老画的动物,最多的可能是猪、老鼠和龙。华老“文革”挨整时养猪四年,熟悉猪的习性,他的猪八戒漫画系列画了200多张。华老的作品《老鼠吹牛》广受青睐,他喜将此画送给求画者。华老画龙则与我的折腾有关。世纪之交是千禧龙年,属龙的我请华老画一幅龙画,华老不仅给我画了一幅,并在画上题识“双平属龙,事业腾飞”,这让我十分感动。我师兄寇勤看此画后,建议我请华老画系列龙画纪念。我斗胆请华老画,华老面露难色,说自己过去没画过龙,给我画的那幅也不满意。但在我的一再请求下,华老终于答应试试看。华老不愧是艺术大师,没多久就进入佳境,创作出了字画合一的“龙腾新世纪”,让我爱不释手。我担心华老画得太累,有一次专门去他家看望,客气地劝他注意身体,千万别太累,哪知他竟一本正经地说:“你这是猫哭老鼠,又催我画,又要我注意身体”,这话让我满脸的尴尬,也让我见识了华老真实、直白、犀利的性格。 时光飞逝,“漫坛四老”之中,廖冰兄、丁聪先生已离开了我们。最近,华老驾鹤西去,漫坛痛失巨擘,是漫画事业也是中国艺术的重大损失,这让我悲恸万分。目前,硕果仅存是方成,好在方老身心健康,写书的计划已排到100岁之后,我衷心地祝愿方老健康长寿!也殷切期望华老等“漫坛四老”最为挚爱的中国漫画事业结出新的硕果! (原载2010年7月8日人民网,作者刘双平为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 雪域阳先 于海东(著名美术评论家、著名文学家) 坚泼法是画家为改变自己山水画创作理念的一种在艺术上近乎于非理性的大胆尝试,目的是使水墨的运动得以无限扩张。画时一纸悬壁,水墨纵流,泼于无态,止于有形。《雷雨倾山乡》就是这样一幅极度表现自我创造力的作品,在状如随雨白天而降的大片水墨浸染下,山与树全部模糊成一个个浓浓淡淡、黑黑白白的清明雨象,应和着声无着落的雷鸣,出入房舍,环村飘荡,神秘中透出无尽的季节喧嚣。画家近年创作的“西藏厚土系列”,则显示出他对水墨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种感情,用思想、用心意结构形象的自我境界。在由两张六尺整纸竖拼而成的《西藏阳光》里,人物在各自的位置上构成雪域冰峰般的群雕形象,神秘的西藏历史凝结成西藏人面部特有的古铜色皱褶,整体构图上,每个人都象征着西藏的一种独特景象。画面中央的两位藏族老人,头发一黑一白,前者虔诚至极的黝黑脸庞像被酥油灯薰了半个多世纪,虽饱含艰辛却没有半点苦难之色;后者默默祈祷,自头顶披散开来的苍苍白发形似高岭积雪冰裂,其高举过头的转铃,则成为一种人之精神与希望的象征,给人的感觉是用整个生命的力量摇动着西藏大地和蓝天。作为背景的其他三个人物神态亦各具神采,寓意着西藏固有的不同特征。画左侧粗犷的中年藏族男人,乱发如掠过的有形风暴,虽起自草原一隅,却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强烈的动感。位于中上位置的那个仰望天空的老者,银发飘拂如云,尽显出西藏天高云白的深邃无际。而母亲背负着的婴儿,脸庞如同西藏新生的希望之日,亦是谢天成对西藏未来充满阳光的希望。 绘事心声 “以形守神”、“形神兼备”历来是我在绘画创作中的一贯追求。没有“形”就谈不上“神”,没有形象的美,传神就是一句空话!中国画中的笔墨是表达形与神的手段,单纯地玩弄笔墨则是一种过眼烟云的游戏而已,素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绘画当以“真、善、美”为宗旨,以真诚的心待之。 ——朱玉成二O一O年七月九日
-
刘海粟书法的大气与逸气
-
作者:
谢天成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品
题款
油画作品
绘画
刘海粟美术馆
常州
书画作品
国画作品
-
描述:
刘海粟先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也是技融中西、艺通古今、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家。我有幸在一九八二—一九九四年间追随先生左右,亲聆教诲,受益良多。刘海粟先生在国画、油画方面的成就极高,表现手法上变幻莫测,但我以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他始终坚持书画并进,以书入画。刘海粟先生的绘画,正是得力于其书法用笔,而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极深。一九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