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1 条
-
五台山普化寺的孝道浮雕
-
作者:
卢世英
来源:
五台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四孝
相结合
五台山
儒家孝道
佛教文化
传入中国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
浮雕
佛教寺院
孝亲
-
描述:
五台山普化寺天王殿阳面的窗台墙上镶嵌着四副孝道浮雕,内容分别为二十四孝中的文帝侍母、亲尝汤药,孝敬公婆、子孙昌达,陆续六岁、怀橘孝亲,老莱七十、戏彩娱亲的故事。五台山佛教寺院有儒家孝道内容的浮雕,这既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孝道"与佛教的"孝亲"思想相结合的一处亮点,又是以佛说孝,佛儒相融的典型表现。
-
周绍英的诗(太原)
-
作者:
周绍英
来源:
五台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时间
河流
浇灌
短暂
边疆
明亮
无限远
太原
雕塑
-
描述:
周绍英的诗(太原)
-
五台山佛寺影壁艺术初探
-
作者:
周祝英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院
五台山
影壁
雕刻艺术
-
描述:
影壁作为我国独有的小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历史悠久,寺宇林立,至今保存有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庙宇60余座,大多建有影壁,特别是南山寺的影壁多达9座。五台山影壁形式多样,材质齐全,内容丰富,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与所属建筑浑然一体,既有观赏作用,又具有调节空间的功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基于光照方向的图像浮雕生成算法
-
作者:
霍文英
丰洪才
凌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浮雕
卷积
Prewitt梯度算子
光照方向
-
描述:
针对传统浮雕生成算法中存在的图像轮廓模糊、细节特征不清晰这一问题,为了生成具有立体感的清晰浮雕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方向的浮雕图像生成算法。首先利用Prewitt梯度算子对灰度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并反色处理,得到轮廓清晰的梯度图像;然后设置照明光源的位置分别为左侧,上侧以及左上侧以求得不同光照方向下浮雕图像的显示效果;最后将不同光照方向下的浮雕图像进行合并,从而生成立体感强,层次鲜明的浮雕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依据光源照射方向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对图像进行的二次处理,可以更好的显示出图像的细节特征以及边缘轮廓,与传统的单一采用主对角线光源的浮雕生成算法相比,更加清晰有效。
-
一个神秘的舞蹈王国——读房进激·黄少淑女子舞蹈作品
-
作者:
郭建英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在生命
舞蹈家
苏珊·朗格
艺术家
艺术创造
艺术表现
舞蹈作品
艺术空间
生命情感
淑女
-
描述:
一个神秘的舞蹈王国—读房进激·黄少淑女子舞蹈作品·郭建英·对于这双舞坛伉俪的作品——以经久岁月和漫长生命淬铸的作品,不能一眼扫过,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应该“读”。象读沧海,读星空,读大漠,读毕生泼墨工笔的长卷。读,才可品,才可思,才可发现,才可触...
-
舞台美术的雕塑表现力
-
作者:
周英
来源:
舞台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美术
戏剧
-
描述:
舞台美术的雕塑表现力
-
西安大雁塔风景区雕塑群评析
-
作者:
朱美英
来源: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西苑雕塑
大雁塔雕塑
步行街雕塑
-
描述:
本文分析了大雁塔风景区景观雕塑在景区环境中的布局及雕塑文化的特点,阐述各景区主题与雕塑寓意的一致性及传统雕塑与现代城市广场的和谐,显示了陕西地方民俗民风雕塑的历史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
野风——《东北当代油画展》述评
-
作者:
易英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述评
当代文化
抽象绘画
地域文化
青年画家
现代艺术
现实主义绘画
抽象艺术
乡土题材
油画
-
描述:
当代社会日益通过文化机器在制造着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的时候,地域文化无疑是对这部文化机器的有力反拨。但是,地域文化并不是某种自觉选择的产物,它反映着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对当代文化的支配力,并且在缤纷繁杂的当代艺术中总是隐藏着不可互换的文化原型。《东北当代油画展》就是以一种强烈的地域意识向现代艺术展开,同时也是从一个当代文化的高度来观照自身的传统。 东北油画有过辉煌的传统。以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员和历届毕业生为中心,从50年代到70年代都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油画作品,如《毛主席视察抚
-
从于非闇作品看工笔花鸟画颜色的沿革
-
作者:
刘英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颜色
工笔花鸟画
于非闇
-
描述:
于非闇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家,他在中国画用色方面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本文对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实践和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梳理,期冀能够从色彩的角度对其绘画艺术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解读于氏艺术的颜色与材质之美,以期为梳理工笔花鸟画的变迁及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提供借鉴。
-
犀兕有皮 色资丹漆——工笔画三人作品谈
-
作者:
赵英武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封建帝王
艺术风格
禅宗思想
审美趣味
唐宋时期
工笔花鸟画
作品
-
描述:
工笔花鸟画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早在唐宋时期,因与封建帝王和贵族追求富丽、典雅的审美趣味相一致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至形成了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宋元之后,随着禅宗思想的影响,文人画兴起,产生了写意的艺术风格,水墨至上的审美观念使得工笔花鸟画逐步演变为一个边缘画种。二十世纪关于中国画前途的三次论争,特别是八十年代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