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永】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 条
-
五色草栽培技术
-
作者:
王永亭
刘香波
杨云泰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成活率
山东省
栽培技术
立体绿化
园林图
选育
五色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
莱州市
-
描述:
五色草为干蕨菜科,五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城市及旅游景点的立体绿化、园林图案雕塑及拼字造型的极好材料山东省莱州市五色草研究所经过多年筛选,选育出具有成活率高、萌芽发枝力强、生长快的红小叶,绿小叶
-
塑料发泡印花研究
-
作者:
王永安
宋恩云
来源:
染料与染色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荧光涂料
塑料
粉状树脂
苯二甲酸
聚氯乙烯树脂
发泡效果
化学发泡剂
发泡印花
印花色浆
着色剂
-
描述:
在塑料中加入发泡体及着色剂做成色浆应用于印花是一项新工艺。这种新工艺印花使印制花纹具有绣花、贴花和植绒的立体感,并具有一定的坚牢度。我们在参照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厂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
记忆中的闪光(油画)
-
作者:
王永强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记忆中的闪光(油画)
-
伴随“海丝”陶瓷贸易而来的妈祖信仰移植
-
作者:
王永健
来源:
莆田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贸易
景德镇
妈祖信仰
天后宫
-
描述:
指出景德镇历史上便是外销瓷最为主要的产地之一,景德镇的福建会馆天后宫是伴随着陶瓷贸易的发展而修建的,是景德镇瓷器海外贸易的直接见证。概述景德镇天后宫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妈祖信仰移植的原因与作用,说明信仰移植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伴随着移民、贸易等,都会产生民间信仰从一地移植到另一地的情况。
-
亮白银水
-
作者:
王永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化工厂
内销
试验
白银
景德镇市
装饰
研制
新产品
陶瓷产品
-
描述:
为改变景德镇市内销瓷长期以来无金装饰的状况,满足国内人民对陶瓷产品装饰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经过二年时间的反复试验,成功地研制出新产品——亮白银水。该新产品呈银白色,其光泽、呈色接近
-
腐植酸钠在景德镇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
作者:
王永生
来源:
腐植酸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料
腐植酸钠
抗折强度
压力注浆
可塑性
石膏模具
成型工艺
加入量
有机添加剂
景德镇陶瓷工业
-
描述:
景德镇瓷器以其“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而闻名于世。但景德镇地区的瓷用原料普遍存在可塑性较差,干燥强度偏低等问题,增加了成型工艺上的一些困难。虽已采取延长陈腐时间,增加练泥次数,添加某些添加剂等措施来弥补,仍不够理想,影响着对质量较好,结合力较差
-
浮梁茶园生态建设
-
作者:
黄崇焘
王永峰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园
生态建设
浮梁
-
描述:
浮梁县有着茶叶种植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已建成江西重点生态县.本文对浮梁茶园生态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
全息显微镜成象质量的研究
-
作者:
孙远坤
王永昭
来源:
四川激光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息记录
全息照相
斑点噪声
光学仪器厂
成象原理
表面浮雕
显微镜
实验样机
非线性记录
成象质量
-
描述:
本文从全息显微镜成象原理出发,在全息照相的范畴内,讨论了影响全息显微镜成象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全息照相成象术的象差,卤化银全息记录干版的三种全息噪声(即非线性记录噪声、乳剂表面浮雕噪声和乳剂颗粒噪声)以及相干光成象的斑点噪声。并以我校与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共同研制的全息显微镜实验样机为对象,[第一段]
-
河南巩义市白河窑遗址发掘简报
-
作者:
孙新民
刘兰华
赵志文
张志亮
张金选
王永安
赵军领
王振杰
郭志娟
袁瑞
牛嵨茂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河窑址
北魏白瓷
巩义
唐青花瓷
发掘
-
描述:
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对巩义白河窑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窑炉6座,灰坑、灶、沟等110余个。该窑址首次发现了烧制白瓷和青瓷的北魏窑炉及其产品、以及唐青花瓷器和唐三彩马俑等,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
-
论油画专业的素描教学
-
作者:
王永丰
赵春莉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教学
油画专业
-
描述:
各高校的合并已趋于完成,在扩大招生、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下,高校又面临新课题.如何在现存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重新设定适应新情况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新问题.在这个迫在眉睫的课题上,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教学有着及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