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学铭】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紫砂壶艺与文艺复兴
-
作者:
王学铭
来源:
茶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宜兴
意大利
王世贞
个性化
文艺复兴运动
明代
艺术品
文化思潮
紫砂壶
-
描述:
金沙寺的和尚为“坐禅破睡”,近前都有紫砂壶中茶为伴,这小小的紫砂壶为和尚们早日修得功德圆满,似寺中晨钟暮鼓使人警醒。传说和尚们用的紫砂壶,是明代正德年间,宜兴湖滏金沙寺静智法师的布施。法师平日“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然后加上嘴、的、盖,附在窑中烧成,大为人们所喜用”。《骨董琐记》说“:砂壶始于金沙僧,团紫泥作壶具,以指螺纹为标识,供春见之遂习其技。”于是紫砂制壶技术有了传人。后人就把金沙僧和供春作为紫泥壶艺的创始者。其后,明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周高起作为历史,写进我国第一部专论紫砂壶的著作《阳羡名壶系》。1965年,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发掘出土高17.7厘米,口径7厘米的提梁紫砂壶。墓中还出土一块砖刻墓志铭,知道墓葬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是明司礼太监吴径的墓。出土的这把提梁紫砂壶,可断定它是嘉靖十二年前之物。砂质呈肝红色,壶身有“釉泪”,说明是与上釉缸瓮放在一起烧成的。器作球腹,直口,压盖,圆钮,盖下加十字泥条代替子口,壶身受火也不一致,是“抟坯”,壶嘴用接榫法,与壶腹粘接处用柿蒂形贴花加固,壶身内上下有接痕,但外部修整圆润。提梁作管状折...
-
集“古代茶具”大成者之作:读陈文华教授《中国古肛茶具鉴赏》
-
作者:
王学铭
来源:
茶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景德镇
中国古代
鉴赏
唐代
饮茶
茶文化
彩色照片
瓷器
出土
-
描述: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考古学家去刻意地关注到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和鉴赏问题,更不会引领我们走向古代茶具历史的深处,让我们抚摸到古代茶具历史的脉搏,把其间意味深远的茶文明和文化,融会到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密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
-
茶叶梅花雪
-
作者:
王学铭
来源:
茶叶经济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用水
宝玉
六安茶
刘姥姥
妙玉
黛玉
曹雪芹
雨水
贾母
-
描述:
古往今来的美人儿,在文人笔下个个柔情似水。可是,能用水传情达意者几个人?有个美人儿,已是柔情似水了,还要用天上的水演绎,明姿雅度,丽页不佻的幽闲之举。把个杏花春雨,红梅白雪,用来烹香茗,达爱意。美人儿好茶,见诸文字者,以《红梅梦》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为最了。据说曹雪芹嗜茶,精于茶道,曾与友人鄂比在北京香山法海寺南麓品香泉,以泉水烹茶,深谙茶中三昧。虽然他喝的是山中泉水,可把眼往天上看,让“金陵十二钗”之一,带发修行的冷美人儿妙玉,茶品梅花雪。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栊翠庵吃茶,妙玉接了进去,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是吃茶的行家。妙玉是烹茶的里手。妙玉不用绿茶六安茶,是知道贾母刚吃完酒食油腻;而用性温、助消化的黄茶老君眉。烹茶用水是隔年蠲的水软而柔的雨水。好茶用好水,茶借水而发。品茶时客人问的内行,主人答的在理。这里把妙玉是尼姑又似小姐的特殊身份,显现出来。给贾母用的“成窑五彩小盖盅”茶具。文献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对已值钱十万”。后因刘...
-
集“古代茶具”大成者之作:读陈文华教授《中国古代茶具鉴赏》
-
作者:
王学铭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
茶具
古代
魏晋南北朝
长江流域
鉴赏
中国
考古学
-
描述: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考古学家去刻意地关注到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和鉴赏问题,更不会引领我们走向古代茶具历史的深处,让我们抚摸到古代茶具历史的脉搏,把其间意味深远的茶的文明和文化,融会到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精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随着时光的倒流,让我们几乎都回到历史上的长江流域的青山绿水,黄河上下的白雪红梅之间,去涉猎传世和出土的古代茶具,欣赏匠人和艺师们的精湛技艺。逻辑了出土和传世的历代茶具,揭开了朦胧的古代茶具的面纱,让后人能清晰地看到古代茶具的真面目。以农业考古学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茶文化学家陈文华教授,“考古不忘茶”,在百事缠身,事务纷繁中,编撰了《中国古代茶具鉴赏》,给中国茶文化学的学术领域,又增添了新的篇章。谁能告诉我,最早古人是如何饮茶的?又是用什么样的器具饮茶的?我要急于知道,因为有人追问过我?我回答的是书本上的看到的一鳞半爪和一知半解的东西,自信没有说服力。我又曾经问过很多在茶文化上有一定造诣的先生们,很遗憾!他们则是说法不一,且莫衷一是。更重要的是先生们的回答也是缺乏令人信服的东西,都是些人云亦云的说词,很是经不住推敲。我一直在寻求具有权威性的回答,有了!一册装帧朴实无华,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