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6697 条
-
雕塑概念辨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创作经验
审美态度
艺术作品
美术史
雕塑家
美术馆
-
描述:
雕塑的概念现在似乎愈来愈模糊了,从而雕塑的优劣高低美丑也就没有客观标准了。去年一位有三十余年创作经验的雕塑家到我家来,我问他:“能否扼要地回答什么是雕塑?”他说:“要是在过去,我可以马上回答您的问题.可现在,我实在答不出来,因为据说自行车铃(他指着柜子中放的车铃)也是雕塑了.”说罢哈哈大笑,面有讥讽、戏谑的表情。最近看到《美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上的一篇由该刊责任编辑撰写的题名为《雕塑=非雕塑》的论文,又看到该刊该期彩色画页上刊登的一张注明为雕塑的照片。这件雕塑由一只被打为两瓣的破碗和一个玻璃球所组成。就想到:如果那位雕塑家看到了这样的文章和这样的名为雕塑的作
-
棋圣(雕塑·铜)
-
作者: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
-
描述:
棋圣(雕塑·铜)
-
题材、构思和构图 雕塑系
-
作者: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尝试探索
大型雕塑
雕塑作品
艺术风格
东欧国家
雕塑创作
韦天瑜
艺术形式
青年学生
学习艺术
-
描述:
题材、构思和构图 雕塑系
-
题材、构思和构图
-
作者: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验生活
构思
毕业创作
构图
地方特点
海岛
题材
大海
作品
雕塑
-
描述:
我的两件毕业创作总算“产”出来了。体力脑力都用了不少,但对作品自己还不太满意。可是在整个毕业创作的劳作过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和我点滴的想法,我还是愿意回顾的。我觉得对我今后的创作生活会有些益处。关于《海妹》为了搞毕业创作,我到一个海岛去体验生活。那里确实是迷人的,难怪会吸引那么多搞美术的。我在那儿呆了十几天。蔚蓝的大海,黑黝黝的礁石,
-
《棋圣》杂感
-
作者: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要地位
雕塑
-
描述:
放眼望去,古今中西,雕塑肖像创作向有重要地位且佳作云云,题材多为:铭记史事、追念亡人,情爱寄托,王孙达宫之议容,勇将猛士之威严,既刻划出寻常百姓的贤良与坦荡,亦雕凿出哲学家睿智与狡黠,罗丹的《塌鼻人》如半壁山岩颤抖,布德尔之《贝多芬》似海流涌动,贾克麦蒂溶腊状的肖像创作则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作者:
周轻鼎
杨成寅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巴黎
文化大革命前
系主任
安仁县
工作室
动物园
上海西郊
雕塑
二十年
-
描述:
我是搞雕塑的,近几十年来做了一些动物雕塑,但是没有能够使动物雕塑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和种种客观条件有关。我的生活道路是曲折的,走过的道路连自己也是意想不到的。好象是画大写意画,有许多偶然的东西,有几笔是随随便便画出来的。我又好象是一部字典,一翻这本字典,就会了解近百年的典故来。当我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我只想到外边去看看世界是什么样的,根本没想到会到日本、到法国共有二十年,也没有想到专搞动物雕塑三十多年,也没有想到八十多岁了,泥巴仍爱不释手。然而,这些毕竟是事实。在八十年来的漫长的岁月中,我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追求;经受过失败的痛苦,也体验过成功的欢乐;有曲折离奇的情节
-
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绘画
中国画家
以形传神
内在精神
中西绘画
现代派绘画
中国绘画
形与神
以形写神
-
描述:
(一) 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世界绘画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从追求形似开始,经过形神平衡的阶段,而达于形神兼备、以神为主的高度。这是绘画和雕塑的发展的不可违抗的客观规律。中国传统绘画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西方绘画也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中国传统绘画,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晋以前,都是以“存形”为主要追求目标。把远古绘画的形象的不似看成是有意的创造,是不合实际的猜测。相传三国时,吴帝孙权有一次命画家曹不兴作画,这位画家酒后糊涂,不慎将一点墨汁滴
-
贪官出狱后
-
作者:
杨江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任科员
留得青山在
国家公务员制度
行贿人
缓刑期
张二
增广贤文
最后一公里
受贿数额
王者归来
-
描述:
贪官在法律上被"打倒"了,但在人情世故里,他也许还是一个"恩公",出狱之日,可能也就是其此前腐败关系网的"回归日"。把老虎苍蝇关进笼子,往往被理解为反腐败的"最后一公里",其实不然,这"最后的一公里"可能恰恰是在贪官出狱后,如果出狱后的贪官还能找到贪腐的"组织",继续享用此前贪腐的"福利",就会弱化反腐败的成效,强化腐败利益集团对反腐败的抵抗,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一带一路”引领雕塑文化交流的第五届国际城市雕塑高峰论坛在长春召开
-
作者:
杨子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需要理论
文化交流
长春
艺术创造
白俄罗斯
高峰论坛
城市雕塑
-
描述: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家的创造,艺术创造也需要理论的互动。9月7日下午,由吴为山担任论坛学术主持,召开了主题为"一带一路"引领雕塑文化交流的第五届国际城市雕塑高峰论坛,邀请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白俄罗斯的8位雕塑专家做主旨演讲。
-
公共雕塑与公众艺术教育
-
作者:
杨应时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公共雕塑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社会公众
公共性
公共空间
公众艺术
社会责任感
公共艺术
-
描述:
最近以来,伴随着全国各地新一波的城市改造和建设浪潮,公共艺术,尤其是公共雕塑,似乎又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西方国家实行了几十年的“百分比艺术”制度,据说近年也引起国内雕塑界、建筑界人士的浓厚兴趣,从人大政协提案,到报章杂志讨论,大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