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茶馆(油画)
作者: 杨寒松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馆   油画  
描述: 茶馆(油画)
人体(油画)
作者: 杨参军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油画  
描述: ~~
人体(油画)
作者: 杨思陶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油画  
描述: ~~
人体 油画
作者: 杨参军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油画  
描述: ~~
莫朴对美术教育的贡献——中国美术学院建国初期办学反思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水墨人物画   西洋素描   造型能力   社会主义   美术学院   创作教学   建国初期   中国画  
描述: 莫林先生兼革命家、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于一身,他在革命文化活动、绘画创作和社会主义美术教育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作为革命文化战士,在本世纪三十、四十年代,以绘画艺术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戎马倥偬,驰骋于江南、河北、内蒙之间.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上半期,他两次担任美术院校的领导职务,为确立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成绩卓著.他参与创作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以及《清算》、《入党宣誓》、《南昌起义》等油画作品,皆为思想性、艺术性双高的传世佳作,在当代中国革命美术发展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本文着重评述莫朴先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上做出的业绩.
历史的残页——戌戊六君子祭油画
作者: 杨参军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页   六君子  
描述: ~~
锌版画《故乡》一画的创作
作者: 杨思陶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榕树   玲珑   锌版画   北山区   体验生活   广东农村   树木   收集   村庄  
描述: 锌版画《故乡》是我根据到广东农村体验生活时收集的素材画成的。当时刚从西北山区转到山青水秀的广东时,顿觉心旷神怡,村庄、小河、树木、周围的一切都是秀巧玲珑大榕树、新建的小阁楼,更是吸引了我。我对榕树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爱好。新建的小阁楼,也并非什么了不起,
奥尔梅克纪念性艺术的同中心论
作者: 毕脱兹.德.拉佛恩特   陈锽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自然力   阿兹特克   墨西哥   中美洲   美洲虎   同中心   雕像   猫科动物   自然主义   纪念性雕塑  
描述: 人兽合体是中国早期艺术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从半坡彩陶盘上“珥两蛇”的人面纹、濮阳墓地的高大墓主与龙虎蚌塑、良渚玉琮人兽结合的“神徽”,到商周青铜器上狰狞的饕餮、春战时代双手握蛇的神人、骑虎巫人乃至各种斗兽图、驭龙图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著名的司母毋鼎耳、阜阳青铜龙虎尊、妇好铜钺等上面的双虎嗜人浮雕、现分别藏于法国和日本的圆雕《虎食人卣》等,更是人兽主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有这些艺术形象究竟具有什么独特的内涵,反映着当时人们怎样的世界观,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今墨西哥南部、属于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300年前的奥尔梅克文明中,也有与中国早期艺术相近的表现主题,如它的人虎复合式圆雕、龙口神人和祭司与羽蛇浮雕等,都给我们似曾相识之感,卡尔卡特奇哥出土的《地狱之门》中巨大的亚形龙口和其四角的神树,甚至让我们联想起商代殷王多台阶的亚形大墓和战国缯书四隅的植木等等.多年来,美国、墨西哥等国学者对这些令人费解的艺术象征“符号”,曾做过多种“解秘”,他们的研究作为“它山之石”,或可对攻中国之“玉”有所启迪.
古希腊时期视觉艺术的排序观
作者: 杨帆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排序   著名画家   古希腊时期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VITE   瓦萨里   视觉艺术  
描述: 一关于本论题的提出,源于瓦萨里[Giorgio Vasari]《意大利艺苑名人传》[The Lives]两个版本在标题上的不同。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首版于1550年,当时的标题为《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生平》[Le Vite de’piùeccellenti architetti,pittori,et scultori italiani,da Cimabue insino a’nostri Tempi],1568年该书再版
雕塑与环境的感通:环境雕塑随想
作者: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自然环境  
描述: “你的雕塑创作到底属什么类型的创作”,对于这个提问美国著名大地艺术家约翰·克里斯托福这样回答:“如果一定要将我们作品归类,为了艺术史家的方便,我想我的艺术是属于自然的,就叫环境艺术、环境雕塑吧.”在自然环境中发现和创造,并将自己和作品融入自然,从而产生出新的自然,这是约翰·克里斯托福对自己作品特点的解释,同时也揭示了环境雕塑的本质.
< 1 2 3 ... 47 48 49 ... 668 669 6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