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成】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佐藤忠良与日本当代雕塑
-
作者:
杨成寅
陶勤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团
日本
雕塑家
评论家
中国美术
-
描述:
对日本当代雕塑发展的情况,几十年来,我们所知甚少。这次随中国美术评论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数十个美术馆,到过几个大城市,看了正在东京举行的“新制作展”,特别是访问了著名雕塑家佐藤忠良,并与日本几位雕塑家在各种场合就日本雕塑现状进行直率亲切的交谈,这一切使我们对于日本当代雕塑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一) 中国美术评论家代表团一行六人,是在1991年9月29日下午访问
-
巴黎世界户外雕塑大展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评论
艺术创新
户外雕塑展
-
描述:
巴黎世界户外雕塑大展
-
雕塑沉思录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力”
形式美
雕塑作品
整体感
刘开渠
硬质材料
社会功能
雕塑家
外轮廓
造型艺术
-
描述:
“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我相信莱辛这句话具有永恒的真理性。优秀的、有价值的雕塑作品首先应该是一个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立体的、美的实体,最好是从各个角度看去都美;这美又应该是形体美、立意美、材质美的和谐统一。不论在欣赏雕塑或创作雕塑,首先应把整体美放在第一位。如果雕塑没有美,那就什么也谈不上了。不过,我指的不只是雕塑的形式美。
-
雕塑随想录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想录
客观对象
雕塑作品
客观现实
艺术加工
装饰雕塑
社会功能
民族风格
美化环境
传统雕塑
-
描述:
●如果用硬质材料创作一个立体形象,这个形象是美的,表现了某种价值的意思、思想感情和意味,或是有纪念性,或是具有象征性,或具有装饰性,或两者兼具。能够美化环境,能对群众产生积极的精神上的影响,那便是有价值的雕塑作品了。这个定义体现了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审美反映、艺术家主观情思的审美表现与实际审美创造相统一这一艺术美学的基本命题。 ●雕塑作品的形象和寓意来自现实,又应高于现实;出自雕塑家的自由创造和表现,又不能违反雕塑的一
-
王笃芳木雕塑艺术漫议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古典园林
桃花坞木版年画
现代潜质
社会文化活动
空间结构
手法
基本技术条件
心理情感因素
公共艺术设计
-
描述:
王笃芳木雕塑艺术漫议
-
悲壮地面向世界画坛
-
作者:
杨成国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米开朗基罗
基本的
训练
形体结构
素描教学
造型意识
绘画
造型艺术
明暗关系
-
描述:
已到不惑之年,才感悟到人生很多哲理,并由衷地感到,成功令人振奋,但并不令人留恋。令人留恋和回味的是为取得每一次成功所付出的甚至一生的代价努力。为此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锲而不舍,苦苦探索没有尽头的希望和精神。回顾一下中国油画历史,无不充满悲怆性色彩,有多少艺术信徒为之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人。留洋归来学子徐悲鸿先生为中国油画艺术教育复苏,为建立新中国
-
王笃芳木雕艺术漫议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传神写照
平中见奇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艺术观念
谐调统一
漫议
造型手法
表现力
-
描述:
数年前,我曾对笃芳的木雕艺术作了如下的评论:“笃芳的术雕艺术早有定评。他深谙传统雕刻技艺,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师从工艺名家郑可教授,对现代艺术造型手法和艺术观念又心领神会,并使之融入传统木雕艺术之中,创立新貌。这次展出的《簪花仕女》、《东坡观砚》、《达摩踏波》、《屈子问天》,皆为上乘之作,造型简练,传神写照,形神兼备,或典丽,或壮美,或神奇,或深沉,莫不引人遐思,给人启迪。”(见《浙江工艺美术》1996年第3期)现在看来,这一概评还是符合实际的。 传统黄扬木雕,一般以精雕细刻见长,但有些作品失之琐碎,缺乏整体感。我以为笃芳的木雕作品在这方面已有很大的突破:保留精雕细刻、严谨工整的优点,向单纯精到方面拓展,似乎达到了“奔放时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派”(吴昌硕语,大意)的要求。像《簪花仕女》,人物全身和面部都很简练而不简单,而头饰又刻得精到而不失之于琐碎。整个作品谐调统一,高雅典丽。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侵蚀性葡萄胎的应用价值
-
作者:
汤增善
蒋道韫
杨成虎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侵蚀性葡萄胎
-
描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上述疾病患者进行子宫血流显像及主要血流参数评价.结果子宫肌层局灶性分布的五彩血流丰富区,RI值在0.25~0.40之间,动态观察化疗有效时可见肌层内局灶性血流丰富区范围渐小直至消失.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对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以及观察其疗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
-
我眼中的布德尔美术馆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骑马像
中国外交
马约
雕塑家
阿根廷
作品
罗丹
共和国
美术馆
-
描述: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雕塑家中,最有名的要算罗丹(1840—1917)、马约尔(1861—1944)和布德尔(1861—1929)了。我在巴黎艺术城居住了半年,马约尔的作品,不少散置在罗浮宫门外边的绿地或大道旁,我在参观罗浮宫时已多次在近处观赏过,对罗丹美术馆和布德尔美术馆,我前后两次参观,尤其是布德尔创作的一座鲜为人知的中国外交家的青铜胸像,引起了我的兴趣,事情的前前后后让我们深受感动。一记得是去年(2000年)3月8日第一次参观布德尔美术馆时,作为进出口的正门并不大,也不怎么显眼,正门的右手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放置了十多座大大小小的雕塑,其中最大的是从布德尔的为阿根廷共和国所作的《阿鲁贝阿尔将军的骑马像》上翻下的那匹高达六米的铜马。铜马磅礴的气势,体积的饱满,手法的简洁,以
-
莫朴对美术教育的贡献——中国美术学院建国初期办学反思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水墨人物画
西洋素描
美术创作教学
美术教学
社会主义
教学体系
美术学院
建国初期
中国画
-
描述:
莫朴先生是革命家、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革命文化活动、绘画创作和社会主义美术教育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本世纪30、40年代,他以绘画艺术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戎马倥偬,驰骋于江南、河北、内蒙之间。在50年代和80年代上半期,他两次担任美术院校的领导职务,为确立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成绩卓著。他参与创作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以及《清算》、《入党宣誓》、《南昌起义》等油画作品,皆为思想性、艺术性双高的传世佳作,在当代中国革命美术发展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本文着重评述莫朴先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事业上作出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