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油画教育
作者: 李佳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现状   油画  
描述: 早在16世纪中叶,油画就由欧洲传教士以传教的形式传入中国,那些宗教性的圣像画曾引起当时中国画家们的注意。20世纪以来,出洋留学的热潮开始对欧洲画艺术进行全面的引进和介绍,欧洲油画以"西洋画"的形式融入了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时日至今,扎根于中国的油画艺术已经枝繁叶茂。与中国绘画相比,它有一段历史尚短却蓬勃旺盛的百年发展史。
浅析中国画教育
作者: 李佳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中国画   美术  
描述: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独具民族形式和风格的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使用不同类型的毛笔、不同质地的墨和颜料、使用宣纸和绢来作画,主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种类形,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育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色彩语言与文学
作者: 李佳杰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者思想   语言描绘   色彩美   文学作品   自然界   色彩语言   艺术语言   社会生活  
描述: 色彩是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色彩更是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那么反映这种现实的文学作品显然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文学作品是用作者用语言描绘的色彩世界,与绘画一样,也追求色彩美。在文学中的色彩语言,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美感,更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反映。
贝聿铭全集
作者: 美 朱迪狄欧 Jodidio P. 美 斯特朗 Strong J.A.著   李佳洁 郑小东译   来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建筑艺术   贝聿铭  
描述: 《贝聿铭全集》978-7-121-13997-0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贝聿铭全集》是这一评语的最好见证,本书以他最著名并广受赞誉的卢浮宫作为焦点,展示了贝聿铭逾50年来一众卓越的雕塑感造型作品。贝聿铭偏爱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的结合,他将自己的现代建筑愿景以作品的形式散布全球,远至卡塔尔、中国、卢森堡、日本和德国。同时,波士顿的肯尼
物化
作者: 比利·李   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生关系   观念   媒介   使用材料   艺术家   无可置疑   赫斯特   雕塑家   诠释   作品  
描述: 理解、了解并感受材料对任何艺术家而言都是无可置疑的要素,尤其对必须通过媒介来进行表达的雕塑家而言,更是如此。很多独特的想法与观念通过把玩材料的试验而产生。材料对抽象的生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与观念之间存在不可或缺的紧密联系。我也注意到了一点,有时候,作者对材料的选择不是基于它是否是最好的诠释想法、观念、形式或情景的材料,而是由于方便或更多出于个人的喜好。材料必须由观念驱动并嵌入观念,或者相反的,观念由材料激发。
“2012国际公共艺术奖”参评作品选(五)
作者: 李丽婴   武佳音   George Kaye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博物馆   公共雕塑   艺术家   项目   新加坡   委托人   公共空间   作品   公共艺术  
描述: 本期选登的国际公共艺术案例大多为人工构筑物和景观建造。首先,有几个案例都与城市公园相关,体现出不同地域的历史、人文、经济等因素:《光电瀑布》是加拿大第一个具有紫外线雨水处理设施的公园的中心标志;《安阳公共艺术项目》则是将整个城市变成艺术公园的计划,旨在更广阔的语境下扩展公共艺术的概念。其次,坐落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附近的现代雕塑作品《树》不仅重新诠释神话故事,也被用作人们聚集的场所;《战争与和平及两者之间》采用两尊为人熟知的公共雕塑,赋予观众与地点、地位的标志性符号之间的一种全新关系;《手岛美术馆》和《酒店》则是建筑和雕塑的共同体,两件作品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构建筑,既传达材料和地点的特定属性,也探索人造环境和人的情感及社会影响的相互关系。《波形》是一幢与大自然为一体的"自由之屋";《通道》则是包括景观设计在内的多方位合作的公共艺术项目。纵观上述案例,虽然与传统意义的雕塑或景观设计有着某种形态上的关联,但其不仅已成为大众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的公共领域,更从作为环境艺术的公共艺术向作为当代艺术的公共艺术转化,极大地拓展了造型艺术的内涵与外延。
“2012国际公共艺术奖”参评作品选(四)
作者: 李丽婴   武佳音   George Kaye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空间实验室   城市记忆   艺术家   蒲公英   萨尔瓦多   委托人   时空艺术   作品   公共艺术  
描述: 公共艺术语境下的壁画和雕塑不再是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环境壁画"或"城市雕塑",也不是以表现艺术家个体语言和艺术风格为主的载体,而是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理想的艺术形态:蒲公英中学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建立自我尊重的价值观;《萨尔瓦多壁画项目》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成为公共艺术现状的一场即兴盛会;《梦》赢得了旅游业、技术、规划和社区的参与,扩大了地区再生的影响力;《2501个移民》超越概念性,营造出一种令人难忘的空间;《1904——城市记忆走廊》关注地方文化的生长性,形成一个真正的大众文化现象。这些壁画和雕塑均从不同层面阐释了当代文化的深刻命题。
诗意梯田 梦幻新街
作者: 李晓佳   马理文   何新闻   李雨霖   来源: 云南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尼族   观景台   哈尼梯田   蘑菇   公路   龙树   元阳县   梯田景观   旅游   摄影师  
描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国摄影师杨·拉玛先生数度深入哈尼梯田,精心拍摄了名为《大地的雕塑》的纪录片,使元阳哈尼梯田在国外首次亮相,梯田之神奇壮美一出场便震惊和征服了世人。从此,元阳再也没有沉寂过,这块土地是被最多摄影发烧友所熟知的地方之一。再华丽的词藻,用来形容元阳的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再伟大的摄影师,置身于这片大地,思维都会犯困。而新街就是元阳的老县城,现在的哈尼梯田旅游的中心。
美丽的春天
作者: 李佳文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积岩   基性岩   矿物学  
描述: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花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露出半边脸。蜜蜂在美丽地花丛种歌唱着。路旁地蒲公英像太阳一样闪耀着金光。 春姑娘披着轻纱悄悄地向我们飞来,挥动着她的五彩画笔,这刻,我才感觉到了春天的美丽。百花争艳,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这就是:“不争花王,不放弃。”燕子们飞回来了,就在这时都看见燕子们在天空像小孩子似的边嬉戏边飞翔。风来了,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在天空展现她们优美的舞姿,风停了,她们陆续落到地下,为大地带去新生命。
捕捉油画般的世界
作者: 李佳佳   来源: 名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知网   科技新闻   维普   艺术类专业   艺术理论   指导单位   科学技术协会   龙源期刊网  
描述: Jure Kravanja是一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摄影师,年逾五十的他经验丰富。千万不要被他的作品蒙蔽了眼睛,这些并不是抽象的油彩画,而是使用尼康D70和18-70mm f/3.5-4.5拍摄的摄影作品。这些创意之作有些曾被《国家地理》选中,刊登之后反响强烈。新颖的视角、完美的线条感和光影勾勒出的匀称轮廓深深吸引了读者们的眼球。他的风格属于多元化,涉及风光、街头、人像以及超现实主义等等,但极少参与商业摄影,因为他只为爱好而摄影。 “我和其他的摄影师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一个个平凡的时刻。通过自己的镜头表达出平凡时刻背后的不平凡。至于摄影的具体操作,技术支持是很重要的。比如说选择一个适当的拍摄点,以及控制曝光等等。当然,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需要的是艺术家一样对事物的敏感度。欣赏本身所带来的喜悦远远超出在工作室完后期图片的成就感。只要记住这点,并且以此作为自己的动力,我想不管谁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摄影师。正确的审美组合也是很重要的,最终就是接近奇迹了。摄影就是这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