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出土东周带扣看其起源与传播
作者: 李志芳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古出土   传播   带扣   起源  
描述: 一、带扣的型式划分及用途分析以往的研究,对带扣进行分型定式主要是依据扣环来分,但是出土的带扣除了扣环有区别外,扣尾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有扣尾,有的没有,有的则不分扣环和扣尾,整个为饰浮雕动物纹的牌状扣身,这就决定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不
精选十八篇
作者: 李志刚   来源: 散文选刊(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部散文   眼睛   父亲   黄色的   残阳   头发   脾气   鄂尔多斯高原   天空   雕塑  
描述: 编者按: “微博”是当下的一个热词,在文字世界里也是一个古怪精灵,优秀的微博机趣盎然,玲珑有致,微言大义,滴水藏海,如一篇篇风格各异的微型散文。为了能让读者朋友们充分感受到这些微型散文的韵味,从本期开始,本刊特辟“微散文”专栏,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并诚挚期待大家力荐“微散文”精品。 据我所知,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比较推崇毛泽东,比如柳传志、宗庆后、史玉柱等。我采访的这名企业家说得更直白:中国的创业家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1949年以前的毛泽东和他领导的团队,其实就是一群白手起家者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包括战略、战术等等都值得创业家们学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VB6含量比较研究
作者: 许秋雁   袁文瓒   李志勇   叶婷   吴瑜   来源: 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4   紫外分光光度法   VB6   氨基安替比啉  
描述: 对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与4-氨基安替比啉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VB6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4-氨基安替比啉显色分光光度法以VB6为标准品,4-氨基安替比啉作显色剂,在394nm波长下测定;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以VB6为标准品,在291nm波长下测定。结果表明: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品中VB6相对简便快速,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国画、瓷器、二轮转:记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彭树平
作者: 杨晓茅   李志彪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景德镇   艺术家   艺术大师   陶瓷设计   中国   江西   工艺美术   国画作品   南昌  
描述: 彭树平,1959年生于南昌,1993年考入中央美院人物高级研修班进修学习两年,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陶瓷美术家,现为南昌画派理事,南昌市美协协会常务理事,南昌画院特聘画家,江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逸仙书画院副院长,滕王阁画院副院长,洪崖画院副院长1992年参与绘画《经营谋略图画》获中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1996年编绘《画说资本论》再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全国连环画美术新作邀请展"作品,"兰亭序"获精品奖,并被收藏。陶瓷作品《步步高》获2008年中国首届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大赛银奖
元代青花瓷工艺特征浅析
作者: 李志全   赵芬明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洞   行走   历史   陕西   匣钵   陶瓷文化   工艺制作   院子   瓷器   现代化  
描述: 青花最早出现在唐代,这个时期的釉下彩青花是受磁州窑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青花还不能算真正的青花,唐代青花只是将类似于唐三彩之上的蓝彩点绘在瓷胎之上,被藏家们称之为“原始的青花瓷”。至宋代时期,人们都专注于四大名窑的研发和烧制,所以这时的青花瓷发展速度不大,似乎还有停滞倒退的现象,所存世量很少。直至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才真正的发展起来,从原始时期走向一个全盛的成熟期。元代的青花瓷清新典雅,丰满厚重,是青花瓷器之中的精品,体现了一种洒脱大气之美,是明清时期青花瓷所不能比拟的。 据记载:元代初期制瓷业以烧制皇家专用的枢密瓷为主,青花瓷为辅,宫廷用量也不多,所以现今遗下的元青花较少。那个时期的青花瓷完全是为了朝廷外贸创外汇而生产的。在明清两朝的皇宫收藏中并没有发现元青花,在传统的瓷器收藏记录中也没有元青花,在早期的中国陶瓷艺术研究领域中更没有元青花的位置。元青花一直不被学术界所认可,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美国学者根据英国戴维得基金会所收藏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和土耳其、伊朗博物馆所藏青花瓷器归纳并进行了分类,才得出至正型元青花的结论。此后才引起国内考古界和收藏界的重视,在之后的考古发掘中不断的出现了元青花的瓷器或者标本,使人们逐渐的接受和认识了元青花这朵陶瓷艺术的奇葩。
拼贴黄国军:大山深处的“隐士,悠客”
作者: 杨小毛   李志彪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窑   大山   烧制   生活状态   艺术研究   制作技艺   隐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品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玉岭陶瓷山庄负责人黄国军,2005年在景德镇浮梁县建起了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全面恢复濒临失传的景德镇传统柴窑烧制技法,致力于陶瓷文化的传承工作,他创建的玉窑厂被评定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宋徽宗工笔花鸟画的设色风格
作者: 李志峰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逸   凝重   形神兼备  
描述: 宋徽宗注重写生,技法精妙,他的花鸟画追求形似,赋色华丽而逼真。本文从宋徽宗的两幅著名绘画作品入手,分析其工笔花鸟画的设色风格。他的工笔花鸟画的用色在吸收了“黄体”富丽华贵风格的同时又结合了“徐派”野逸的风格,用色有浓有淡,浓的富丽典雅,淡的亮泽明快,浓淡结合,饱满而润泽, “形神兼备,赋色华丽逼真、凝重而不失雅逸”
平生愿化作草叶伴蝴蝶飞舞
作者: 李志铭   来源: 书香两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匡胤   宋太祖   欧阳修   士大夫   众生相   富矿   官场   宋朝   北宋   范仲淹  
描述: 还是花。 适逢今年(2011)恰好是桥口五叶(1881~1921)逝世九十周年,因而从六月中旬至十一月这段期间,日本千叶市、北九州岛、鹿儿岛等各地方美术馆将陆续举办“桥口五叶纪念特展”,完整而别开生面地呈现其生前创作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版画、绘叶书、装帧本等三百余件各式作品。
华丽岛幻梦:漂亮的书来自台北
作者: 李志铭   来源: 书香两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匡胤   宋太祖   欧阳修   士大夫   众生相   富矿   官场   宋朝   北宋   范仲淹  
描述: 早期书刊印制使用铅字印刷在纸页烙下的立体压痕,如同浮雕般美丽而真实,不仅可以用手触摸到,从背面看,也可以看到油墨因为压力的关系而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 木刻版画与铅字印刷,均为欧洲中世纪以来木版活字时代的手工产物。书页里黑白分明的墨痕线条犹如洞穴壁画,能让人清楚看见工匠刀笔在木石表面凿挖出来的刻痕,具有深刻鲜明的触觉特性。 近代台湾以木刻版画自制限定版手工书的先行者,当首推日籍诗人小说家西川满(1908-1999),此人毕生在台亲手设计装订了三百多册作品绝代珍本。 早自中学时代,西川满即积极向各报刊杂志投稿,并以石版印刷方式亲手装订出版《杜诗人》杂志以及诗集《爱之幻影》、《象牙船》。“我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书的装帧材料都比书的内容要来得重要,”西川满说,“在把玩材料之际,能与材料溶为一体的内容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了。到现在这种做法还是没变。”(1937年7月西川满发行第二部诗集《亚片》时所说的话,参照西川满自撰《年谱》。) 自从三岁那年(1910)随家人迁居来台,西川满在台北大稻埕附近度过了童年岁月;昭和二年(1927年)3月返回日本就读早稻田第二高等学院及早稻田大学法文系;毕业后(1933年)又来台居住,短期同时出任《台湾日日新报》文艺栏及“台湾爱书会”发行机关志《爱书》期刊编辑,直到三十九岁(1946年)终战期间引扬归国。
当台湾遇见蒙德里安:西方抽象主义的移植与再造
作者: 李志铭   来源: 书香两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匡胤   宋太祖   欧阳修   士大夫   众生相   富矿   官场   宋朝   北宋   范仲淹  
描述: 战后五十年代,由于美援势力的介入,根源于现代主义思潮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随之引入台湾,以“五月”、“东方”、“现代版画会”为主的现代艺术团体相继成立,积极探索着如何移植西方抽象艺术以革新传统的各种途径,再加上当时艺坛“德高望重”之士——顾献梁、张隆延、虞君质等人的推波助澜,绘画界遂汇聚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狂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及其伙伴们于1917年6月16日创办一份名为《风格》(De Stijl)的美术杂志,并开始发表所谓“新造形主义”(Neo-Plasticism)观念,主张将艺术和自然形象完全分离,纯粹运用几何抽象造型掌握构图形式,是谓“风格派”。从1920年代起,“风格派”概念就翻越了荷兰国界,成为引领欧洲前卫艺术的先锋。“风格派”美学思想渗入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尤其对现代建筑和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经战事纷扰、终其一生未曾到过亚洲的蒙德里安,在他生命中最后四年移居美国纽约。他的抽象画被许多美国艺术家模仿学习,收藏家们竞相收藏他的作品。在台湾,经过六十年代《文星杂志》及《笔汇》的传播流通,欧陆现代艺术降临的朝阳雨露便辗转滋润了岛内的艺文土壤。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