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墨证菩提·陈晋
作者: 陈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菩提  
描述: 电话:13707984771
一只元青花瓶背后的文化交融
作者: 郑晋鸣   来源: 南国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融   博物馆   青花瓷   元青花   花瓶   人物故事   景德镇窑   南京市  
描述: 青花瓷,源于唐宋、盛于元明,乃瓷器中的珍品,全国馆藏不过百件,绘有人物故事的更是难得.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就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至宝.“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由景德镇窑烧制,高44.1厘米,底部直径为13厘米,口径仅为5.5厘米.小口丰肩,斜腹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白釉洁净莹润,青料浓艳幽雅,二者相互映衬.加之遒劲的拓抹绘瓷笔法,使画面有丹青之妙.
工笔人物入门
作者: 周晋著   来源: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花鸟画   花鸟画∶工笔画   工笔画:花鸟画   技法(美术)  
描述: 工笔人物入门
中国元青花瓷鉴赏
作者: 李松堂 崔晋新著   来源: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鉴赏   中国   元代   青花瓷(考古)  
描述: 北京松堂斋博物馆馆长李松堂亲笔执写《中国元青花瓷鉴赏》,近100多幅同内外罕见的稀世元青花瓷华丽亮相,高清的大图,真实的实地考查笔录,严谨的文献记载,深度揭秘了中国元青花瓷的隐踪秘迹。《中国元青花瓷鉴赏》以专业精准的语言文字,对每幅传世精品元青花瓷图都标明了名称、尺寸、特征等相关的内容信息,能使人能直观形象又一目了然地对这些经典的青花瓷有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望此书的面世能开启元青花瓷划时代的研究意义,打造出中国元青花瓷研究的另一片新天地。
三国志 青花典藏珍藏版
作者: 西晋 陈寿著   来源: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史   纪传体   中国   三国时代  
描述: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天赐考工
作者: 姜晋编著   来源: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手工业史   苏州  
描述: 本书介绍了苏州市沧浪区手工业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苏州冶铸话“苏锅”、清雅古朴的苏州地毯、沧浪水边的造园人、麦芽糖的香甜岁月、青花瓷印青花青等。
颜文樑与印象派
作者: 邢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色   传统技法   画法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写实主义   学院派   作品   画风   油画  
描述: 颜文樑是我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一生崇尚写实主义画风,作品笔触细腻、形象逼真。但是一直以来,他的一部分体现出印象派画风的作品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画家在留法途中所表现出的印象派作风被认为是其画风的突变。事实上,突变对于诠释一个画家绘画风格的变化,应该说是不够准确的。至于颜文樑在留法途中类似印象派画风的作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也并非出于画家的主观
油画风景写生中对色彩情感表达的思考
作者: 晋磊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风景写生   情感表达   油画  
描述: 在油画艺术中,色彩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外界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其历来在油画风景写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油画风景写生艺术中有效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鉴于此,该文主要探讨油画风景写生中色彩的情感表达模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浅谈油画色彩的情感表现
作者: 郭晋丽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表现   油画色彩   色彩意义  
描述: 近现代的油画艺术对色彩的运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表现,更是创作者心灵情感的具象化表现,人们为色彩赋予了情感化的符号意义。色彩的情感化表现因地域与文化的差异而不同,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呈现出同一性和差异性。色彩在油画艺术中的情感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观性表现、象征性表现、装饰性表现。
中国装饰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应用
作者: 支林   杨晋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合方式   装饰元素   中国符号  
描述: 油画是欧洲地区的重要绘画手法,直到上个世纪初才在中国流行开,并于五六十年代发展繁盛,出现了多种油画流派。其中,装饰元素推动着绘画流派的发展,在商业化油画的发展前提下,其作用尤为明显。文章以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分析西方油画的发展状况,总结西方油画家的绘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我国绘画模式的特殊性相结合,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油画绘画模式。文章提出,随着装饰元素与油画作品的融合,我国油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未来我国油画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 1 2 3 ... 13 14 15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