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施 】搜索到相关结果 362 条
-
水浒传 青花典藏珍藏版
-
作者:
明 施耐庵著
来源: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典小说
明代
中国
长篇小说
章回小说
-
描述:
09030910
-
瞧!这个出家人
-
作者:
施寄青著
来源:
书泉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陶瓷(地点:
美术(学科:
地点:
日本)
作品
古代陶瓷
美术
-
描述:
施寄青花了近二十年踢算命馆,加上这六年的灵异之旅,自认为经验丰富,任何宣称有通灵或神通力的人,她与他们交手不到几分钟,便可高下立判,真假立明,不会轻易上当。去年她认得一位十分慈悲的师父,她肯定悟善师
-
五彩盆栽
-
作者:
盛爱武 张施君 周厚高编著
王斌 张远文摄影
来源: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卉
盆栽)
盆栽
花卉(学科:
-
描述:
本书对彩虹沙、彩石和水晶土的性质和特点、用其栽培花卉的技术要点,以及适合它们栽培的花卉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
-
荷兰代尔夫特蓝陶的中国渊源研究
-
作者:
施晔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欧洲文化
丝绸之路
陶瓷文化
荷兰
中国
渊源
17世纪
-
描述:
代尔夫特蓝陶诞生于17世纪中后期,至今已为荷兰国宝之一。学界对蓝陶的研究多从贸易、烧制、材质等几个方面展开,而对其渊源大多语焉不详。从蓝陶之祖、仿制与创新、文学与艺术的再现三个层面剖析蓝陶的前世今生,探析其多元血统中的中国基因,展现东西方陶瓷文化在代尔夫特的相遇融会,可以说明蓝陶是青花瓷经由丝绸之路跋山涉水、游走天下,与西南亚、欧洲文化不断整合、交融的结晶,是中国造瓷工艺在欧洲落地进而本土化的成功典范。青花瓷在欧洲的仿制谱系除荷兰蓝陶外,尚有英国蓝柳,它们今天俨然已为代表各自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在言说青花瓷艺术巨大可塑性和无限再生性的同时,亦反衬出其在本土的日渐式微。
-
当代民间艺术的文本特征
-
作者:
施秋香
季中扬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层结构
空间性
文化实质
文本特征
民间音乐
作文本
表征意义
民间戏曲
情感寄托
组织结构
-
描述:
当代民间艺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包含民间雕塑、剪纸、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有的是空间性的,有的是时间性的;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空间性的、有形的艺术形态可以视作广义的文本,即有待解读的表层结构,时间性的、无形的艺术形态也可以视作文本吗?我们认为任何一种艺术都必须具有完整性和结构性,否则它就无法成为艺术,民间艺术也不例外。那么只要民间艺术呈现为相对稳定的、具有系
-
试论当代漆画地域风格的形成
-
作者:
施如瑞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风格
漆画
地域环境
-
描述:
漆艺在中国有着七千年历史,而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存在,仅经历了短短的30年,可以说,漆画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当代漆画由于独立发展的时间短、理论研究少、创作者人数少等原因,现阶段尚未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形成各种风格流派,但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文章拟就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对当代漆画产生的影响,如在作品选题、绘画材料、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当代漆画的发展脉络。
-
城市雕塑探析
-
作者:
于美成
施梁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化浪潮
环境设计
公众行为
艺术科学
公共环境
城市设计
公共空间
城市雕塑
城市空间环境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物质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表征.
-
浅谈油画创作中的线
-
作者:
施洪敬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之意象
线之功能
线之概述
线之根本
-
描述:
在油画艺术造型中,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线条是油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人类最早描绘自然物象就是从线条开始的。线条除了基本的造型属性外,还具有非物质的情感表现属性,变化莫测的线条体现着画家对生命的情感体验,能诉诸于人们心理与精神的感受,能够形成意象的表现。
-
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
作者:
施国财
张壮华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过程
可塑性
大同小异
稀泥浆
制作方法
钦州
子池
煅烧
注浆成型
成型方法
-
描述:
钦州坭兴陶的制作,基本上与其它陶或瓷的制作过程一致,或有少许大同小异,如选泥、制泥、成型、装饰、煅烧等方法和过程。这里我们便按其自然流程阐述钦州坭兴陶的制作过程。
-
略述青花斗彩的艺术特色
-
作者:
施少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综合装饰
陶瓷
相结合
釉上彩
装饰效果
作品
工艺
瓷器
艺术特色
-
描述:
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中,陶瓷艺人为了全面实现把中国绘画艺术的色彩表现成果转化为陶瓷装饰效果,实现用多种色料来装饰描绘陶瓷而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经过反复的探索,宋代磁州窑有了红绿彩,但是由于上层社会审美时尚的制约未得到发展、到了明代宣德年间,仃了釉下青花蓝色与釉上红色相结合的力法,创造了青花红彩而成为宣德朝的一大创举,为其后成化"斗彩"的出现做了准备、成化年问的陶瓷绘画装饰继承了青花红彩的优点,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釉下依然
<
1
2
3
...
16
17
18
...
35
36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