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文学的救赎(上):解读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莫言   红萝卜   黑孩  
描述: 当今不是一个能论及"救赎"的时代,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麻木里,说"救赎"是会被人笑话的,更没有人相信谁能拯救谁。但是,倘若还有不死的灵魂,还有精神的坚持,难道真的会完全丧失对"救赎"的期许吗?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绝境,没有任何获救的可能,倘若"救赎"能从遥远的天边,稍露一点气息,也会使濒临死亡的生命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莫言荣获诺贝尔奖,除了颁奖词言明的,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人们更注意到,莫言创作中那表达"复杂感情"的"细腻笔触",以极强的生命力来揭示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故可以说莫言是"以文学的方式,成就尘世的救赎"。
文学的救赎(下):解读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残缺   莫言   意志力  
描述: 莫言荣获诺贝尔奖,除了颁奖词言明的,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人们更注意到,莫言创作中那表达"复杂感情"的"细腻笔触",以极强的生命力来揭示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莫言是"以文学的方式,成就尘世的救赎"。绝境之人除了祈祷之外,"救赎"就只能靠自己。文学一如音乐,正是孤寂绝望的心灵向往"救赎"的一种手段。
看不见的仰望:析《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探伍尔夫的批评意识(一)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想象构成   叙事功能  
描述: 本文是论及伍尔夫批评意识系列论文中的第一部分,属"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的首篇。维吉尼亚·伍尔夫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为一身,在论及人物的性格刻画中,伍尔夫像俄国理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阐述想象理论一样,使用的是叙事故事的方式。故此本文从其小说《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入手,探析其批评意识,特别是叙事方式及想象构成。
永恒乃是飘逝:《百年孤独》以冰块包裹激情之叙事[1]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飘逝   永恒   激情   冰块  
描述: 现代社会,膨胀的激情需要“冰块”,需要“冰块”包裹激情的文学叙事。《百年孤独》文本,别具一格。以冰包裹激情之叙事,正是以辩证思维寓言性写作来警示,或高贵或低俗,或前进或倒退,或生或死,一步之遥,失若千斤,永恒乃是飘逝。
女人是谁?:实践理性思考序曲(二)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劳作   吞噬   洞穴   阉割   创造  
描述: 本文上篇以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为蓝本,立于女性立场,重新审视希腊神话中的符号配置,以追究性别于神话话语的来源;下篇的讨论延续至希腊悲剧叙事,特别聚焦女性性别的生成,进一步解剖千年男性群集体心智的病理现象。
是“ 反领导权”还是被叙事者出卖?——读路翎《洼地上“战役”》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学   偷窥   牺牲   《洼地上的“战役”》   爱情   战争   路翎  
描述: 在《洼地上的"战役"》里,起初路翎当欲描绘英雄的故事,记载一次抓美军俘虏的战役中,年轻新兵阵亡的故事,但随着叙事进程的展开,却将英雄的故事写成了爱情故事,而且通过叙事技巧产生了几乎颠覆"领导权"的效果。文本如何记载历史?在历史时间、叙事时间以及心理时间的拉锯和构设中,如何在叙事话语中潜藏自我的感受和判断?叙事者使用了何种叙事策略,有何叙事意图,从而发出了一种与正史不同的声音?论文立于叙事学角度,从"背离作者的叙事者"、"‘偷窥’的意义——全知全能"、"复调叙事中‘独白’功能"三方面,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进行细读分析,在叙事机杼中探勘些许战壕掩埋着的历史的残垣碎片。
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观《阿凡特AVTER》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思   枢机   翱翔   意象  
描述: 我看《阿凡特》,实乃"神思方运,万涂竞萌!"导演卡梅隆利用现代特技,更是靠脑袋和心灵来营造情绪,方企及境如陆机《文赋》篇中的"沉辞弗悦,如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层云之峻。"我认为,影片展示的不只是特技,更是精神。你、我、大家,蚍蜉之生,最能幻想的就是如何可以拓宽时空,让这有限的生命趋向无穷。
读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谈文人与政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挽歌   陶渊明   陈翔鹤   文人  
描述: 文学常通过个体的一个特殊事例,像"陶渊明",聚焦他个人的特殊性,却历来表现了人类对"归园田居"的普遍向往。中国文人与政,自古以来就矛盾纠结。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及倡导"归园田居"向来被标志心智独立高洁。但也有关乎他崇尚自然的纯粹性争议。即他始终都无法真的成为"田居"村民的"落户"者,他的思想始终在儒和道中徘徊摇摆,甚至儒的入世远远高压于道的出世。本文读解上世纪60年代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揭示当代人之以古喻今。入世与出世是中国文人纠结的两难,而政治就好比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始终宿命般的缠绕于中国文人,方酿造出多重悲剧。
基于云模型的城市极端雨洪灾害风险评价
作者: 王贺   刘高峰   王慧敏   来源: 水利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险评价   城市极端雨洪灾害   云模型  
描述: 构建最大24 h降雨量、平均淹没水深、淹没历时、受灾人口率、受灾面积率、GDP损失率6个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云模型定量评价各指标下风险的等级,建立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极端雨洪下城市洪水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对景德镇极端雨洪引发的洪水进行风险评价,得到1990—2012年景德镇每年的风险等级,找出引发洪水风险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景德镇深受洪水的影响,平均淹没水深与淹没历时对洪水产生的风险有重大影响。提出通过大量植树造林,增加透水面积;新建排水设施,清理城市排水管道,可以有效降低景德镇极端雨洪带来的风险。
青花菜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作者: 符庆功   吴慧敏   胡颖   来源: 北方园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胚轴   青花菜   带柄子叶   再生体系  
描述: 以"碧冠"、"谊和80"和"幸运"3个青花菜品种带柄子叶与下胚轴为材料,探讨了激素组合、苗龄及AgNO3浓度等因素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NAA 0.1mg/L+6-BA 2.0/L+AgNO34.06.0 mg/L培养基上,"谊禾80"4 d龄无菌苗的下胚轴和6 d龄带柄子叶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化率(92.5%和85%);3个品种再生芽在MS+IBA 0.2 mg/L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5%以上。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