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徐艺】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日本人与油画
-
作者:
〔日〕林纪一郎
徐艺乙
石建中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代理机构
付款方式
肖像画市场
价格
-
描述:
日本人与油画
-
日本人与油画
-
作者:
林纪一郎著
徐艺乙译
来源:
美苑(鲁迅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阶段
油画艺术
新形式
现实主义
新课题
艺术学
多元互补
十一届三中全会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
描述:
日本人与油画
-
一念之间
-
作者:
徐艺展
来源:
小作家选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固有
化学家
母爱
名言
姿势
自然
雕塑
拉克
世界
-
描述:
人总会在某个时候,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一边是坎坷崎岖的上坡路,一边则是平坦通畅的下坡路.有些人,怕那纵横沟壑,于是便自甘沉沦;也有些人,不惧艰险,最终登临山巅.有时候,"怕"与"不怕",仅在一念之间. 怕与不怕的一念之间,是文化的传承与丢失.我们亲切地唤她"锦诗奶奶",但我们可否知道她为中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几十年来,她放弃富家小姐的身份,放弃安稳的高收入工作,而选择了扎根西域,用自己一份力量去挽救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文明.若不是她的一念之间,如今我们怎会看到,瑰丽壮美的"飞天",诡奇神秘的雕塑?你问她是否怕这艰辛困苦,是否怕付出却得不到回报?
-
绘画与平面设计的共生
-
作者:
徐艺恒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线面构成
形式感
平面设计
绘画
-
描述:
虽然绘画与设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态,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中的点、线、面构成映射到绘画创作当中,更加丰富也更加明确了画面的层次,使绘画创作更有形式感:设计独特的思维与视角给绘画带来了不同的灵感,尤其是现代绘画的很多选材灵感都是来自于一些平面作品;同样,绘画对于设计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功不可没,早期的设计作品与油画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常常采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的比较生动、具象。绘画审美为设计审美奠定了基础,一份好的设计通常也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主要从绘画与平面设计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
上海青年美展30年回顾展
-
作者:
徐艺
来源:
上海文化年鉴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上海市
艺术馆
美展
广播影视
文化发展
刘海粟美术馆
获奖作品
-
描述:
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担任指导单位,徐汇区文化局和刘海粟美术馆主办,徐汇艺术馆承办的“大时代之光——上海青年美展30年回顾展”于12月5~21日在徐汇艺术馆举行。上海市文广局、徐汇区政府、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书画出版社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展览梳理了以往10届上海青年美展的获奖作品,并从中选取了39幅作品展出,其中《我要向毛主席报告》、《渴望和平》等作品都是当年影响广泛的时代精品。为保证展品充分反映30年上海美术发展史,
-
蚌埠市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
作者:
石川
徐艺
齐欣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城市
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因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需要。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蚌埠市区范围内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实地调查和梳理,发现蚌埠的公共艺术存在数量匮乏、题材单一、质量不均、疏于维护等问题。基于此种现状,在公共艺术管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重视对既有作品的维护等层面提出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
-
钱俊良 紫砂绞泥魔术师
-
作者:
徐艺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中
工程承包
砂壶
钱俊
艺术品市场
丁蜀镇
月出
高考落榜
-
描述:
民间紫砂工艺师钱俊良,1966年10月出生于太湖西岸宜兴丁蜀镇洋渚村。先辈都是农民,改革开放后,读上了高中,高考落榜后开始从事木匠与工程承包等工作,小有成就,但生性憨厚耿直,不善商海算计。经商失败后没有气馁,转而拜其同学——邹先生为师傅,吃起了紫砂饭。该师傅就是近年来被紫砂壶界誉为中青辈中最杰出的青年艺术大师之一的邹跃君先生!其实在读高中时,我们就了解邹君喜欢画画、玩航模、做紫砂小雕塑。30年前刚入紫砂行业,就得到台湾收藏界“此非池中物,艺术前程不可限量”的高度评价。2015年艺术品市场
-
潮彩十三笔
-
作者:
徐艺乙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潮彩
陶瓷艺术
艺术评论
-
描述:
潮彩,为广东潮州彩瓷的简称。与粉彩、广彩一样,是瓷器釉上彩绘产品的一种。据相关文献介绍,在潮州这个地方,唐宋时期已经生产瓷器。宋代笔架山窑的瓷器产品已采用刻花、画花、堆花等釉下装饰。与其他地方的瓷器生产一样,明朝曾出品青花瓷
-
鱼盘
-
作者:
徐艺乙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鱼
龙门县
山东淄博
山东青岛
百姓消费
釉下彩
胎质
鱼纹
鱼盘
胶东地区
-
描述:
在山东青岛周边乡村的家居中,多备有一种用鱼纹装饰的盘子。这样的盘子相传出自于山东淄博等地的民窑,虽然产量不大,但自清代以来,一直是胶东地区民家的必备用品。赶海得来的小鱼,用油一炸,酥嫩香脆,通体金黄,搁在青花纹饰的鱼盘上,色、香、味俱全。这样的釉下彩青花鱼盘,虽然烧造时的工艺要求颇高,但其价格并不高,是百姓消费的常见之物。青花鱼盘的直径多在25—35厘米,胎体有一定的厚度,拿在手上让人感觉到敦厚;有的胎质稍有泛黄,上有一些星星点点的锈点,看得出陶土没有经过仔细淘洗,烧成
-
器用艺术溯源
-
作者:
徐艺乙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管瓶
瓜棱瓶
磁州窑
重环纹
原始青瓷
朝夕相伴
带钩
手工业生产
釉下彩
装饰方法
-
描述:
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种种材质不一、造型各异、功能完备的生活用品,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种方便。这些由劳动者创造的、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与劳动者朝夕相伴的极为平常的生活用品,是人们物质生活之基础,其中的绝大部分也是具有审美与造型艺术意义的民间美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