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作者: 江建新   秦大树   徐长青   江小民   李军强   韦有明   李鑫   新井崇之   钟燕娣   李扬   单莹莹   唐雪梅   王佳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明代   制瓷作坊   御窑遗址  
描述: 2014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露出房基、墙基、灰坑、天井、路面等多处遗迹,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以丰富的明代釉上彩半成品瓷器最为重要。根据遗迹、遗物初步判断,本次发掘区域,应为明御窑遗址内的制瓷作坊遗址,并可能存在给釉上彩半成品上彩的作坊遗址,这在历年来御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
景德镇市兰田村柏树下窑址调查与试掘
作者: 江建新   秦大树   李凯   李军强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田窑   柏树下窑址   晚唐五代   景德镇早期制瓷业  
描述: 2012年12月,为了了解景德镇制瓷业创始时间的产品面貌的资料及早期制瓷业的生产面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景德镇市浮梁县兰田村柏树下窑址进行了调查试掘,发掘面积40平方米,局部清理窑炉一座。柏树下窑址的时代自晚唐到五代,是一处大量生产碗、盘、罐等日用瓷的民间窑场,产品种类主要是青绿釉、青灰釉和白釉瓷器,三类器物生产的时间不分早晚,再次证明了这三类器物是同时生产的,表明了景德镇早期窑业生产所受影响来源的多样性。
2O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作者: 江建新   李鑫   唐雪梅   江小民   单莹莹   李军强   钟燕娣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明代   制瓷作坊   御窑遗址  
描述: 2014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露出房基、墙基、灰坑、天井、路面等多处遗迹,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以丰富的明代釉上彩半成品瓷器最为重要。根据遗迹、遗物初步判断,本次发掘区域,应为明御窑遗址内的制瓷作坊遗址,并可能存在给釉上彩半成品上彩的作坊遗址,这在历年来御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
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宋元遗存发掘简报
作者: 翁彦俊   江建新   秦大树   江小民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遗存   发掘简报   宋元   江西省   老城区   中心地带   景德镇市  
描述: 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404号红光瓷厂厂区内,西距昌江约0.6公里,南距南河约1.9公里。2012~2015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落马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672平方米,揭露了大量北宋至清末的制瓷业遗迹,并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器标本。其中,宋元时期遗存主要包括南宋灰坑5个、元代储料池4个、元代房址5座,出土瓷器和窑具可分为三期五段,即北宋后期、南宋中后期和元代,元代又可分早、中、晚三段。本次发掘为研究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的制瓷业提供了重要资料。
传统手工业城市文化复兴策略和技术实践——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展示区博物馆、美术馆保护与更新设计
作者: 胡建新   张杰   张冰冰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博物馆   景德镇   技术实践   更新设计   工业城市   美术馆   文化复兴  
描述: 景德镇以瓷立市、因瓷兴市,且至今仍以瓷业为重要产业,是举世闻名的“瓷都”。长达千年的陶瓷生产历程,留存有大量的产业遗迹。陶瓷博物馆(图1)原为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宇宙瓷厂”的烧炼车间,由苏联援助建设
元代至明初景德镇地区制瓷技术及其源流考察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至明初   制瓷技术   景德镇窑   源流与影响  
描述: 本文根据近年来出土资料与相关文献对元至明初景德镇地区制瓷技术及其源流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包括对元代青花、釉里红、蓝釉、蓝地白花、孔雀绿釉青花、孔雀绿釉金彩、卵白釉瓷,元明黑釉、红绿彩瓷,明初高温色釉瓷,宣德官窑仿汝、哥、定、龙泉窑产品,宣德官窑铁绣花制品等的考察,以及对元代开始使用的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元明青花料,元明釉上彩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窑装烧技术及其源流的考察。总的来看,元代至明初景德镇制瓷技术有了空前进步,不仅吸收了国内许多著名窑场的烧制技术,也汲取了中东、韩国等地区的优秀制瓷技艺;同时又将产品与技术扩散到这些地区,特别是产品大量销往欧亚大陆,标志着景德镇早期全球化的开始。
江西景德镇丽阳碓臼山元代窑址发掘简报
作者: 戴仪辉   赵可明   王上海   江建新   胡胜   王光尧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发掘简报   江西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景德镇市   元代   国家文物局   陶瓷考古  
描述: 碓臼山元代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南丽阳乡丽阳村碓臼山的南坡, 2005年7月由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考占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不仅出土了大量青瓷器,而且发现了一座元代窑炉的遗迹,是由龙窑向葫芦形窑过渡的雏形,对于陶瓷窑炉发展史具有一定学术价值。通过对该窑炉内原状匣钵柱排列方式以及装烧细节的考证,可作为研究和复原元代晚期窑炉每窑的装烧量、窑内匣钵平面排列和空间组合等瓷业生产的原始依据。
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的鉴赏与收藏
作者: 张建新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艺术陶瓷   艺术瓷   江西省   艺术家   鉴赏   当代   价格   作品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从制作工艺上主要分为青花、釉里红、粉彩、新彩、高温色釉、雕塑、综合装饰和现代陶艺等,对于广大的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要做好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瓷的鉴赏与收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景德镇古代官窑所选用的瓷土来自景德镇东北郊高岭村开采一、从陶瓷生产工艺识别艺术陶瓷的品质
四百年,两个城市的情缘:晚明社会与景德镇及克拉克瓷的烧造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艺术家   艺术中心   节点   工作室   聚集   实习生  
描述: 克拉克瓷是流行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种外销瓷品种,此类青花瓷器有其特有的开光构图形式,装饰风格特征明显,欧洲瓷学界将这类风格相近的青花瓷统称为“克拉克瓷”。这种瓷器在整个晚明外销瓷中占有特殊位置…… ◎晚明社会与景德镇及克拉克瓷的烧造 明代自中期以后,国力已由盛渐衰,崇祯六年底(1633),由贺双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61名农民军将领率军突破黄河天险,进入中原地区。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 构建新的职业教学体系
作者: 袁建新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体系   构建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描述: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短,然而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还来不及构建新的职业教学体系,因此不得不沿用或借鉴本科及专科的教学体系。本文从分析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高职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构建新的职业教学体系的途径。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