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新】搜索到相关结果 65 条
-
农行工作人员携200万元出逃
-
作者:
李恒斌
钟建新
邹好红
来源:
法制与经济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租车
检查站
武汉市公安局
民警
专项行动
农行
银行工作人员
复印件
银行卡
身份证
-
描述:
7月22日,景德镇农业银行员工陈俊强携带200万元银行巨款外逃,24日深夜陈俊强在湖北武汉落网。◆落网时有9张身份证7月24日晚,武汉市公安局“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同意部署,巡警对出城“的士”逐辆检查登记。9时30分,当检查到一辆坐有一男性乘客的出租车时,民警从该男子稍纵即逝的眼神中准确捕捉到了其
-
景德镇瓷业名家中的黄山人
-
作者:
郑建新
来源:
志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接棒
接力跑
-
描述:
景德镇瓷业名家中的黄山人
-
陶瓷出口代理为何只“代”不“理”
-
作者:
石建新
夏春雷
汪文红
汪建青
周伟胜
李民生
来源:
中国外汇管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汇管理
核销方式
国际贸易
中国
陶瓷出口代理
-
描述:
陶瓷出口代理为何只“代”不“理”
-
无铅阴极电泳涂料的应用试验
-
作者:
裴和德
方海丽
袁建新
来源:
汽车工艺与材料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极电泳
无铅
涂料
应用
-
描述: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适应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了用无铅阴极电泳涂料LB-20LF置换含铅阴极电泳涂料HB-2000LB的试验工作.介绍了LB-20LF涂料的主要技术特征、试验室小试情况和结果,以此为基础,在生产线上成功实现了由HB-2000LB向LB-20LF的过渡和转换.还简要介绍了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如设备、工艺参数管理的改进等.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B-20LF可提高涂膜的光泽和膜厚均匀性、改善了工件袋部的涂覆状况,可全面提高车体电泳涂层的质量.
-
走进古代文明 景德镇珠山出土明初外销瓷精品鉴赏
-
作者:
彭劲松 江建新主编
来源:
中国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瓷器
-
描述:
走进古代文明 景德镇珠山出土明初外销瓷精品鉴赏
-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
-
作者:
江建新著
来源:
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古代陶瓷
研究
考古
-
描述:
本书是作者个人的学术专著。作者从事景德镇陶瓷考古工作近三十年,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典范。本书为其多年研究成果集合,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中国釉上彩瓷史略
-
作者:
江建新著
来源:
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釉上彩
中国
瓷器(考古)
研究
-
描述:
中国釉上彩瓷史略,作者江建新,内容分为:前言,关于最早的釉上彩瓷器,红绿彩的彩饰及工艺特征,关于红绿彩的烧造年代,元代景德镇对宋金釉上彩的继承,明洪武时代釉上彩,明永乐官窑对釉上彩技术的发展,明宣德官窑釉上彩及其创新,明正统、景泰、天顺釉上彩,明成化釉上彩技术的成熟,明代弘治、正德釉上彩,明嘉靖、隆庆、万历釉上彩,清康、雍、乾时期釉上彩的繁荣,清中后期别具一格的釉上彩,民国时期的新彩,结语等16部分,较系统地阐述了景德镇这一瓷器品种的发展脉络,具有学术及阅读的积极意义。有配图约100幅。
-
御窑史话
-
作者:
江建新主编
来源: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史
-
描述:
本书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为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组织策划,由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编写。景德镇皇家御窑厂,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今天人们触摸感知中华陶瓷文化艺术的圣地。本书以考古史料为依据,论述了从元朝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到清朝宣统3年(公元1911年)630多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的兴衰,历代瓷器的用料、装饰技法、烧制等制作工艺。使读者对景德镇御窑、对中国陶瓷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形成大致的轮廓。
-
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
作者:
江建新
钟燕娣
李军强
江小民
秦大树
单莹莹
王光尧
丁雨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中心
景德镇
发掘简报
御窑厂
江西省
遗址
保护范围
明清
-
描述: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对御窑厂遗址的第二次大规模主动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
-
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出土元代白瓷成分分析及工艺研究
-
作者:
徐文鹏
崔剑锋
秦大树
江建新
邹福安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分分析
景德镇
二元配方
御土
元代白瓷
-
描述:
在使用ED-XRF(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121件元代白瓷(青白瓷、卵白瓷和灰青瓷)标本进行胎、釉成分分析后可知,卵白瓷和青白瓷的釉色差别主要是因釉中主要助熔剂(Ka、Ca、Na)配比量不同所致,卵白瓷的烧成主要是由于釉料配方中出现了Na2O含量较高的配料,而灰青瓷的外观则主要是由于胎中Fe和Ti等杂质含量非常高。分析结果还表明,景德镇元代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时代变化规律:南宋末元初,窑场仍部分沿用南宋时期的钙釉配方,生产较为精细的青白瓷,同时也用新的碱钙釉配方生产质量稍差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早期,南宋时期的配釉技术已完全被新出现的碱钙釉所取代,生产釉面较乳浊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中期开始使用一种高Na2O含量的原料,创烧了卵白瓷,这可能与贡御和接受官府订烧有关;元代晚期,卵白瓷的烧制技术在不断摸索中日渐成熟,釉料配比已十分稳定;元末,落马桥窑场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釉料配方波动很大,制瓷技术非常不稳定。综观有元一代,无论是卵白瓷、青白瓷还是灰青瓷,可能都采用了“天然二元配方”,即使用了伴生有瓷石矿物的高岭土矿(或伴生高岭土的瓷石矿)。落马桥窑场在元代中晚期生产的卵白瓷,可能是采用了伴生有少量高岭土的高Na2O含量的瓷石矿(高岭土矿),即文献所提的“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