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在经济大潮与全球化语境中站稳艺术的人民和民族立场
作者: 尚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立场   文艺观   中国文化建设   《讲话》   文艺工作   社会生活   民族复兴   社会改革   文艺创作   全球化语境  
描述: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深入推进社会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髓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是指司总书记的《讲话》再次阐述了毛泽东提出的艺术的主体是人民大众、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社会生活这两个艺术命题。他在《讲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人民"和"生活",他在《讲话》中最经典的话语是"文艺创作方法有
心理场阈的形象再造:从戴平均的画室幻境看70后写实油画的艺术追求
作者: 尚辉   来源: 今商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场   中国社会   幻境   新古典主义   形象再造   画室   写实油画   艺术追求  
描述: 写实油画的发展在70后这一代画家身上又出现了回归的潮流。70后画家对于写实性油画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50后与60后对于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投入。从伤痕美术而发轫的乡土写实,到以表现城市女性为人文觉醒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不仅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描绘人物对象的转变,而且,在审美品格上,也产生了从批判现实的悲剧倾诉,到反映物质生活的富足而形成的古典奢华的审美流变。
从写生到创作:郭润文油画赏析
作者: 尚辉   来源: 金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光色   外在现实   摄影作品   形体结构   接受对象   印象主义   写实油画   复制图   写实性  
描述: 与前辈油画家那种在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寻求写实再现的方法不同,郭润文具有新古典主义意味的写实油画大多都是通过写生完成的,甚至也可以说,他的写生过程也是逐步完成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暗藏着两个至关重要的艺术命题:一是在图像(摄影作品)异常发达的今天,画家为何依旧痴情于写生,二是他在写生过程中如何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写生与创作:关于郭润文的油画
作者: 尚辉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造型   古典主义时期   油画家   光色   布面油画   形象塑造   印象主义   写实油画   理想美   文则  
描述: 与前辈油画家那种在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寻求写实再现的方法不同,郭润文是在欧洲新古典主义的油画传统里追寻写实的塑造感。如果说,在他之前的中国数代油画家以学习欧洲印象主义光色的写实系统为主,直接画法使得他们在凸显笔触之中完成造型与光色的再现;那么,郭润文则远溯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对于符合古典比例的造型研究。他的作品尽力将笔触隐藏到形象塑造的背后,色彩也尽力在褐色调子里减弱光色的变幻。像抽象主义绘画试图表现潜伏在形象背后的抽象关系一样,郭润文也试图探寻人物造型形象那种内在的结构,并力求把这种内在结构处理成符合理想美的数理关系。
写意的界限在哪里?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风景   中国画家   意象性   视觉体验   本土化   中国美术   美术馆   油画   写意性  
描述: 这个冬天有两个展览不得不看。一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工·在当代"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二是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南方的风景"油画群体写生展。占用了整个美术馆一楼展厅的工笔画大展,出现了不太常见的排队观展的现象。展览之所以好看,在于为数众多的画作刷新了人们既有的工笔画印象。尤其是一些借鉴与挪用了欧洲古典写实油画的作品,颇具观念意味,创造了奇异而虚幻的视觉体验;"南方的风景"的开幕,恰逢京城遭遇雾霾。走进展厅,扑面而来的是那些清新爽亮的广西
绘画性:裁决全国美展作品的新标尺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委   油画家   裁决   中国艺术   美术作品展览   美展   绘画性   林风眠  
描述: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区的评审牵动着中国油画家们的心!这与其说是评委们选择作品,毋宁说是油画家们在考量评委们的眼光以及评委们对当下油画问题的思考。当何红舟的描写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当年在塞纳河畔寻求中国艺术之路的《桥上的风景》在油画展区评选现场、以过半数选票获得金奖提名时,评委们在投以热烈掌声之余也对其他没有过半数选票的金奖提名作品表示
清水丽人:刘泉义勾染的盛装苗女图像
作者: 尚辉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创作道路   工笔重彩   毕业创作   中国化   造型   学院派   中国画   社会反响   人物形象  
描述: 刘泉义有着学院派中国化教育的扎实造型功底和全面的画学素养。他毕业创作的《苗女》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并在当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一举荣获铜奖,这更坚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此后,他有关苗女的工笔人物画一发而不可收,《祥云》、《春雪》、《二月花》、《银装》、《满树繁华》、《苗女·山水间》以及《红线》、《暮色》、《闻香》、《黑蝶》等一再闪现在各种全国性美展上。刘泉义成为
没有时光的莲池
作者: 尚辉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审美   欧洲绘画   造境   巨幅画   光色   野逸   橘园   印象主义   文化意象   莫奈  
描述: 到过巴黎橘园美术馆的人都会对莫奈的巨幅画作《睡莲》留下至深的印象。该作以睡莲为主体,画了他居所花园的池塘、水草、垂柳、拱桥,目之所及的一切家园草木尽收笔端。当然,更确切地说,他画的又不是风物,而是月色与骄阳下池塘光色的变幻,而且画得如此幽深凄迷,仿佛把他生命最后的灵光都投射到那些洒脱而又凝重的笔触。在莫奈之前,欧洲绘画史中似乎不见描写莲花的油画,在他之后也不曾多见。作为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莫奈其实也不是单纯画睡莲,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