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孙温绘】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清彩绘全本红楼梦
-
作者:
清 孙温绘
来源:
南京:译林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
描述:
本书所收,是由清代孙温画的《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凡230幅。书中以《大观园全景》为开篇,之后即按照《红楼梦》原著的故事情节,依次描绘,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开始,到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结束,每一章回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画幅之下所配文字,均摘选
-
清·孙温绘红楼梦 全2册、典藏本
-
作者:
清 孙温绘
旅顺博物馆编
含澹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材
国画技法
-
描述:
《清·孙温绘百廿回红楼梦》超大型画册,系根据旅顺博物馆所藏国家一级文物、享有国宝之称的清代孙温所绘《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图册,仿真复制。高精度的原画照相、制版,高质量的印刷及特制内文材料的使用,保证了原画工笔精细、色彩艳美、唯妙唯肖艺术魅力的再现。全书二百三十幅画面,三千多人物形象及丰富多彩的各类场景,生动地表现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形象资料。全书五色印刷,采用传统手工经折装形式,进口布料烫金封面,“四合套”函装,豪华庄重,高贵典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鉴
-
红楼梦 上下
-
作者:
清 曹雪芹著
清 孙温绘图
甄芸注释
来源:
工人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师范学校)
美术(学科:
美术
-
描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版《红楼梦》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我们选取了权威的古代版本——程乙本《红楼梦》作为底本。《红楼梦》的版本历来有“脂砚斋评本”和“程高本”两大系统。“程高本”即程伟元、高鹗等人整理修订的版本,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末和五十七年(1792)初刻印过两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学者胡适考证区分了这两个刻本,定名为“程甲”、“程乙”,后一种(重校本)成为了二十世纪以来最流行的《红楼梦》版本,其故事完整,语言更近于白话,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其二,我们邀请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撰写注释,务求校勘精审,注释翔实,语意通达,为广大职工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现有的四大名著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注释过于简略的问题,有些则完全没有注释,读者阅读的时候只能了解故事情节,大量的细节被忽略掉。这次出版的“全新注释绘图本”《红楼梦》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解释,尽量不用晦涩、学术化的语言,更贴近普通职工读者的阅读习惯。其间还穿插了许多对文化典故、文化常识的解释,这部分内容包括古代的制度、官职、习俗、俚语、服饰、器具、诗词用典等等,帮助广大读者在欣赏名著的同时积累知识,提升修养。原作中使用的一些专有名词有其历史语境,在作者生活的年代表示某种含义,在作品描写的时代里又有一些差别,这是读者需要加以注意的。 其三,我们选用了清代画家孙温的作品作为插图,增加书之雅趣。孙温的《红楼梦》画作是围绕原著情节、逐章绘制的大型工笔作品,创作时间长达36年之久。作品色彩凝重,笔法精细,注重人物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构图上还吸收了许多西洋绘画技法。孙温生于清嘉庆年间,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大约百年,他的画作较好地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其四,我们以现存的优秀版本作为对校本,对原典作了精心校勘,力争做到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原作中的繁体字改成了对应的规范的简化字,首选字、异体字、通假字以及习惯用语、用字等谨遵原作,基本保持不变;对原编著者的笔误、录字错误则予以改正,不再一一注释。
-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作者:
孙温绘
来源:
北京:现代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教材)
学科:
工笔画:人物画(学科:
-
描述: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名著,从流传之日起便是众多画工心仪的绝佳题材。两百多年来,为《红楼梦》所绘的备类插图,以《红楼梦》中人物为蓝本的肖像系列,受《红楼梦》启发而创作的各类美术作品真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 然而,真正像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这样的出类拔萃之作却是屈指可数。从涵盖全书囊括主要情节而言,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想象而言,从对细节的精确描绘而言,从艺术表现的完美程度而言,《全本红楼梦》可毫不夸张地应列为两百年来的夺冠之作。 据现仅有的一点史料考得:孙温为河北丰润人(即今日的唐山地区),出生于嘉庆年间,生活在同治、光绪年间。《全本红楼梦》是他尽毕生之力留给后世的唯一巨制,而他本人毕其一生都不过是混迹于市井的无名画师。故此今天我们已无从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 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是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共二十四册,总计230幅图,画心纵43.3厘米,横76.5厘米。全图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为开篇,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遗。从第二幅画开始,依次描绘出《全本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每个章回情节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如第十七回游大观园一节就用了十四幅图,而有些童节则合二为一),但画面始终是围绕着原著的故事情节而推进的。 《红楼梦》原著共一百二十回,孙温原设计的图幅为240帧,然今仅存230帧。在画稿被后人发现时,有一册为空白纸页,对应书目,则是缺少描绘从104至108回内容的画页,按每回平均两页来看,正好缺十页。而此五回正是小说的关键、涉及到抄家、复职等重要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