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5秋季写生展前言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活动   书法专业   对景写生   路以   油画专业   硕士研究生   江苏无锡   山东枣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2015年10月11日至3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2014级硕士研究生分别赴外地进行写生考察。这是继2014年下乡写生之后的又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圆满完成了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油画和书法专业的教学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兵分三路:一路赴江苏无锡、周庄、苏州、宜兴等地,由班主任陈萌萌、授课教师王跃奎带队;一路赴山东枣庄,由授课教师阴澍雨带队;再一路赴山东曲阜,由班主任刘璋、授课教师周延带队。前两路以我院无锡和枣庄创作基地为依托,在风光美丽的周边地区展开中国画和油画专业的对景写生教学;曲阜一路为书法专业的教学考察,考察所及有邹城博物
再提现实主义——由王少伦油画《水》引出的话题和思考
作者: 王少伦   孙为民   邵大箴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库尔贝   “主义”   现实主义   造型能力   毕业创作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生活积累   “现实主义”   油画  
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95后毕业生王少伦的巨幅毕业创作《水》,在社会上引起一些震动。作品以直面华北农村现实主题的悲壮感,坦抒画家切身生活感受的率真感和语言形式如泣如诉的朴实感,把“现实主义”这个大家绝不陌生的话题再次引出。对此,四位论者各有思考,触及一些不该避而不谈的现状问题。
卷首语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满   美术学院   漆画   玉溪师范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品   应届毕业生   云南   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 晚清时的中国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那会儿,油画只是西方传教士用以宣传教义、传播西学的工具,和中土世界大有隔阂。偶有国人“掺用海西画法”,文士也不以之为“雅赏”,以致不成气候。百年过去,经国人移植和培育,油画已发展成蔚为壮观的参天之林。如今,画油画像画国画一样,是件自自然然的事情,似乎犯不着再去问个为什么。 本刊之所以提出这个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触动于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国油画与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作为
卷首语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极作用   社会建设   生态结构   文化建设   相和   当代社会生活   和谐关系   民间艺术   文明   民俗  
描述: 油画舶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20世纪上半叶,在本土艺术的汪洋大海中,它如同一个孤岛,孤傲地折射着欧洲现代艺术革命的奇光异彩;世纪中叶,它的技术品格和文化因素被致力社会文化变革的国家意识形态所选择,从而在现实主义框架中展开了一段辉煌显赫的历史。改革开放为油画艺术的中国传人打开了一个新视界,人们满怀激情和新奇重履西方现代艺术革命的足迹,继而又迅速接上“现代主义”之后的故事。如今,油画艺术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出于审美兴趣的轻松——贾克油画新作印象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感   唯美倾向   呼吸困难   价值创造   游戏品格   漆画   表现主义   审美兴趣   艺术魅力   油画  
描述: 这么多朋友中,大概要算贾克活得最萧洒。也许生就不愿往心里装太多累人的东西,每次见面,他总给我一种装不出来的轻松感。 有一阵,贾克的画颇显沉重。那时,他主要画漆画,风格带点表现主义,似乎还透着几分牵涉人性和命运思考的悲怆和严肃。在唯美倾向甚烈的漆画界,贾克的深沉画风引入瞩目,有异军突起,不循常轨的感觉。对外界来说,贾克用大漆追求绘画的主题性,不仅使他的作品显得流光溢彩,别具一般绘画所不具的形式感和艺术魅力,而且多少改变了漆画在人们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贾克在漆画上的作为,或许还应有更高的估价,但我总足觉得他的画和他的人小有间隙。想来,缘由尽在“笔墨当随时代”这句箴言中。那时的风气,怎么吹都让人觉得呼吸困难。
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先锋:吕品昌谈周国桢陶瓷雕塑的艺术成就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材料   陶瓷雕塑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表现形式   艺术创作   雕塑家   陶艺创作   中国现代  
描述: 艺术创造是最没有遮拦的。艺术家的品性、学养、才情和世界观,都会一览无遗地在艺术作品中呈现,甚至每一件艺术作品像是一个放像机,映着艺术家的整个人生。那潜在的无数的观众,会被这艺术感动、激励,因而看到希望,重新燃起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在这个问题上,时间是最严厉的评判家。它只选择最优秀的艺术留下给后来的人们,其他则一概摒弃。所以,艺术家必须重视艺术创作,珍爱自己的艺术作品,善待观众,保卫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信心。本期[时代人物]周国桢和[本期名家]童中焘,皆是严肃、认真面对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已经得到业界普遍的好评,一并推介给广大读者。
让雕塑真正深入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中:吕品昌访谈
作者: 陆军   孟繁玮   刘漫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关系   公共雕塑   艺术家   雕塑家   公共空间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时间:2011年5月地点:吕品昌寓所陆军(以下简称陆):今天所谓的"雕塑",无论是在学院中作为基础知识来教授的对象,还是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形态,本质上都是来自西方文化传统或西方化现实语境的
2010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展举行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作品展   雕塑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   曾竹韶   奖学金   雕塑艺术   应届毕业生  
描述: 2010年10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2010年度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获奖和入围作品共47件(组),它们来自全国十大美术院校雕塑专业2010年应届毕业生之手,表现了各校的教学方针及年度教学成果。
2008年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及相关活动在京举办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作品   评选   鲁迅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曾竹韶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奖学金   雕塑艺术  
描述: 2008年11月3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的2008年度(首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揭晓,中央美术学院的李展等5名青年获曾竹韶奖,鲁迅美术学院的柴佳等12名青年获提名奖。我国雕塑界前辈、百岁老人曾竹韶先生专程出席活动并亲自为5位获得曾竹韶奖的青年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和入围作品共48件随后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向公众展出。同时开幕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优秀学生作品展,开幕式由雕塑系常
我的艺术思想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思想   民族文化传统   艺术精神   艺术历程   传统优势   艺术创作   本土文化   审美创造活动  
描述: 在我的意识中,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是影响审美创造活动的一种不该忽视又不虚夸的积极性因素,在沉静中潜心品读本土文化的文脉传统优势,必给艺术创作带来活泼生机。在整个艺术历程中,我持续着《中国写意》、《阿福》、《历史景观》几个系列的创作。就形式意趣民族化的探索而言,《阿福》是我取向民间艺术的触角。我希望利用泥料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塑性,最大程度地强化民间雕塑式的扩张感和饱满感,合乎“物理逻辑”地开发陶艺语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