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吕品】搜索到相关结果 89 条
-
扬厉良知的艺术:李自健油画艺术解读
-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核心价值
油画艺术
人性
精神性
解读
人格
艺术观
中国当代
执著
为人生而艺术
-
描述:
展览名称: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新世纪巡展展览时间:2010年4月18日至4月26日在中国当代油画家行列中,李自健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油画艺术,还有他的艺术行为,令人瞩目,让人共鸣,产生了国际性影响。敢为人先的湘人血性,坎坷艰辛的人生历练,造就了李自健坚韧果敢、热诚和
-
艺文双修 技道两进
-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院院长
工笔花鸟
日至
湖南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双修
中国美术家协会
景祥
展览时间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展览名称:曾景祥工笔花鸟画展主办单位: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科技大学展览时间:2015年6月15日至6月25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5号厅展品数量:31件曾景祥:1949年生于湖南桃江.197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美术家协会理事。
-
文心幽雅
-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品画格
邱春林的青花瓷
文人画
-
描述: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人画家,多是业余性质的,因此对其画品画格的评价也往往高于以技谋生的画匠。中华人文传统对艺术创造向来有高度的素养要求。邱春林凭借在文艺理论、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方面打下的深厚基础,不焦不躁,静心沉潜,耐得寂寞,是为学事艺的致远之道。像国画创作一样,他的青花瓷沿用了山水题材。在我看来,他的瓷上山水和纸上山水既有传统作风的笔致,又有写生应景的新意,格调古雅而清新,没有沾染市井的俗气。
-
生之升华
-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与传统
人文情怀
郅敏
量变到质变
-
描述:
青年雕塑家郅敏走过的路程犹如陶冶,从生料到熟料,从粗疏到精致,最终推进到"陶化"或"瓷化"的新境地。这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品格提升过程。
-
灰调的意象——唐满生风景油画简评
-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中国当代油画
斜拖
风景油画
前期控制
审美情怀
隔河相望
人格魅力
圈里
领袖人物
-
描述:
打过交道的朋友们都知道,唐满生性情幽默开朗,为人仗义豁达,做事果敢利落,虽为纯粹的江南人,却每每彰显着北方人所特有的豪爽和率性。他因此深得大家推崇和喜爱,谁都愿意与之相处做事。而在友人圈里,他也总是一个无须推举的"领袖人物"。然而,豪爽率性并不是满生人格魅力的全部。当我们走近其绘画艺术时,却会认识到他的另一番魅力。在折射着画家精神世界的画作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与其外向性格不尽相同的蕴藉与幽情,一种脱离尘世喧嚣的闲适而略带郁悒的审美情怀。满生懂
-
让雕塑真正深入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中:吕品昌访谈
-
作者:
陆军
孟繁玮
刘漫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关系
公共雕塑
艺术家
雕塑家
公共空间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时间:2011年5月地点:吕品昌寓所陆军(以下简称陆):今天所谓的"雕塑",无论是在学院中作为基础知识来教授的对象,还是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形态,本质上都是来自西方文化传统或西方化现实语境的
-
2010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展举行
-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作品展
雕塑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
曾竹韶
奖学金
雕塑艺术
应届毕业生
-
描述:
2010年10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2010年度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获奖和入围作品共47件(组),它们来自全国十大美术院校雕塑专业2010年应届毕业生之手,表现了各校的教学方针及年度教学成果。
-
2008年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及相关活动在京举办
-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作品
评选
鲁迅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曾竹韶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奖学金
雕塑艺术
-
描述:
2008年11月3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的2008年度(首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揭晓,中央美术学院的李展等5名青年获曾竹韶奖,鲁迅美术学院的柴佳等12名青年获提名奖。我国雕塑界前辈、百岁老人曾竹韶先生专程出席活动并亲自为5位获得曾竹韶奖的青年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和入围作品共48件随后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向公众展出。同时开幕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优秀学生作品展,开幕式由雕塑系常
-
我的艺术思想
-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思想
民族文化传统
艺术精神
艺术历程
传统优势
艺术创作
本土文化
审美创造活动
-
描述:
在我的意识中,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是影响审美创造活动的一种不该忽视又不虚夸的积极性因素,在沉静中潜心品读本土文化的文脉传统优势,必给艺术创作带来活泼生机。在整个艺术历程中,我持续着《中国写意》、《阿福》、《历史景观》几个系列的创作。就形式意趣民族化的探索而言,《阿福》是我取向民间艺术的触角。我希望利用泥料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塑性,最大程度地强化民间雕塑式的扩张感和饱满感,合乎“物理逻辑”地开发陶艺语言
-
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关于当前雕塑问题的对话
-
作者:
李秀勤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规范
生命体验
艺术家
工作室
美术学院
雕塑性
本体语言
雕塑家
作品
传统雕塑
-
描述:
李秀勤 被盲文包装的静物—2盲文纸 麻绳 50×110×100厘米 1994年 李秀勤 女,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0年获英国曼彻斯特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浙江省美协理事。作品曾参加国内外诸多大型展览,举办多次个展;获浙江省青年美展铜奖、学院优秀创作奖、永芳艺术奖和威海国际雕刻大赛最佳作品提名奖。 吕:有评论家说现在是一个以“泛雕塑”为特征的“后雕塑”时代,你对此任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