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名】搜索到相关结果 143 条
-
“草虫”在中国画中的位置——看齐子如先生画草虫
-
作者:
欧阳启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齐子如
工笔画
草虫题材
绘画技法
中国画
-
描述:
齐子如先生是齐白石老人第三个儿子,也是继承父业的第一个儿子。他从小在白石老人身边学画,18岁从师于陈半丁先生,专攻草虫花卉。其画一方面继承齐派传统,一方面师承半丁老师秀美之风格,工、写并重,豪放
-
雕塑的空间功能及类型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功能
环境中
空间结构
整体环境
空间意识
环境艺术
造型艺术
展览会
参与者
雕塑
-
描述:
环境艺术的核心是空间结构,因此它要求各个组成整体环境的局部都要具备与其统一的空间意识。当然,建筑是环境艺术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一般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在进入环境中时将怎样表现其空间意识呢?换言之,当雕塑作为环境的参与者进入特定空间时,它应具备怎样的空间功能呢?
-
中国有抽象主义艺术吗?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日常经验
蒙德里安
中国艺术家
图像学
西方现代主义
仰韶
康定斯基
鱼纹
几何形式
-
描述:
抽象主义(abstraction)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没有西方现代主义就没有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曾经有人说,抽象就是从具象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了的形象。于是,有人就进一步论断,“抽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是,更有好事者把仰韶彩陶上的纹饰推演为从具象进化到抽象的过程。据说,仰韶彩陶的鱼纹经历了从具象的鱼向抽象的鱼纹演变的过程。然而,考古证明彩陶上“写实”的鱼纹和“抽象”的鱼纹往
-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屯溪
中国当代女性
女性艺术家
表面现象
寥寥数语
屋漏痕
内在实质
水痕
创作心理
岁月流逝
-
描述: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我与蔡锦接触不少,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在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定诡秘。诡秘在于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去把握它们的内在实质,或者说,所谓的本质总是处在转化之中。比如生与死。蔡锦恰恰在美人蕉的死寂中看到了生命的血液
-
考工记:苏笑柏的艺术及其低调哲学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文人画家
考工记
杜尚
中国画家
艺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表现主义
中国研究
画如其人
-
描述:
我为苏笑柏的展览取了个名字,叫“考工记”。它原本来自春秋时代的文献《考工记》。《考工记》是中国研究手工艺的最早专著。近年来,苏笑柏创作了一大批用漆作为媒介的艺术作品。这批作品很难用纯粹的“绘画”概念
-
“笔”字的用法
-
作者:
佚名
水丰
来源:
应用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文章
引人入胜
写作
中断
代笔
风格
文字
绘画
习性
-
描述:
用于文章、著作中的作者自称谓"笔者"。替别人写的文字称"代笔"。体现文章韵味风格的叫"文笔"。练习性的写作或书画常用"练笔"。文章、书画引人入胜的叫"妙笔"。尊称别人的作品为"大笔"。写作、绘画停止中断的叫"搁笔"。文章前段为后段埋伏线索、内容的称"伏笔"。执笔撰文、作书画叫"命笔"。文句、书画中不好之处谓"败笔"。用笔作画细腻的称"工笔"。书画中粗犷奔放
-
模拟还是虚拟——庞茂琨镜像中的绘画性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油画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模拟还是虚拟——庞茂琨镜像中的绘画性
-
近年油画发展中的流派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形式
艺术研究
手法
"美"
艺术心理学
艺术社会学
自然主义
作品
油画
现代艺术学
-
描述:
现代艺术学是由三大主要分支学科组成的,即:艺术语言学,以作品(包括内容形式,技巧手段,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艺术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入手;艺术社会学,从大的社会范围宏观把握。目前我们的艺术研究较多局限在艺术社会学范围内,而且存在着以庸俗社会学取代艺术学的倾向,比如,将艺术
-
不克厥敌,战则不止重读油画《永不休战》
-
作者:
骁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7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艺术经验
油画艺术
三十年
六十年代
青年时代
祖国
解放初期
人到中年
中国油画
-
描述:
不克厥敌,战则不止重读油画《永不休战》
-
如果我再回到大一
-
作者:
匿名
来源:
中国大学生就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学生会
大学生活
学生组织
-
描述:
亲爱的大学新生们:欢迎你们步入大学的殿堂。我,一个大三的学生,在窗口俯看着你们兴奋的面孔时,恍惚间仿佛看见了昔日的自己。但此我已非彼我。大学生活会带来许多改变,比如成熟,比如理智。步入大学的你们很快就会发现生活丰富了起来,除了依旧延续的学习之外,许多的活动正等待着你们,社团、学生会等等学生组织也期待着你们加入,不久你们就会认识很多的朋友,或许还会与爱情不期而遇。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正在展开,如果我再回到大一,我会怎样渡过呢?
<
1
2
3
...
7
8
9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