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807断想录(5)
作者: 方辰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艺术经验   戏曲界   传统相声   现代观众   日本人   天鹅湖   演出   基因重组   俗文化  
描述: 三十七、有感于郭德纲现象在低迷许久的相声界,冷不丁冒出个郭德纲。他身着长衫手执折扇,带领他的"德云社"一干人等说起了传统相声。什么"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等等。于是老年观众们乐了:老玩艺儿又回来了!青年观众们也乐了:敢情相声还可以这样说!
“临界点:陈小文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展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经验   80年代   数码摄影   临界点   艺术创作   作品   赴美留学   美术馆  
描述: 2009年6月13日至25日.“临界点——陈小文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展出。这是旅美艺术家陈小文近十年艺术创作的集中展示.也是他首次在国内举办个展的开始。陈小文从1980年代赴美留学.到近些年频繁地往来于中、美之间.在漂泊生涯中积累的那些艺术经验和他想象力的结合,使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华和他利用版画、数码摄影、影像、油画、装置等多种媒介和自由穿越这些媒介界限的能力。从这次展览的二十七件作品可以看出,他对日常细致而微的观察和想象使得形与影.时间与空间、人与物之间出现了一种混杂和嗳昧的关系。
另类艺术经验与“另现代”:第四届泰特三年展
作者: 查常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经验   画面效果   语言图式   艺术创作   感觉经验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电子媒介  
描述: 就艺术创作而言.今年四月刚谢幕的第四届泰特三年展.主要从文化史、社会史、个人史、人类史四个方面获取感觉经验,大部分人选择多媒介的艺术观念、语言图式。多媒介艺术.就是观众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观赏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内含声音、影像及其他多种艺术媒介。相反,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装置之类单媒介艺术中.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不过,多媒介艺术.却要求艺术家具有整体控制每个瞬间如从多部投影仪摄取画面效果的能力。对于观众而言,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介艺术.强调接受者的现场心理感受的重要性与整合各种媒介经验的能力。也许对于策展人尼古拉·布里沃(Nicolas Bourriaud)而言.多媒介艺术,正是其提出“另现代”之主题的主要艺术形式依据。
油画教学协同性刍议
作者: 童立云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更新能力   艺术教育   艺术经验   艺术作品   艺术接受   协同性   图式   绘画   接受美学   油画教学  
描述: 本文从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知识构成的有机性和艺术人才培养的合目的性着眼,重点论述油画教学与其相关学科和知识的协同性。文中提及的有些问题也许在我们整个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具有普遍性,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致于使文章偏离油画教学的议题。
《西安视变》研讨会纪要
作者: 景柯文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与绘画   艺术经验   毕业创作   艺术家   创作过程   西安   文化背景   作品   学习环境   研讨会纪要  
描述: 景柯艾(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 这些作品是从油画系2002届41位同学的毕业创作中选出来的。炎黄艺术中心本意是想邀请所有作品来京,但因同期有别的展览,场地不够,只能选出19位。这19位同学的作品风格比较多样。 从草图到作品完成,我们与同学们力求达到统一,作品以最初的感受与冲动为基础,所选的题材一定是自己最想画的。我们认为,没有过时的题材与画法。现在这种面貌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灵活教学方法的结果。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了同学们更多的鼓励。同学在学习开始最需要的是树立信心与兴趣,我们与同学们相互交流有关音乐、建筑、设计、电影时尚等讯息,相互扩大了资讯量。同学们尖锐的目光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过去拥有的艺术经验在交流中也会感到不够适应,这也是此次创作过程中留给我们的问题。
罗莹:工笔画中锋革命的践行者
作者: 佟玉洁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经验   熟宣纸   古典绘画   当代意义   创造行为   革命   思维方式   时代价值   作品   骨法用笔  
描述: 罗莹作品中关于"线形象",涉及到了关于中锋革命的敏感话题,罗莹在创造了个人风格化的线性体系的同时,也为中国当代中国工笔画提供了一个艺术新的思维方式与观看角度。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书画同源论,就已经把书法的中锋用笔视为绘画用笔的铁律。以至于在画论中,由中锋用笔形成的骨法用笔,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津津乐道的一种美学程式,在骨法用笔的美学程式的演进中,最终以十八描的线性体系建构了中国古典书画美学统治的模式。如果说中国古典绘画通过骨法用笔完成一个关于线的审美意识的文化定位,那么在罗莹的作品元素中,传统画论的支离破碎、经典名画线条的
民汉交互中现代新疆形象构建中的城市雕塑
作者: 邬建华   李楠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传功能   大型雕塑   艺术经验   形象构建   意象造型   现代民主国家   城雕   装饰手法   城市雕塑   形象建构  
描述: 一、民汉交互中的现代新疆城市雕塑的起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新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雕塑。新疆和平解放之后,承担社会主义现代民主国家形象建构和民族大团结价值宣传功能的新疆城市雕塑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进入了全国城市雕塑发展的统一框架之中:以写实雕塑的艺术经验为主流,加之80年代以来少数的抽象雕塑、意象造型、少数民族装饰手法等的探索,使新疆现代城市雕塑面貌初具。城市雕塑对现代新疆形象构建的作用直到改革开放
油画民族性的思考
作者: 侯德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艺术经验   文化史   审美观念   民族性   艺术史   艺术个性   油画  
描述: 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优秀的文化史,艺术史,有着东方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一整套艺术经验,为我们民族艺术个性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有见识的艺术家们都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存在着一个古老的艺术王国,一个文化巨人。中国文化曾在欧洲大
再造一个风景
作者: 张辉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经验   油画风景   创新精神   审美要求   历史文化背景   风格样式   艺术革命   绘画艺术史  
描述: 在绘画艺术史的进程中,油画风景画作为绘画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形式随着绘画史的不断推进,画家、审美群体的视觉艺术革命和审美要求也不断地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绚丽多彩的风格样式和图式面貌。是创新精神在推动着绘画艺术史不断地延伸与发展,画家们思考着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地革新自己的作品面貌,一浪接一浪地勇往直前去创造,颠覆旧有的视觉艺术经验,探索、创造、表达着属于自己的视
历史的精灵——任哲雕塑的形象解读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辞语言   艺术经验   形象   历史   解读   艺术形态   雕塑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近20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一种艺术经验的观看——对寓言式艺术形态的熟视.反讽、隐喻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语言,成功地使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到一个策略性通道中,把国际空间作为一个入口,确立了自身的合法化存在,并使寓言策略普及为当代艺术的波普语言.然而,现实又继续发出提醒,另一种危险开始显现,并已泛滥成灾.对某一种类型式语言模型的群体膜拜,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瘟疫.当符号语言的产生不是出于信仰,而是来自没有独立精神立场的投机性的迎合行为,这种符号语言的既得身份就面临垮塌的可能.任哲的雕塑,就是反向针对这样的语言背景创作出来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