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兰】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清代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器
-
作者:
刘兰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因时而异
郎窑红
乾隆
烧制
景德镇
时代气息
清代瓷器
红釉瓷器
康熙时期
颜色釉
-
描述:
清代景德镇颜色釉瓷器的烧制极为发达,它在丰富多彩的清代瓷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釉品种有的华贵富丽,有的古朴深沉,有的红装素裹,有的又明洁琼丽,因时而异,富有时代气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力雄厚,瓷器生产最为兴盛,其中颜色釉器物以其独树一帜的创新较前有了较大的突破.这三朝集历代颜色釉烧造之大成,仿古超古,创新有新,充分体现了清代瓷业生产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唐英撰书的《陶务叙略碑记》曾做过概括的总结:"御窑厂能烧制的釉、彩共五十七种,形制亦包罗万象,举凡日常所用之碗、盘、杯、碟及陈设用之瓶、罐、尊、壶,一应俱全.康熙时期烧制的豇豆红、郎窑红均属铜
-
刘兰英[粉彩画作品]
-
作者:
刘兰英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彩艺术
设计艺术
陶瓷艺术
艺术特征
现代粉彩
-
描述:
刘兰英[粉彩画作品]
-
新变革:呼唤猪业发展新力量
-
作者:
马金更
彭耀
王洪戈
赵心
郭波
刘兰芳
张院萍
来源:
中国畜牧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经营
肉类
副总经理
银行网络
高峰论坛
畜牧业
中国农业银行
管理
-
描述:
青花瓷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资深顾问曾桂有在本次论坛上,做了“信息化对生猪全产业链的影响”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我国生猪养殖业面临的挑战:一是环保压力持续加大;二是资源约束趋紧;三是养殖成本不断攀升;四是国际竞争加剧。曾桂有说,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是养猪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是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必由之路。国内畜牧
-
风雨泰山
-
作者:
刘兰芳
杨清江
来源:
曲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菜瓜
咳嗽
药材
问道
麻将
家伙
木鱼石
虎骨
泰山
大夫
-
描述:
第十一回用奇计烂菜瓜脱险上回书中说道,何胖子花了三百大洋为青楼女子"烂菜瓜"赎了身,为了讨她的欢心,又在微山湖边买了一块地,让她哥哥开了座小煤窑,当上了老板。出手这样大方,烂菜瓜当然也要表示表示。怎么表示?投桃报李嘛,也大大方方地一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冠状动脉右室瘘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
-
作者:
李路明
刘兰燕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冠状动脉瘘
动脉导管未闭
-
描述:
示:左心室肥厚。胸部正位片示:双肺血增多,左右心均增大。应用惠普HP-77621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SMHZ。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所见:(1)主动脉稍增宽,右冠状动脉起始部明显增宽约11mm
-
康熙朝青花瓷器分期
-
作者:
刘兰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图案
青花瓷器
玉璧底
二层台
胎体
康熙朝
釉色
康熙时期
口部
-
描述:
康熙朝历时六十一年(1662——1722年),流传至今的青花瓷器数以千计。在众多的传世品中,有一些带有确切纪年款的器物,通过对这些有纪年器物的分析,为康熙朝青花瓷器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漫谈康熙瓷器纹饰
-
作者:
刘兰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八仙
牡丹
康熙年间
故宫博物院
康熙朝
青花
康熙时期
莲花
瓷器
-
描述:
清代康熙朝历时六十一年,其瓷器传世的数量在明清两代中为最多者,本文就其纹饰问题谈一谈粗浅的看法。康熙时期瓷绘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不少创新。由于康熙朝历时较长,其瓷绘前后期的风格、画法、用色等有很大的区别。康熙早
-
成化斗彩鸡杯
-
作者:
刘兰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乾隆时期
彩瓷
牡丹
故宫博物院
成化
青花
工艺史
康熙时期
瓷器
-
描述: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它以图案纹饰新颖、色调柔和、色彩淡雅而名传于世。斗彩瓷器的烧成是我国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它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斗彩瓷器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划纹饰轮廓线,然后入窑烧制,再于釉上填绘各种色彩,二次入炉烘烤而成,因此是釉上与釉
-
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瓶
-
作者:
刘兰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部
清代前期
故宫博物院
康熙
造型
釉色
青花
口部
瓷器
腹部
-
描述:
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瓶』,整个瓶体用青花釉色写满一万个『寿』字。瓶上的字分布在口、沿、腹、足四个部分,口部七十七行,每行二字;沿部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部最多最密,共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部四十八行,每行一
-
中国白瓷和青花瓷的起源研究
-
作者:
罗宏杰
李伟东
鲁晓珂
孙新民
刘兰华
赵志文
郭木森
来源:
自然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冶窑
白河窑
白瓷
起源与发展
唐青花
统计分析
-
描述:
在河南巩义白河窑址发现了迄今考古发掘时代最早的白瓷,同时在白河窑和黄冶窑晚唐地层中也发现了若干青花瓷残片,这是目前唯一在窑址发现的唐青花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意义。通过对白河窑北魏青瓷、北魏白瓷和唐代白瓷进行化学组成、烧成温度、显微结构、白度等一系列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数据归纳处理,首次阐明了白瓷在河南巩义起源与发展的演变规律。另外,通过对白河窑和黄冶窑两个窑址出土的唐青花、唐代白瓷、唐三彩以及白釉蓝彩标本的综合测试分析,从科技角度揭示了唐代青花瓷产生所经历的"唐三彩—白釉蓝彩—唐青花"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演变规律,为探讨青花瓷的起源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