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铰刀厚度的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数值分析
-
作者:
吴南星
赵增怡
朱祚祥
廖达海
余冬玲
陈涛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值分析
计算流体动力学
混料过程
干法造粒
铰刀厚度
-
描述:
基于铰刀厚度对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干法造粒混料过程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分析混料过程粉体颗粒的体积分布、合成速度大小和运动轨迹,同时实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铰刀厚度分别为16、14、12、10、8 mm时,有效颗粒占比依次为82%、84%、90%、83%、81%;铰刀厚度对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厚度为12 mm时,混料过程粉体堆积现象不明显,速度相对较均匀,分散性及流动性较好,有效颗粒占比最大,造粒效果最佳。
-
杜冬梅、于明刚雕塑作品
-
作者:
杜冬梅
于明刚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潜在价值
邻里关系
雕塑作品
城市形象
文献显示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中央美院
沟通功能
-
描述:
杜冬梅、于明刚雕塑作品
-
关于新疆美术的几点思考
-
作者:
李冬
来源:
新疆艺术(汉文)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水粉画
作品展
主办方
会展中心
新疆
大型展览
美术
-
描述:
时值岁暮年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党的十九大新疆美术书法作品展"在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展览的美术部分令人瞩目,这是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画、连环画等多画种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展览,这么全面的展出规模在新疆已有好些年没有看到了,除了主办方对这次展览的重视,就是对新疆美术整体意识的强化。无疑,这是新疆美术界的盛事,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本展所具备的艺术分量和社会效益
-
现代眼光的重塑与升华
-
作者:
杨冬江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开花结果
眼光
创作道路
艺术
雕塑家
现代
回归传统
-
描述:
“艺术必须从古老的根上生长出来,再让树枝伸向现在,等待着开花结果。”安托万·布德尔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的艺术信念,也形象地揭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道路。作为享誉世界的雕塑家。布德尔以其形象的雕塑语言向世人证明:回归传统乃是创新之途,古典仍可以塑造新的时代经典。
-
大卫·史密斯与美国的现代雕塑转型
-
作者:
段运冬
安燕玲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卫·史密斯
美国现代雕塑
转型
-
描述:
美国现代雕塑源自欧洲现代雕塑,但与之又有显著的差异。大卫·史密斯以独立开放的金属形式成为了现代雕塑转型的先驱,并显示出独特创造力,把美国现代雕塑推向了成熟。他也是保守主义雕塑家"新雕塑"的倡导者,其创作遵从了雕塑自身媒介的逻辑性,以独特的创作方式开创了美国雕塑史上的先例。
-
《物变》之一
-
作者:
田野冬雪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模式
规划设计
总体布局
雕塑公园
-
描述:
《物变》之一
-
我为什么画水彩画?
-
作者:
张冬峰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利目的
作品选登
水彩画
青年画家
《美术界》
大学生
实话实说
静物画
-
描述:
实话实说,我画水彩画,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纯属好玩。说起水彩画。我大约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986年到1988年前后。在这一时期。因为工作需要,要给大学生上水彩课。于是,开始了研究和尝试水彩画。期间,我的水彩静物画还首次发表在《美术界》的前身《广西美术》杂志上,并且标上“青年画家作品选登”的字样,这也算是给予刚出大学校门的自己予以肯定。首次被印刷体标为画家,这在当时媒体不发达的时
-
用影像诉说城市气韵——城市空间艺术在两岸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
作者:
杜忠齐
冀小冬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建筑形式
影像
影视作品
气韵
两岸
城市雕塑
应用
-
描述:
城市空间艺术可以看作是城市建筑形式、地标式建筑、城市雕塑、城市空间风格的产物。城市空间艺术是具有超高话语权的城市元素,具有明显大众记忆标签,城市空间艺术作品,常被用来辨识和了解城市结构的线索。近年来,有关北京、台湾等地城市空间艺术的电影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像迈克·贝的吸金大片《变形金刚4》便出现了观众熟悉的长城、鸟巢和盘古大观等城市空间艺术作品。而《京城81号》更由于牵扯坊间
-
隧道窑不同的平吊顶方式保温效果的讨论
-
作者:
孔祥冬
来源:
砖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平吊顶
保温性能
-
描述:
介绍了隧道窑吊面结构的三种形式,对于主要材料做了具体的选型,同时对三种形式的吊顶结构的保温性能做出了对比,各层材料间的界面温度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供各窑炉同行参考。
-
基于写意油画的形态表现特征分析
-
作者:
郑冬雪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态表现
写意油画
抒写
-
描述:
"写意油画"作为油画不断发展与创新,到了一定历史阶段进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表现上有着"见笔如见性灵、似与不似之间、以书入画的写与诗性意境之美等形态特征"。同时,在中国油画表现当中,写意油画是最为精进的一种表现,必须经历过历代中国油画家的不断积累,在其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上,进而通过写意的形式,将自然、精神充分融入到艺术语言表现当中,进而构建成真正意义之上的"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