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冬】搜索到相关结果 658 条
-
欲望的触摸
-
作者:
缪冬梅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雕刻
创作
雕塑家
城市雕塑
现代城市
民间
现代雕塑
灵性
对话
-
描述:
面对雕塑,人们总是能和它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民间,许多人相信,凡是被雕刻成的形象都是有灵性的。虽然雕塑家创作雕塑不是专门提供抚摸的,但在现代城市里雕塑无疑是增加了以往不曾有的功能,任何人面对一个他喜欢的雕塑时,
-
艺术精神失落的表情
-
作者:
李冬君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视觉效果
艺术
《父亲》
20世纪80年代
精神失落
表情
领袖人物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罗中立创作了一幅油画,题为《父亲》。据说是按照画领袖的规格来画的,确有瞻仰的视觉效果。为什么要用画领袖的尺寸来画一个农民?这里面,有着高深莫测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底蕴。中国有哪一位领袖人物,不以农民的儿子自居?自称为大地之子、农民之子的,其实都是王者的姿态,意淫着民本主义加王权主义的领袖欲,动不动就以大地的名义以农民的名义发言,代表民意。因此,作为“父亲”的农民,与其说是农民,而毋宁说是象
-
青春是什么
-
作者:
李冬君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画家
艺术作品
艺术事业
贵州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徐悲鸿
-
描述:
对于熟悉的语词,思想往往偷懒,比如青春。青春是什么?是春天里的青色,像青花瓷那样简洁。春天在哪里?在东方。古人云:春位东方,其色青。青春,是受谢,冬谢去,而青春受之也。一谢一受,如友人揖别,就这样
-
陈子庄与晏济元
-
作者:
陈滞冬
江功举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子庄
-
描述:
陈子庄(石壶)先生与晏济元(平)先生都是我国当代画坛引为骄傲的艺术家。他们两人诚笃深厚的交谊,互相尊重的品格,现在已被人们作为佳话传诵。他们的艺术、识见、修养和风范,正为越来越多的后生学子所认识和景仰。 陈子庄先生是四川荣昌人,晏济元先生是四川内江人。30年代末期,晏济元从日本学习工程技术后返国,与同乡世交张大千先生在上海、重庆等地联合举办画展,陈子庄观后,对晏济元的工笔重彩作品大为叹服,推崇不已。嗣后,陈子庄托人转请
-
玲珑双腿 舍我其谁
-
作者:
梅子
刘冬霞
来源:
中国化妆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胸部
赘肉
体操
大腿
有氧运动
脂肪
腿部
小腿
自行车
肌肉
-
描述:
有不少中国女性都是一副发展极不平衡的三角形身材:双腿匀称的时候胸部往往是小瘪三,而上身刚刚圆满丰润一点,下肢就不可一世地飞扬跋扈起亲,特别是大腿外侧,极易鼓出两团赘肉.像是挂上去的两只口袋,好不恼人。而今裙子越穿越短,双腿岂可越露越怯?
-
油画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
作者:
李冬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授课过程
主动参与
教学方法
-
描述:
在油画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激发创作灵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论高校美术生的油画教学与创作辅导
-
作者:
李冬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能力
美术修养
绘画步骤
-
描述:
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掌握油画的绘画程序及各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
浅析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
作者:
佀冬梅
段海龙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小城市
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中小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是中小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梳理,以期更好的关注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
形体的态度——管窥雕塑的形与态
-
作者:
王冬冬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态
价值
审美标准
雕塑
-
描述:
文中主旨是研究雕塑形体与形态.形的审美价值是雕塑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雕塑物语的呈现方式,雕塑形态是指在突破原有形体模式的基础上,以空间为底所开展的雕塑形态探索.当代雕塑从关注社会性开始,泛化已有本体,并成为形态研究发起的重要契机.形态研究是当代雕塑变革的趋势,雕塑形的价值和标准,特征和形式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
形体的态度
-
作者:
王冬冬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念
公众艺术
博伊斯
-
描述:
文中主旨是研究雕塑形体与形态。形的审美价值是雕塑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雕塑物语的呈现方式,雕塑形态是指在突破原有形体模式的基础上,以空间为底所开展的雕塑形态探索。当代雕塑从关注社会性开始,泛化已有本体,并成为形态研究发起的重要契机。形态研究是当代雕塑变革的趋势,雕塑形的价值和标准,特征和形式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
1
2
3
...
58
59
60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