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克拉】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亚洲当代艺术及其在西方的接纳
-
作者:
大卫·克拉克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东方主义
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西方
艺术观念
艺术语言
文化结构
-
描述:
现代欧美艺术家们与前现代亚洲艺术及其孕育它们的哲学结构相交契的历史源远留长。许多艺术家接触禅宗后深受启迪,中国和日本的书法对许多画家制作抽象态势的作品提供了借鉴之机,甚而证明雕塑家对此亦饶有兴趣。发展这样的兴趣有赖于西方博物馆对亚洲艺术的收藏和那
-
作为美术之建筑:论对书写建筑史之影响
-
作者:
凯瑟琳·詹姆斯-查克拉伯蒂
江嘉玮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全球史
建筑史
艺术史
美术
-
描述:
通过回顾建筑在欧洲与绘画及雕塑被一并纳入美术史的学科发展历程,重新评价这种史学方法曾遭遇的挑战与机遇,在目前全球史写作的视野之下审视将建筑视为美术的观点对建筑史的意义,寻找对当代建筑史在方法和视角上的可鉴之处。
-
维尔纳·米勒与他的瓦楞纸雕塑
-
作者:
托马斯·杜滕赫弗尔
汉斯·施维克拉特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勒
传统艺术
瓦楞纸
材料
艺术作品
创作性
艺术思潮
维尔纳
雕塑家
雕塑艺术
-
描述:
一个雕塑家仅仅感到传统艺术材料如石头、青铜与木头的约束时期,早就过去了,20世纪的雕塑艺术从这种约束下解放。贫穷艺术(Arte Povera)——即有意识的贫穷艺术——这个艺术思潮使用日常的及多半人注意不到的材料,以便说明创作性的工作怎么改变并重新定义我们的现实。这样的艺术作品引起沉思
-
路西恩·弗洛伊德的素描艺术
-
作者:
尼克拉斯·佩恩尼
张英超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本质
素描艺术
艺术家
创作
绘画
作品
弗洛伊德
肖像画
工艺美术
油画
-
描述:
"但愿我的艺术呈现的是事实,而不是文字上的东西."——路西恩·弗洛伊德1938年,路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考入工艺美术中心学校,并在他父亲的坚持下学完了全部课程.当时他才15岁.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他接受威廉姆·罗勃特(William Roberts)和波纳德·马尼斯盖(Bernard Meninsky)训练期间并没有受到素描的训练.尽管他在波希米亚的那段时间里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并享得了盛誉.但是,弗洛伊德最终喜欢的还是素描.当他被问到将要继续做什么的时候,回答是,他要做一名画家去创作绘画.但他意识到所有这些还没有真正开始.直到1939年的初夏,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在两年前于埃克斯蒂哈姆开办的东·阿格利安绘画学校注了册,这时他还不到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弗洛伊德忽然发现自己具备绘画的才能,于是,他没日没夜地拼命画素描,然而,他的素描并不是为创作油画准备的.事实上,尽管一些素描也许是与油画
-
《节日》油画
-
作者:
克拉夫佐夫·伊格里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面油画
-
描述:
《节日》油画
-
带刺的抽象
-
作者:
凯瑟琳·克拉夫特
冯超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尔
雕塑作品
非洲裔
Edwards
公共雕塑
艺术博物馆
威廉姆斯
惠特尼
装置作品
爱德华兹
-
描述:
作者叙述了梅尔文·爱德华兹(Melvin Edwards)在1970年举办的一次展览所具有的社会及政治意义,展出的作品包括艺术家用铁丝和链条创作的雕塑作品,现已不存。1970年3月,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为艺术家梅尔文·爱德华兹(生于1937年)举办了一个展览,展出的都是爱德华兹利用带刺的铁丝和链条为特定场地创作的雕塑作品。【2】由于这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首次为一位非洲裔美国雕塑家举办展览,所以,爱德华兹的历史性面貌已然进入到了那个时代复杂而又动乱
-
跨文化对话与艺术创新——滕白也与马克·托比①
-
作者:
大卫·克拉克
赵成清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思想
中西文化比较
滕白也
艺术创作
马克·托比
-
描述:
在有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史的写作中,鲜有学者关注滕白也这样一位学识与技艺俱佳的艺术家。相比较于赴法国与日本的美术留学生,赴美国留学的滕白也显得影响甚微。滕白也是最早到西方学习雕塑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不仅较早地运用西方艺术观念与方法进行创作,还致力于东西方艺术的比较研究,并不断地向西方传播中国的艺术哲学,他的思想深刻影响着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马克·托比的艺术创作,而有关他的个案研究则显示出了一种跨文化对话的路径。
-
月夜〔油画〕
-
作者:
〔俄〕克拉姆斯柯依
来源:
十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养成习惯
现实生活
陶罐
酗酒
少女
衬托
-
描述:
月夜〔油画〕
-
打造诺贝尔奖证书的艺术家
-
作者:
伊丽莎白.克拉泽尔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薰衣草
神秘感
特殊职业
证书
艺术家
性格特征
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获得者
-
描述:
安妮卡·吕克是一位非常特殊的艺术家,要获得她的作品,就必须以夺得诺贝尔奖为前提。 安妮卡的家就在奥地利比萨姆山的山脚下。在一片紫色的薰衣草海洋中坐落着一间有着浓浓神秘感的杏仁色小屋,走进屋内,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具陈设已经暗示出女主人的特殊职业:几个摆满书籍的大书架,一张凌乱的书桌;书桌上一边堆着厚厚一叠用过的图纸,一边是颜料和画笔,中间放着几张草图——落日余晖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午夜月华中婆娑错落的树影…… 什么?你还没能猜出安妮卡的职业?那我们再来看看她的“顾客名单”吧:1993年,托尼·莫里斯;1997年,达里奥·福;1999年,君特·格拉斯;2004年,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每一位都是当年度的诺贝尔大奖得主!现在,来揭晓答案,“我的工作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诺贝尔奖获奖证书。”安妮卡如是说。 正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在一年一度、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授奖典礼上,瑞典国王给获奖者颁发百万美元奖金的同时,还要颁发一枚诺贝尔金质奖章和一份获奖证书。奖章固然也是经由著名艺术家设计,制作精致考究,不同奖项浮雕图案不尽相同,但相比之下,证书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具有难以估量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
女人肖像.布面油画
-
作者:
克拉姆斯柯依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黔南
协会
美术系
师范学院
民族
都匀市
贵州省
贵州天柱
月出
美术家
-
描述:
女人肖像.布面油画